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管理工作水平,夯实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承办,广州市体育局、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长培训班于2014年11月13-21日在广州圆满结束.培训班以“规范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管理工作,提高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级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与科学治校能力”为预期目标,并以此进行了认真周密的培训设计.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承担着贯彻国家、市体育局、市教委的方针、政策,研究、拟订并实施学校工作的法规,为运动队培养输送优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职责。为了能够有效激励和调动各省、市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体校的办学水平,发展业余训练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奥运、为国争光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多年来,被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各所学校抓住自身特色与优势,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真正把培养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当成自己的职责,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少年体育训练》2014,(2):135-137
<正>为了能够有效激励和调动各省、市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体校的办学水平,发展业余训练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奥运、为国争光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多年来,被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各所学校抓住自身特色与优势,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真正把培养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当成自己的职责,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改革和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2002年4月19日至22日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长座谈会。这是自1996年开始创办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来,首次召开基地全体校长会,也是国家体育总局职能调整后,第一次由竞体司召开这样的会。来自18个省、区、市的43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长参加了会议。天津市体育局局长韩振铎、副局长付宝丽出席了会议。竞体司司长杨树安、副司长郭建军作  相似文献   

5.
《少年体育训练》2014,(5):137-137
潜江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是一所集业余训练和食宿为一体的两集中学校,是潜江市境内唯一一所发现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公办体育学校,2007一2010年度和2011一2014年度2次被湖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湖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赛艇)》,2013~2016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主管部门隶属于潜江市文化旅游(体育、新闻出版)局,是体育局二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条目和评估细则、2009年推出的新认定标准、各级各类体校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过程管理常态化、训练管理科学化、教育管理人性化、人才效益最大化,各级各类体校应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基地》认定办法和条件,对各省(区、市)申报的《基地》备选学校进行了认真审核,现根据审核结果,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等211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8.
《体育科研》2012,33(2):94-95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一所以运动训练为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为要求,紧紧围绕“家长满意学校才能生存,社会满意学校才能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运动训练有特长,文化教学有特点,人格塑造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多年来努力培养思想品质优秀、训练基础扎实、文化学习达标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我省奥运与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现状,结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等方式,以对山西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并从如何发展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体育院校: 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国家奥运战略后备人才精品工程,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竞字[2006]7号文件和体竞字[2007]72号文件,对各省(区、市)申报的2005-2008周期内做出贡献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备选体校进行了认真审核,现根据审核结果,决定命名北京什刹海等310所体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校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的领导对加强《基地》学校的管理建设和做好新一轮《基地》学校认定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有关体育院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根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体青字[2012]18号),经各级体校自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复评和国家体育总局统评并公示后,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等335所体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  相似文献   

13.
文章立足山西省奥运与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现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与方式,对山西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并从如何发展山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体育院校、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基地》认定办法和条件,对各省(区、市)申报的《基地》备选学校进行了认真审核,现根据审核结果,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等211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二00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40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基地项目布局以突出特色和传统优势项目为理念,形成后备人才的金字塔结构,有利于促进高级运动员选材和输送。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基地建设的检查和监督,积极探索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竞技体育基础的少年儿童体校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新命名212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我们在为这些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建设进入新的征程感到无比兴奋的同时,对我国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在新时期培养学生成才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希望能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少年体育训练》2006,(4):F0002-F0002
为了全面搞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新一轮认定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2006年5月在南京、北京和昆明分三批组织了《基地》认定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所体育院校的代表共271人(计划162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和世界顶级田径高手相比差距还很大,多数研究证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制约田径项目发展的瓶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搜集有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材料,从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运动员训练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目前我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状况,分析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并就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对我国的奥运战略提出5项措施:1)进一步扩大选材和招生力度,加强后备人才的储备;2)对基地教练员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3)制定长期训练规划,做好基地的育才工作;4)建立健全青少年竞赛机制;5)建立国家少年奥林匹克单项集训队.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对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后,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管理中心命名为"国家手  相似文献   

20.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7月11日-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校长会议。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12所《基地》学校校长和参加《基地》认定工作的“专家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潘志琛、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处领导于宏臣、朱英和郭荣出席了会议。潘志琛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于宏臣同志对《基地》认定有关文件修订作了说明,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朱英同志介绍了《基地》画册制作情况。会议期间人民体育出版社卢静同志向各位校长征集了大画册的文字和照片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