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玲琳(解放日报记者):作为今年全国高考年龄最小的考生,10岁男孩苏刘溢高考取得566分的成绩引起了全国关注。“神童”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不少家长急于一窥究竟。而几乎在同时,—个旨在“复制神童”的民间“种子计划”也被媒体披露了出来。此计划尽管收费颇高,但应者众。当年中科大少年班几位“神童”的命运令人感叹,引发的思考至今余波未平,但为何时至今天,人们对天才神话、“神童”制造的追捧和热情依然热度不减?  相似文献   

2.
前两年,某地高考10岁"神童"小路(化名)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不少家长对此欣羡不已。而一年之后,小路因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回家,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意愿。做父母的都不愿让孩子输在成长的起跑线上。一些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3.
一、认识神童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能听说各种少年英才的事迹,例如今年13岁的孙云翔就读于湖南师大,15岁的宋问之就读于西安交大。还有不少孩子幼年早慧,几岁就能背诵唐诗上百首。媒体还报道过,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许多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这些孩子是家长心中的神童,也常常被称为天才儿童超常儿童。他们成为世人热捧的对象,引发了无数家长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和遐想。  相似文献   

4.
前两年,某地高考10岁神童小路(化名)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不少家长对此欣羡不已。而一年之后,小路因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回家.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意愿。做父母的都不愿让孩子的成长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5.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天津市今年高考各类前三名考生以后,宝坻县流传着这样的佳话:宝坻中学出了个“神童”,人家没交过一次作业,全年高考得了天津市第三! 这“神童”指的是宝坻中学应届毕业生杨建国。杨建国是不是神童呢?“没交过一次作业”是怎么一回事呢? 带着这些问题,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借杨建国同学回母校之机,我们访问了他。他个头不高,但很壮实,说话时还有些  相似文献   

6.
<正>开展英才教育,首要的是识别出英才教育的对象即英才儿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童”,否则英才教育无从谈起。许多国家在识别英才儿童时,非常重视家长和任课教师的推荐,将家长和教师列为首要的推荐人。在我国,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自家孩子都是天才,都是神童,其实未必;有的家长甚至还试图通过校外机构的培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目的是为了进入“神童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对于孩子是有害的。研究表明,英才儿童在不同经济社会背景家庭的分布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7.
时尚 《家教指南》2008,(4):22-23
记得好莱坞天才女星朱迪·福斯特执导的《神童泰德》中有这样的情节:母亲因儿子是神童而骄傲,却又因为自己的普通而难以与儿子沟通,就感叹抚养一位神童真难!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望子成龙心切,盲目地对某方面天赋好的孩子实施所谓精英教育、神童教育,结果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编发本文,就是想给这类家长以启发。  相似文献   

8.
莫逼子女当“神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沸沸扬扬逼迫子女当"神童"的现象。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基础以及自身的条件,逼迫孩子做些难以做到的事。希望孩子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逼迫子女当"神童"的作法是不科学的。有关专家指出,从幼儿的生理...  相似文献   

9.
甲方:万能神童制造有限公司乙方:家长万能神童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批量生产神童的专业培训机构。该机构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方法科学、有效,成绩显著,社会信誉好,迄今已经成功培养出3岁就会弹100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不少幼儿家长致电本刊,反映一些“教育商人”们打着“神童教育”的旗号,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脱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天才、大师”;甚至吹嘘“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等。面对这些“狂言广告”,许多家长真假难辨,不知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合理?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消除困惑、正视此类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实:1978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20多年来,“神童教育”历经坎坷,几起几落,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但随着“神童风潮”愈刮愈烈,无数家长的“神童情结”肆意扩张,也造就了“神童悲剧”……  相似文献   

12.
“神童”,即智力超常的儿童,许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聪明绝顶,但古今中外不少神童长大后一无所成的例子也令家长们不知所措。究竟怎样培养智力超常儿童呢?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不少读者致电本刊,反映各地的“教育商人”们打着“神童教育”的旗号,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脱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天才、大师”,甚至吹嘘“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等。面对这些“狂言广告”,许多家长真假难辨,不知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合理。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正视这些问题,我们请著名的家教专家赵忠心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神童”盛行的时代,似乎也是一个造就“神童”的时代,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关于“神童”的报道和消息:13岁“神童”以674的高分被清华录取,15岁即放弃学业全心练球的台球“神童”破格读上海交大,接着还有走钢丝的杂技“神童”、横渡海峡的游泳“神童”,甚至还有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参加内衣模特大赛的模特“神童”……不知从何时起,形形色色的“神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呈现出一种迅速向低龄化发展的态势。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使其朝着“神童”的方向发展。有人对这种超常教育乐此不疲,就有人持反对意见。反对者认为,“神童”教育是到了该瘦身的时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重新开始重视教育。但过度的重视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都培养成众人跟中的“神童”。于是各种所谓的神童教育机构应运而生。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伪神童”教育模式的概念,并对这一模式的危害,产生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神童悲剧     
宁铂出家了。这个25年前曾经家喻户晓的神童,竟然要靠遁入空门,来消解长久以来积淀于内心的苦闷。而在宁铂的背后,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失意人生的神童们,正像春天的韭菜,一茬又一茬。25年前,从那个被称为宁铂和谢彦波的“神童时代”开始,像这两个主人公一样,许多神童在“中科大少年班”经过漫漫求学生涯后,最后多归于常人;4年前,以14岁的年龄和高考成绩572分的超高分数,东北神童王思涵考入了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今年本应从大学毕业,但却因大学期间多门学科考试成绩零分,被学校责令退学;神童魏永康,1993年出生,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  相似文献   

17.
4岁半上小学、14岁参加高考一举夺魁考进中山大学,李博宇自小到大就是人人称奇的“神童”。但就是这样一个“神童”,却走过一段弯路。曾经5年沉迷网络的他,若不是妈妈的倾情拯救,又焉能取得如此成就!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被誉为"神童班"的北京某中学少儿班举行招生考试时,1700余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前来赶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多出了500人,创下了历年之最.今年该校少儿班计划招生30人,录取率接近1∶60.尽管竞争残酷,但在家长看来,一旦被少儿班录取,就能免去小升初和中考的烦恼,4年后直接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6市的798名高中生、282名家长的调查,发现对新高考加分政策的反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加分政策关注程度相当高;二是大多数家长及学生对新高考政策的调整项目持认同态度;三是绝大部分家长及学生认为新高考政策将会降温奥赛热;四是新高考加分政策对杜绝体育加分资格造假有一定的效果;五是广大学生及家长认为新高考加分政策促进了高考公平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生活随笔     
张娟 《初中生之友》2011,(10):42-43
真正的智慧懂沉默我想,的确是有真正的神童,不过他们总是沉默的,沉默得如同植物。因为真正智慧的人,懂得"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次保持沉默的机会"。因此,他们很少在童年时期就路人皆知地大鸣大放。而现在大部分"神童出炉",不过是孩子向成人世界一场谦恭的献媚。能识破孩子这点算计的家长,能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