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①,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即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从而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思想和政治业绩在晚年达到了光辉灿烂的顶点,这就是“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因此,科学地考察孙中山晚年思想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不但对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为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断地寻找真理,探索革命的道路。特别是晚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在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实行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他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  相似文献   

5.
纪念孙中山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杰出的革命理论家。他基于对祖国的高度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深切同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并用这个革命纲领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民族压迫,拯救陷身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为孙中山开始了新的历程,“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占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较完全的意义上来说是从孙中山瓴导的辛亥革命开始的;当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时,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勇敢地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伟大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一生的奋斗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其中“不知道经过几多困苦的经验,几多  相似文献   

8.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它的革命灵魂.三大政策的提出,成了国共两党和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此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涨时期.因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三大政策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是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和坚持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结果.它的  相似文献   

9.
<正>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不朽功勋不仅在于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且在于他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不断地追求光明,追求进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孙中山生不但是一个“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宣传家和卓越的理论家。辛亥革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是我们艰巨的历史任务和神圣使命。三民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四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遭受过不少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始终坚持革命.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代表的帮助下,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革命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有益处的.本文就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这篇课文系孙中山所作。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都建有“丰功伟绩”。还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摸索中建构了一整套思想学说,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他自称:“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振兴中华的责任心使孙中山建构了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申明,他的三民主义是“集古今中外的学说,顺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三民主义的确如孙中山所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学…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谱写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篇章.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是他完整的、系统的革命思想体系的起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有理解了它,才有可能把握孙中山思想如何从爱国主义到旧三民主义,再向新三民主义发展的脉络,从而展示出孙中山思想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著名理论家与活动家,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探索近代中国的出路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在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中,他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广泛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辛亥革命后,他又以大量的论著进一步阐发三民主义,并赋予三民主义以某些新的因素,为孙中山先生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将其旧民主主义作了重新解释,进而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一非凡的突破更赋予其三民主义的基础——民生主义以新的内容。“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革命的三民主义。”然而,孙先生刚一逝世,便出现一个臭名昭著的“戴季陶主义”,其“始作俑者”戴季陶出于其阶级本质和反共反人民的需要,通过几本反动的小册子大放厥词,对孙中山的理论思想体系进行了别有用心的曲解,“完全抽去了中山学说中的一切革命的东西。”本文试就其对孙中山之民生主义的阉割和曲解,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戴季陶这一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何香凝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她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无私无畏、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本世纪初叶,何香凝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结识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为最早加盟的女会员。自此,她全力协助孙中山,积极从事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活动。一九二四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以后,何香凝成为忠实执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坚强战士。第一次大革命期间,何香凝满腔热情,不畏艰险,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主要表现在:从资产队伍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组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改组中国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组织和领域一次又一次革命斗争。他愈挫愈奋,从不退却,勇往直前,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意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敌强我弱是革命者面临的基本形势。因此,他一直高度重视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中山的统战思想,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飞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的统战思想总体上是革命的、成功的,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限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上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它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高潮时期。在仅仅两三年内,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三大政策的确立“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