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规定"三公经费"是指公款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用和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1]"三公经费"本身并没有罪,它只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支出.但是,近年来,以"三公经费"乱象为代表的高校腐败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不满,社会呼吁公开高校"三公经费"的声音越来越高,现实促使我们必须对"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高度关注.文中对"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期望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堵住制度的漏洞.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有关问题。会议决定,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月,公益人士向全国113所高校提交公开三公经费申请,据统计,截至12月26日,全国已有30所高校公布上一年三公经费,其中11所经申请而公开,19所未经申请而公开。(据2013年12月27日《新京报》报道)在高校普遍对三公经费公开不积极的氛围里,有30所高校公开了三公经费,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当初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收获的仅仅是尴尬,总共只收到了40所高校的回复,更有4所高校在回复中明确拒绝。但30所高校公开三公经费,仍仅仅具  相似文献   

4.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18):50-50
推进高校信息公开任重道远。除了需要更多的师生以"维权"的自觉来推进之外,更需要建立让高校必须向公众公开办学信息的办学机制,即现代学校制度。教育部等中央部门均已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今年1月,曾长期关注乙肝歧视问题的上海交大在读研究生雷闯,先后向全国113所高校寄出信息公开申请信。截至29日,已有40所高校回复雷闯,其中仅成都大学公布了2012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及今年预算。(《新京报》5  相似文献   

5.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公职人员因工作需要进行的一种特殊消费,也可叫“公务消费”。它包括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旅行(或出差)、通讯工具(住宅电话及移动电话)等。应当肯定,必要的职务消费在保障公务完成和职能的履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问题是现在一些职务消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无限膨胀,财政不堪重负。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全国公车耗资720 亿元,年递增27%,远远超过同期GDP增速。到90年代后期,包括司乘人员在内, 公车开支几乎是当年国防开支的2倍(2003 年公布的国防预算为1662亿元),年耗费达 3000亿元,全国平均每人负担230元,相当于全国每年的义务教育总经费。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10,(1):45-46
据《大众日报》消息,日前,烟台市举行引进高端人才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58个高端人才岗位,所引进的高端人才最高可享受500万元科研资助经费、100万元安家补助和每月1万元生活补贴。  相似文献   

7.
数字     
《教育》2012,(22):9
2509.6万2012年,教育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为2509.6万元。76%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267人参与),76%的受访者反对儿童参加商业活动。96.71%教育部官方网站近日公布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  相似文献   

8.
数字     
《教育》2012,(8):9-9
2509.6万 2012年,教育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为2509.6万元。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政府整体部署和公众广泛呼吁下,政府"三公经费"公开进程开始启动,取得初步成效,但"三公经费"公开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足公众强烈的监督需求。完善"三公经费"公开,必须明确界定"三公经费"内涵,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机制,改进"三公经费"公开的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政府整体部署和公众广泛呼吁下,政府"三公经费"公开进程开始启动,取得初步成效,但"三公经费"公开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足公众强烈的监督需求。完善"三公经费"公开,必须明确界定"三公经费"内涵,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机制,改进"三公经费"公开的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审计署7月4日公布了对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情况,发现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现象普遍,部分地区还存在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等问题。一是自立项目乱收费和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总计5109.99万元;二是违规代理收费,总计11181.58万元。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4,(16)
2004年新学年开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安排特困生及助学金专项款2500万元,资助贫困生25000人。据悉,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每年用于资助自治区高校贫困生的经费达6000万元,初步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问题。1988年自治区财政拨专款1000万元设立高校助学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业、师范院校及其他院校学生的生活费补助,16年来共拨经费1.6亿元。1995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拨款1500万元设立高校特困生补助专项资金,解决高校特困学生的伙食费补助,10年来共拨经费1.5亿元。(摘自《中国教育报》)新疆每年6000万元补助高校贫困生…  相似文献   

13.
高峰 《留学生》2012,(9):23-23
“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而在香港,类似的消费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对公务消费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下学期,是我担任农村一所中心小学校长的第三个年头.开学后,按以往惯例又要核算所辖各村小应上缴中心小学的公务费用,主要是中心小学承担的学区招待、差旅、报刊等公共费用支出的"象征性"分摊,生均4元,不足部分(约占90%)由中心小学负担.  相似文献   

15.
公务接待的运行实态本质上是利益的博弈过程。通过博弈论和期望理论的分析视角对我国当前公务接待的结构性和行为性两大问题进行考查,利益的相关性、预算的软弱性及其成本的可转移性,这些造成当前公务接待费用被滥用的深层原因得以呈现。而结合主观博弈模型对公务接待改革进行的宏观分析显示,要从根本上治理公务接待这种不规范现象,需从财政预算制度、行政监督制度、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激励替代制度、成本转移的管制制度和标杆管理制度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改革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教育应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贯彻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高师的办学指导思想,研究改革和发展全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以更好地适应我省四化建设和中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九八○年至一九八四年五年间,我省安排省属高校基建投资5426万元,其中师范院校安排2505万元,占基建投资总额的46.2%。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六年间,安排师范院校的事业经费,占省属高校事业经费的49.2%。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全省48所高校(包括部属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总金额增加了9808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9.4%,其中九所省属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总金额增加了965万元,平均每年增长29.5%,超过全省高校的  相似文献   

17.
何晶 《教育》2011,(26):32-33
有媒体报道,大学新生开学,上海多所高校启动了一个微型"入学账单"样本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去交通费用,包括首月生活费在内,开学花费最高的学生近2万元,最低的4600元,平均花费是7000元左右。其中,电脑、手机及各类数码装备占据了花费的大头。有些家长抱着"孩子高中三年太累"的补偿心理,心甘情愿"大出血",也使得入学开销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正式公布了"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人员名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张富强博士获得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立项,资助经费4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实力排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教育部授权 ,uniranks edu cn网站 (一个纯公益性网站 ) 6月 7日独家公布了 1999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和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数据。据了解 ,这些数据是由教育部科技司负责组织统计 ,全国 10 0 0多所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的 ,因此 ,其公正性、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根据 6月 7日公布的数据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 2 7 5万人 ,1999年全国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科技经费为 99 5亿元 ,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的销售 (经营 )总收入为 379 0 3亿元 ,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收入 2 67 31亿元 ,占总额的 70 52 %。本刊摘…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作为"高校经费公开"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经费管理与公开"由来已久,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奠定一定的规章、理念基础。但是,这些规章制度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某些规章制度已经老化,制定统一模块与制度势在必行。高校经费公开的模块与制度是看得见的社会良心。"高校经费公开"如果运作得当,可能成为今后三十年社会良心与道德之"高地明灯",为防腐反腐带来持久推动力,同时也为高校发展走社会良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