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明代产生了两种形式的词谱:其一为以调类编排的词选;其一为高度格律化的词谱。这两种形式在清代均得到继承和发展,清代的词谱建设只不过是后出转精而已。词谱的出现是词乐失落之后的必然结果,对中国词学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作词有章可循,降低了作词者的门槛,客观上造就了词的繁荣;作词者仅仅就文字形式上着力,客观上提升了词文体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词的起源的讨论,从宋人开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着。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缘起的过程如何?解释不下十种,问题似未解决。各种观点虽然不尽相似,归结一下,不过是将词视作一种客观的、既定的文学现象,或就其形式,或就其一般性的思想内容,来论述词的起源。而无论哪一方面的观点,实际上大都是回答了词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间问题。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一点,却很少有人涉及。过去从内容上探讨词的起源的,如陆游《跋花间集》曰:“唐自大中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杰出者,亦不复有前辈闳妙浑厚之作,久而自厌,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大中以后,  相似文献   

3.
一、词谱的编订及其用途(一)明清以来所谓词谱的性质当词乐盛行时,家喻户晓,作者依声填词,用不着所谓图谱。词谱之作,当在词乐失传以后,始于明代的张綖。綖字世文,号南湖,高邮人.其《诗余图谱》三卷,四库入存目,《提要》说: 是编取宋人歌词,择声调合节者一百十首,汇而谱之。各图其平仄于前,  相似文献   

4.
词谱作为古代词人填词制曲遵循模拟的格律范本,又兼具词选、词品、词论的作用。第一部词选《花间》词在历代词谱中的平均入选比例是相当高的,表明词谱编辑者特别看好《花间集》。《花间》词开辟了词体新天地,调式和唱腔优美动听,异体词较多,这是它倍受词谱编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常山之蛇"最早是军事上的用语,但一用到文学上就对词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屯田蹊径"指的是柳永作词的基本规律及其慢词的结构.本文就二者的关系做了一点探讨,同时指出柳词这一词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应秋词是清初词的一部分,具有清初词的共同时代特征。其词在内容上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作为文人的不可言说的反抗情绪,表达了他对家国飘零的痛苦,体现了其出处两难的困惑、看破世情的"旷达",饱含着诚挚浓郁的友情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致等;在表现手法上曲折隐约,富有言外之意的美感。刘应秋词的词调选用多数符合《钦定词谱格式》,但也有部分词的词调与《词谱》不合,有一定的词谱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以词名世,其在宋代乃至整个古代词坛上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夏承焘先生曾称:“词至东坡,花间兰畹夷为九馗五剧矣,其突起为深陵奥谷、为高江急峡,若昌黎之为诗者,稼轩也。”充分肯定了稼轩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稼轩词编年笺注〉序》)。辛弃疾一生作词数量极丰,今存六百余首,为两宋词人之冠。  相似文献   

8.
谢朝征是《白香词谱笺)的笺者,《安遇斋诗》是他诗作的未刊稿本。 《白香词谱笺》(以下称《谢笺》)是刊行甚广的一部书。一九五七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编辑部在出版说明中说:“白香词谱,辑者舒梦兰、字白香,是清嘉庆年间江西靖安县一个秀才。除辑本书外,还著有天香词和香词百选一卷。”“笺者谢朝征、字韦庵,广东南海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湖北做过典史。著有安所遇词和本书笺本。”又云“笺文仿照厉鹗、查为仁《绝妙好词笺》的体例,对于作者姓名、里居、出处和当时文献掌故、词的本事,尽可能地搜罗详列。这就根本改变了原书的面貌,笺本似更侧重于词的内容,因之价值也就提高,更切合读者的需要。”辑者舒梦兰的撰述,据钱钟书先生所引,当还有《古南余话》(见《管锥编》第四册1220页)本文不多涉及。“出版说明”对该书的辑者、笺者作了简要的介绍,对该书的价值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其咏物词更是另有一番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词谱琐谈     
词是配乐的,早期的词诺要适应乐调的需要来制定、宋以后,乐谱逐渐散失,再加上多数文人本来就不懂音乐,他们填词意在吟诵而不在演唱,于是干脆不去理采乐谱,只按前人词作.逐字逐句注明平民。因此,后世的词谱,实际上只是各个词牌的平民谱。一、诗的律句影响词的律句词者诗之余,它是诗的发展。诗对词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词中的五、七言句,绝大多数与诗的律句一致。历代编词谱的人,大抵只注意到了按前人词作注明平民,而忽视了诗的律句对词的律句的影响。如《菩萨蛮》上片未句,《白香词谱》(下文简称“白话”)控为“卜一肝…  相似文献   

11.
《词系》的编写虽以《词律》为蓝本,并为《词律》拾遗补缺、纠谬驳讹,但秦(?)于体例多有新创,“专以时代为序”,所收词调、词体规模远胜前人,甚至超过了《词律》与《钦定词谱》,是一部空前的大型词谱。此外, 《词系》就词有衬字,词中俳体,以及三声并叶为词、四声并叶为曲等许多词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词学研究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12.
从王氏四种看先秦文献语言的音转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的、地域的以及文字使用上的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语音流转的客观现象,概而言之,可统称为“音转”。音转现象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源上的“通”,即同源词的孳乳和方言的差异;二是用字上的“借”,即通假字的使用;三是形体上的“变”,即联绵词一词多形。所谓音转规律,就是指词与词之间、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以及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的联绵词之间产生的语音流转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祝燕娜 《文教资料》2009,(18):25-27
作为苏门重要的外围成员,李之仪对苏轼的学习诚恳而谦逊,对其才情和人格的称颂屡屡见诸笔端.但在作词上,他却是婉约一派的继承发扬者.本文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其词作内容及形式的全面分析,认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词人尊花间为宗、以婉约为高,与苏轼"以诗为词"的审美理想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词选为明代词谱的创制与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词学筌蹄》直接脱胎于《草堂诗余》;《诗余图谱》较之《草堂诗余》,新增不少词调和词作;《词体明辨》从《花间集》、《尊前集》、《花庵词选》等词选中采录大量词调、词作,既是建设词谱的需要,也反映明人对《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沈义父主张作词要协音、字雅、字隐、意柔。协音,立足于诗词分疆,强调不可把词写成诗。字雅,是对雅俗的美学取向,是倡雅弃俗在用字上的体现。字隐,是对隐显的价值取向,主张词在用字上应该隐而不露。意柔,是讲词在运意时要柔婉而不豪放。协音、字雅、字隐是讲词的用字,意柔是讲运意。总之,沈义父的作词标准是讲下字运意的法则,即作词应以“乐府雅词”为标准。周邦彦的词最符合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沈义父主张作词要协音、字雅、字隐、意柔。协音,立足于诗词分疆,强调不可把词写成诗。字雅,是对雅俗的美学取向,是倡雅弃俗在用字上的体现。字隐,是对隐显的价值取向,主张词在用字上应该隐而不露。意柔,是讲词在运意时要柔婉而不豪放。协音、字雅、字隐是讲词的用字,意柔是讲运意。总之,沈义父的作词标准是讲下字用意的法则,即作词应以“乐府雅词”为标准。周邦彦的词最符合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17.
牛国良编撰之《宋代词人常用词牌》,乃词谱著作,特点有四:一、方法新颖,原则守一;二、次第排列,逻辑自然;三、标注清晰,便于填词;四、选词精当,可作词选。  相似文献   

18.
万树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和戏曲家,他在词作艺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词结构上调、题、序、词、注释彼此配合,相互生发;写作技巧多样:回文、联章、集句、犯调、隐括、独木桥等兼而有之;运用多种文体形式作词,恢复逻辑语言的语法关系,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满族女词人顾太清作词“纯乎宋人法乳”,效法周邦彦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雅语俗语兼用,师法姜夔的清空醇雅词风,借鉴李清照工于造语和运用叠字,融会贯通,变化创新,形成了自己典雅清丽、深幽蕴藉的词风。顾太清作词以宋人为法乳,既受浙西词派、常州词派词学主张的影响,又与她的身份、性情和审美情趣相关。顾太清作词,体现了清代中叶满族人学习汉族文化的填词,逐渐注重词的手法、技巧和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沈义父主张作词要协音、字雅、字隐、意柔。协音,立足于诗词分疆,强调不可把词写成诗。字雅,是对雅俗的美学取向,是倡雅弃俗在用字上的体现。字隐,是对隐显的价值取向,主张词在用字上应该隐而不露。意柔,是讲词在运意时要柔婉而不豪放。协音、字雅、字隐是讲词的用字,意柔是进运意。总之,沈义父的作词标准是讲下字运意的法则,即作词应以“乐府雅词”为标准。周邦彦的词最符合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