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tinos represent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currently entering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immigrants may face mental health issues related to their immigration and acculturation experiences, leading to a need for counseling. The authors introduce narrative therapy as an appropriate treatment modality for college‐age Latino students.  相似文献   

2.
鉴于音乐治疗功能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现状,本研究主要探讨音乐治疗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音乐治疗理论,积极开展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与实施,改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人类将音乐用于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治疗自1940年成为正式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十分成熟。文章试图对音乐治疗的概念、历史、功能与分类进行分析,以期阐明音乐治疗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究音乐治疗后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方法:对5名不同程度的孤独症儿童实施18次个别治疗和18次团体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被试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中的得分变化、治疗过程的观察记录以及家长和教师的访谈情况,来检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改善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的成效.结果:经过三个月的音乐治疗,孤独症儿童在感觉、交往、语言、运动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有利于孤独症儿童在交往、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谈音乐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它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不仅具有一定欣赏、审美价值。同时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音乐疗法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和医学界所接受,并日趋成熟。但国内主要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所以对于所谓健康人的潜在心理、生理问题的治疗缺乏认识。本文着重探讨音乐治疗对普通人的作用及国内外治疗范围与对象,以及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音乐用于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而现代音乐治疗作为学科建设和研究却是20世纪中期后才开始的。从理论上看,中国音乐治疗学存在着"两种观点",即现代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音乐的功能也由原来的欣赏逐渐扩大到养生、康复、疾病治疗等多种领域,成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通过对音乐治疗的历史与发展、音乐治疗的运用领域、以及音乐治疗的原理、方法与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对音乐治疗做出较为客观的诠释,揭示音乐治疗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人类情感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焦虑状况、抑郁状态、偏执问题等负面情绪具有明显的作用;音乐治疗可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发展性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由此,面对目前大学生负面情绪集中且逐渐扩散的情势,在高校开展针对性的音乐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音乐与医学相结合的现代新兴学科,在国际上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美国,音乐治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系统的职业和学科,有各种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论的应用,治疗师通过运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在我国,音乐治疗无论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建立正确的音乐治疗观念显得更为重要,它将推动我国音乐治疗事业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Does the use of musical accompaniment in instructional media heighten enjoyment, enhance motivation, or increase learning? After tracing music’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tion pic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ays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ers can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productions through music. Studie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reveal that musical variables such as tempo, modality, rhythm, and harmony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etermining the affective or emotional response of message receivers. If instructional media producers gain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different variables have on audiences, they will be able to select appropriate music to help convey their messag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1.
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自闭症干预方法,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使用音乐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时,应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类型和心理、行为特征来选择不同性质的音乐,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为保证治疗效果,在使用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时应制定科学的流程,做到干预前进行评估,干预中进行监控,干预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long-term physical and musical activity on spati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 is the ability to rotate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using the imagination. Three groups, each consisting of 40 students, and divided by the subjects, music, sports, and education, solved a psychometrical mental rotation task with three-dimensional block figures. The results showed a better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 for music and sports students compared to the education students. Furthermore, the well known gender difference favoring males was found for both sports and education students but not for music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音乐学科的特点还是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考虑,高中音乐课程都不应硬性把鉴赏规定为必选模块。高中音乐教学应转变观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选课,加强音乐表现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青少年社交焦虑的人口学特点上,国内研究结果存在矛盾;在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因素上,研究发现不但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留守经历与社交焦虑关系密切,而且个体的社交技能、应对方式、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等个体因素也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国内干预社交焦虑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箱庭疗法、体育疗法、音乐疗法、综合性团体干预等。目前国内对不同疗法干预青少年社交焦虑效果的比较性研究还较缺乏,对留守儿童等特定群体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及社交焦虑的生理基础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特殊魅力,在于作曲家纯熟地运用钢琴音乐的一切手段,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系列别有情致的音乐形象。但由于曲调的不对称发展,节奏的不规律细分,及旋律的模糊朦胧,使得作品的情感内涵不易被学生领悟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要破解这些难点,必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向学生重点解析各曲调所刻画的音乐形象;并适当引述作曲家的创作体验,使学生深切领悟这些“前奏曲”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1975年通过并于1978年正式施行的以“回归主流”为主旨的美国P.L.94-142(现为《残障者教育法案》IDEA)使美国学校情境中进行的音乐疗法发生了变化,也给面向特殊儿童的的音乐治疗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阐述了学校情境中的音乐疗法和音乐教育的相互关系,从音乐治疗师的角度,介绍了P.L.94-142实施前后的学校情境中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概念和方法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音乐疗法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来展示音乐的美,形成了以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为核心内容的音乐教育观,包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探究对象,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化身。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音乐工作者,在学生音乐教育启蒙时期,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其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丰富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对音乐技巧的掌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歌唱与发声的生理动作受心理意识支配和控制,运用声乐心理教学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演唱实践,培养学生通过思维、分析、综合,使自己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意识,指导歌唱发声机体灵活准确地运动。同时克服盲目被动学习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们要掌握好声乐艺术,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外,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运用与调控学生心理机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歌唱能力和舞台表演的娴熟与自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该文的写作动机来源于对一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现的思考.文章基于音乐在调节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着重论证了音乐教育是一条预防、改善,甚至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