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持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怎样管理好“社会人“成为一个新的挑战.而“社会人“社会地位的确立,权利重新获得,和谐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和谐社会语境中显得特别有意义.本文认为主要从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构建新社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梵”与“人”是泰戈尔重要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其文学创作.运用丰富的例证,分析了泰戈尔散文诗中所萦绕着的“梵”与“人”的主题.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和基础,它无处不在,以多种面貌出现在泰戈尔的散文诗创作中.“人”则是“梵”所构成世界中最特殊的存在,“人”与“梵”的关系始终是泰戈尔散文诗创作中探讨、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儒家的德治和法家的法治经过论争,最终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都是为“人治”提供理论根据的.“人治”统治和反“人治”的斗争从未间断.德教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在今天二者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4.
“中和位育“是传统儒家道德智慧的精髓,儒家“和“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其内涵就是关于“和谐“的教育.儒家的和谐德育思想提倡一种和谐共存的道德智慧,对于当代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德育工作要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培育身心和谐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这里的“小康“、“和谐“除政治民主、经济繁荣两个前提外,其主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思想是绵亘中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先秦儒道两家都讲天人合一,且都把天与人的和谐统一看作二者关系的最高境界.而两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理解的不同之处大致在以下四个方面:1.“天“与“人“的看法;2.“天“与“人“的结合点;3.“天人合一“的途径;4.“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两方面.文章从会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人”“岗位人”和“创业人”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礼”作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仍具有永恒的、普世的、广泛的意义和价值.礼作为一种规范,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古代传统文化资源—“礼”并使其呈现出新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校特色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热词.管理者、学者和实践者在一个问题上做的文章太多了,常常就会出现因果不分甚至本末倒置现象.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到底是学校的特色还是特色的学校?显然,学校是本,特色是末.那些鼓动学校寻找“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之类所谓特色的文章均易把学校带入舍本逐末的思维窠臼和行动陷阱. 在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观察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人有”并不排斥“我有”,“我有”也不排斥“人有”.同样,“人无”的未必是我的特色所在,“人有”的未必不能成为我的特色.学校在特色选择、形象策划和目标描述上,均不存在“人无”才“我有”或“我有”必“人无”的逻辑.以此类推,“我新”、“我特”之类的说法也纯属电脑前某些打字者的想象或与会中某些发言者的快感,与现实实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0.
孟子从未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他主张的不是“性善论”,而是“趋善论”.这是一种可以为善的能力和可能性,而非必然的存在.由于人是一种生成性和复杂性的存在,故而教育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与开放性的创造性活动.人生应该追求孟子所谓的“天爵”,而不仅仅是“人爵”,人生的价值应该超越功利性,教育应该反思工具理性和功利价值造就的教育异化与对人的扭曲.人格独立是人格平等的前提与基础,只有独立的人格才会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自觉实现和维护人格的平等.塑造人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宗旨,将道德认知付诸践行才是德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刘峻杉 《教育学报》2012,8(1):97-105
老子思想中,与“道”最密切的概念是“德”.“德”是“道”化生万物过程中的最初产物,是纯朴未散、有质无形的“炁”,也是畜养万物、决定万物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明确了“道”与“无”、“德”与“一”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之后,老子思想中“天德”的意义和地位才能突显出来.“天德”是人德的内在决定力量,人在婴儿阶段都曾丰厚地拥有过,而随着人的成长,“天德”不断消耗,人也愈难与之相应.“天德”支配善恶又超越善恶.“德”的系统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决定了“天德观”视野下道德的开放性.老子“天德观”有助于重树道德信仰,呼唤德育“修身”范式的实质性回归,并指向了德育生活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曾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过界定。他认为——这一术语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2.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3.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弃将人简单化、机械化。4.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希望寻求环境问题的根源.于是,似乎代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是目的”思想成为了“众矢之的”.为改变这种狭隘的认知,从环境伦理学视角解读康德“人是目的”的环境伦理意蕴.事实表明,“人是目的”思想不仅不会产生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灾难,反而利于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康德“人是目的”思想并非倡导人与环境的对立,而旨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4.
“文如其人”是通常用来评价作家作品的传统命题.但“文非其人”的现象在古今文艺史上普遍存在,这与人性及情感复杂性、创作的动机与临文状态、艺术家处境遭际和立场的变动性、创作的虚构性与想象性、主体行为气质的特异性有关;此外,“才”与“德”分离,生活中处世、交际以品性、情操为重而作品遵行“艺术真实”法则;文本问世是公开还是隐秘也直接导致艺术家主题选择、情感表达、创作过滤的不同.至于读者对“文”“人”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及时空原因等,也会导致“文”与“人”不一致.总之,“文非其人”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世读者在接受和批评中不可单纯地、机械地乃至静止地看到其中一个方面,而应全面地、立体地对“人”“文”关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传统命题有更清醒、更理智、更深入和更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新的特点:视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力量源泉,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人”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是“人”吗?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缺失了“人”吗?又是如何缺失的?“人”的观念是怎样影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又该如何让“人”回归到教育场域中来?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是教育学界需要直面探讨和深度思考的时代性主题.叶澜从人的生命高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以及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引发强烈的共鸣.从生命的立场去研读叶澜的专著和论文,分析和思考新基础教育实验及其内蕴的教育理念,理解和诠释她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通过相关专著和文章去解读叶澜的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为其本质特征,将发展的对象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将人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纳入人的全面发展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样就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与“三个代表“有机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与现代化     
詹丽 《现代企业教育》2006,3(14):178-179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新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在当今社会,物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现代化的实际承担者.人的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要推动社会的现代化首先就需要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曹冬 《华章》2012,(13)
我国优秀伦理思想所强调的“人品”、“品格”与“人格”相对应,其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格思想.人格精神是主体范畴的人的具体个性、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在其身上的凝结,使人有着充实的内容和饱满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坚守独立人格的思想;愤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与人之间友好、互爱,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命题.在汉代,这一命题被下降为身体与世界的同构关系.首先,按照汉代的元气自然论,人体与自然均被视为“气“的凝结物,所以双方是同质的;其次,自然像人一样有自我完成的身体,所以双方是同体的;再次,身体性的自然是生命、情感、意志化的自然,所以双方是相动相感的.据此,汉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起于人对自然的身体想象,终于天与人的互感和互动.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人化“,在此表现为自然的身体化;“人的自然化“则表现为人以身体为范式建构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