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废话     
我喜欢说废话。我本身就是一个废话比较多的人。按照同学的说法,就是十句话九句半是废话,其余半句是脏话。其实,我没那么多废话,另外,我对脏话不太感冒。神行太保:这篇文章写得挺新奇,提出的观点也很不一般。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常用"骂人不带一个脏字"来形容那些很懂得骂人"艺术"的人。在英美国家,人们很反感那些four-letter words(通常以四个字母组成的脏话)。对于处于极度愤怒状态的人来说,难免也需要口头发泄一下,但为了避免使用那种引人反感的脏话,人们常用一些不带任何脏字的英语骂人法。以下是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小引] 我常常问同学们父母爱不爱你一类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说非常地爱。我说那你们就把父母对你们的爱写出来,可这些同学一下子又傻眼了,“我怎么就想不出几件父母爱我的事呢?”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认为父母并不爱他,母亲只知道唠唠叨叨,一回到家就是努力学习呀,听话  相似文献   

4.
发泄的风度     
中国人常用"骂人不带一个脏字"来形容那些很懂得骂人"艺术"的人。在英美国家,人们很反感那些four-letter words(通常以四个字母组成的脏话)。对于处于极度愤怒状态的人来说,难免也需要口头发泄一下,但为了避免使用那种引人反感的脏话,人们常用一些不带任何脏字的英语骂人法。以下是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5.
《痞子阿姆进主流》是篇很老的文章,因为《八英里》很早就放完了,而且已经从奥斯卡那里快快乐乐地拿走了最佳电影音乐奖,那算是全世界主流艺术的一个标志了。我们班一个学德语的男生近来没事就学阿姆说一个“F”打头的英文单词。我没把那个单词写出来,因为那是句恶心的脏话。我从来不让脏话随随便便进我的文章,脏话太不能入主流。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对  相似文献   

6.
心灵大扫除     
“瓜娃子”、“老子”……在学校,我经常听到类似的脏话从同学们的口里流利地“冒”出来,而听到的同学有的若无其事,有的甚至还哈哈大笑,觉得很有趣。我真的很担忧,我很想大家都来出出主意,帮助这些小伙伴们不要说脏话了。朱铃铃  相似文献   

7.
梅子姐姐: 你好!我最近转学到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有一件事情令我觉得很郁闷.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很喜欢在背后说其他同学的坏话,谈论各种八卦,甚至给别人起很难听的绰号,脏话连篇地骂同学甚至老师.我听着他们说这些话,心里很难受,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像是在做一件对不起老师、同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不加入这些同学当中,好像没有办法融入这个新集体中,交不到新朋友.梅子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一些同学写不好借景抒情的文章,不是觉得无从下笔。就是觉得即使有感情也抒发不出来。其实,借景抒情是有“讲究”的,不了解这些“讲究”,盲目地去写,怎么能写得出、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9.
孩子今年上初二,和同学经常在网上聊天。平常他也爱说些网络用语,而且我偶然还发现他说网络脏话。我严厉批评了他,但也不知道以后他是否能改正。应该怎么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我这个人心地善良,有上进心,还特别勤快,就是有一个缺点:喜欢说脏话。谁说我不想改正呀,我真的想马上就改!我特想买一种能控制脏话的药,可是哪儿也买不到。正当我发愁时,家里来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封信,写着: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汽车上,最后排的座位上,紧挨着坐着两个男孩子,看样子是两个中学生。他们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对话内容是时下正流行的电脑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分成几伙激战。我无法把他们的对话写出来,是因为脏话太多,使他们短短的对话中,重复着那些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不交作业,这是每位教师经常遇见的事。每年新学期接到一个新班,我总是期待学生们都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课代表每次能收齐如数的作业。然而,我的期待总是落空。今年也不例外,第一次的语文作业就有四名同学没交,他们有的是“忘”在了家里,有的是“找不着”了,有的是“忘了”写了……面对这些不写作业的同学,我真的很头痛,我曾经发过火,我也让课代表看着他们补过作业,有时甚至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补作业,可不管我用什么办法,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仍时常出现。于是,我尝试着在家庭作业本上给学生写评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的现…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不交作业,这是每位教师经常遇见的事。每年新学期接到一个新班,我总是期待学生们都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课代表每次能收齐如数的作业。然而,我的期待总是落空。今年也不例外,第一次的语文作业就有四名同学没交。他们有的是“忘”在了家里,有的是“找不着”了,有的是“忘了”写了……面对这些不写作业的同学,我真的很头痛,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不能空洞的教,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 上课了,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墨绿色的黑板上依稀可见的字迹,板擦的痕迹白茫茫的一片,一种不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批评到了嘴边. 我走到讲台前,看着黑板沉默.学生的目光也随着我的目光锁定到了黑板上.我把目光移向学生,心平气和地说:"写作文要想写具体,把看、听、感、想、做写出来很重要,谁能说说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看见上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擦过之后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一个同学补充道:"擦黑板的痕迹都能看出来.""你听到了什么?""我听到同学小声说这黑板是谁擦的?擦黑板的同学该挨批了."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我接着问.  相似文献   

15.
第一步 选读美段 刚刚接触“品评作文”的学生 ,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 ,只要他们能找出美句美段并用指定的符号 (如波浪线 )标画出来就行。如果时间允许 ,可以在小组中再进行一次选评 ,公认的美段由最先发现的同学起来诵读。这样无形中就扩大了激励面 ,不仅“美段”的习作者有成就感———我写的文章被同学们认可了 !而且诵读“美段”的同学也有成就感———是我发现了这段美文 ,小组的同学都 (大多数 )赞同我的观点。当诵到极佳妙处 ,如果不自觉地参入了教师的赞叹或同学们的掌声 ,这种荣誉感还可以升温。如此 ,在“千里马”与“伯乐”之间…  相似文献   

16.
学生入学时,都认为自己会写作。通常会无所顾忌地涂鸦,并且很有自信地说出来给大家听。这些涂鸦,姑且称之为朦胧的写作,正是学生处于早期写作发展阶段的证据。有些老师会叫学生说说自己的涂鸦,并且请他们将自己的解释写在涂鸦下面。老师们需要利用学生对自己写作的信心,鼓励他们每天写作,学生便能迅速地学到“:如果我能把它说出来,我就能把它写出来。如果我能把它写出来,我就能把它读出来。”传统的写作指导强调的是制造产品。写作过程是学生对指定的题目写作,然后交出作文,老师再拿红笔评文章,圈改错误后打个分数。这种“指定题目——批改…  相似文献   

17.
正按下葫芦起了瓢王小波1997年突然去世后,不管是捧他的还是骂他的,我越看越不明白,越说越不像我那位同学。我和王小波熟得不能再熟了,可看这些人写出来的王小波,我根本就不认识。有人引经据典地痛骂王小波。有人引经据典地热捧他。其实对鲁迅的评价也是如此。不管如何褒贬,所有写出来的鲁迅都和我从《鲁迅全集》里读出来的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妈妈喜欢说脏话。即使在同学来家里玩的情况下,她也会毫无顾忌地脱口而出。她不要面子,我可是要这张脸的啊!最可悲的是,我必须生活在她的身边。她说脏话,我也会不知不觉地染上这个坏毛病的。我曾经多次提醒妈妈改正,她居然说我是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烦恼中的应晓宇整天听脏话,确实很不舒服,姐姐完全能理解你的心情。尤其是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当然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但怎么办呢?妈妈毕竟是妈妈啊!而且大人一般比小孩子更顽固,坏毛病犹如三尺之冰,改起来谈何容易!所以,与其为了妈妈说脏话而烦恼,不如干脆自我解嘲一下,夸夸自己“出淤泥而不染…  相似文献   

19.
赞美的魅力     
段海娟 《生活教育》2010,(11):59-59
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事:“老师,某某同学说脏话。”紧接着,会有很多孩子七嘴八舌地帮腔说:“我也听见过,他还骂过我呢”“他还不爱劳动呢,我们值日的时候他都不扫地。”他还……只见挨批的同学把头低得不能再低,好像随时等着大家的发落。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是读书多了就能写好文章呢?我作为语文教师接触过很多爱读书的学生,说起书中的故事情节,他们会滔滔不绝的讲起来。可是如果让他们把读后的感受写出来,有些同学却不知如何下笔.觉得写读后感很难。这里的问题在于很多同学,只注重书中精彩的情节,仅有对材料的感性认识。要想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把握其主题,还必须积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