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所领導的農民起義軍,曾進行了大規模的流動作戰。他們從一六三三年冬由山西渡河進入河南開始,到一六四○年止,在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北這一广大国土上進行了反覆的大流動。它流動的特點是:比較有計划的、人數眾多的和時間長久的。下面所分析的,就是关於這個階段流動作戰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略述流動作戰過程最先表現出有计划的大规模流動作戰,是農民起義軍的第一次东征。一六三四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聯合作戰领袖——盟主高迎祥,召集十三家和七十二營领袖開大會於滎陽,商討作戰計劃,會議决定發動東征。東征軍由  相似文献   

2.
一小引晚明農民起義軍的階級敵人增添了满清野蠻部族的力量,所以農民戰爭也就立卽轉入更艱苦複雜的民族抗戰。同時從滿清入關以後,其他義軍也到處發動,除出一部份漢奸,凡是中國人民没有不熱烈參加了抗清鬥爭。中華民族英勇抗敵壯烈犧牲,剛毅不屈的鮮血染紅了南明時期的歷史,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表现。我們更可以進一步地分析在民族自衛大决鬥中,那一階級是動搖的脆弱的和暫時的,那一階級是堅决的强靱的和持久的,因爲民族鬥爭的本質仍然是階級鬥爭,農民向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是不可壓服的,同樣對民族壓者的反抗也是不可制止的。在南明抗清的鬥爭歷史教訓我們,農民起義軍轉入抗清鬥爭是最堅强而持久的。如大西軍張獻忠部將李定國将軍扶明抗清,馳騁於川、桂、黔、滇各地,最後於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殉國於大西南的邊疆;大順軍李自成部将李來亨将軍堅守川、鄂山地,抗戰到康熙三(?)最後壯烈殉國自焚於茅緣山上;山西吕粱山區農民起義軍的抗清鬥爭,更堅持到康熙十年。關於山東義軍的反清鬥爭,在魯南王俊膠東于七同時更有曹、濮地帶的榆園軍,轉戰於黄河南北兩岸,堅决抗清的光輝史蹟。最近略有所輯,試作初步論次。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廣州軍隊開始北伐。人民可以在他们的旗幟上看見‘打倒帝國主義!’‘統一全國’剷除軍閥!’等等明白浅顯的口號,這對於許多國民黨首腦只不過是說来好聽的諾言而已、但對於千百萬工人農民來說,這些口號却成了召唤的警鐘。廣州的革命軍在北閥中有了群衆的支持,正因爲如此,所以才得以迅速粉碎了抵抗他们的軍閥軍隊。湖南省城長沙於七月二十日被攻克,九月七日漢口、漢陽解放。這表示革命軍已進入中國的中心地带長江流域。隨着南方軍隊的北進,農民運動洶湧地發展開了,農會組織起來了,城市中的罷工運動和工會也開展和建立起來了。斯大林同志指出說:‘這是全民族聯合戰線底革命’,它的刀锋指  相似文献   

4.
‘五代十国’顾名思義是个‘荒荒離亂’的局面。這局面的形成,是唐末農民起義被镇压后藩镇軍閥勢力(?)大的結果。‘五代十国’中最先起来的是吴,最后滅亡的是北汉。長的不過七十一年(吴越),短的仅三年(后汉)。五代除后唐都洛陽外,其它都在开封,相继統治着黄河流域的地區,而以后唐疆域为最大。所谓十國者(其实不止十个),前、後蜀有今四川全部及陝西、甘肃  相似文献   

5.
当前農村工作的基本任務是開展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逐步進行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為了实現这個任務,不僅需要不斷地提高農民的社会主義觉悟,还需要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五年来,人民政府对農民業餘文化教育事業雖然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農村的文化依然处在很落後的狀態,文盲依然佔農村人口的絕大多數,若不逐步加以改進,將成為今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發展農業生產的一個障礙。从一九五三年冬季在農村進行國家在过渡時期的總任務的宣傳教育以来,農民的社会主義觉悟已在不斷地提高,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已有很大發展,農民对文化的需要也逐漸增長和日益迫切。事实証明,要办好農業生產合作社,要不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鴉片战爭失敗以后,中國封建社会舊有的矛盾更趨于尖銳化,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就是外國资本主義的經济侵略;太平天國革命,就是在这种歷史條件之下爆發的。当太平軍攻下南京,進行北伐西征的時期,各省區人民,各少數民族紛紛响应,形成了全國性農民起義的高潮;福建在这个時期,也有林俊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这支起義军,在清方反動軍隊和漢族地主武装联合包圍之下,象当時的其他起义軍一樣,由于農民階級本身存在着許多缺點,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在客  相似文献   

7.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國開始了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着手逐步实現國家的社会主義工業化和对農業、手工業和资本主義工商業的社会主義改造。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主要是通过生産合作化的道路。当前農村的基本任務,就是開展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逐步進行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在实現農業生產合作化、發展農業生產的过程中,農民对於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長,特別处鄉村幹部、積極分子和合作社社員更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將來在实現合作化之後進一步实行農業生產机械化,用机器耕作,那時農民会感觉更加需要文化科学知識。实行農業生產合作化,發展農業生産,究竟在哪些方面感觉需要文化呢? 近年來的農村生活实践,已經从这幾個方面說明合作化和發展生產对文化的需要:(一)加強集体生產的管理能力。办合作社、互助組都需要評工、記賬、訂生產計劇、登記農具,做这些工作,就要会讀、寫、算。(二)促進農業技術改進。要改進耕作技術、改良  相似文献   

8.
一朝鮮直到十九世紀末葉,还是亚洲一个落後的封建国家。尤其是自一九一○年论为日本帝国主義的殖民地以後,朝鮮资本主義的發展更受了障碍。朝鮮的资本主义發展尽管是緩慢和不正常,但隨着資本主義的商品貨幣侵入農村,長期處於封鎖狀態的自給自足的封建農村經濟便开始崩溃了;同時急劇地引起了農民階层的階級分化,迫使一般農民的生活陷入極貧困的境地。这些贫困的農民,大部分被迫走入城市,有的轉化為工人;有的被迫回到農村,造成潜伏性的人口過剩。 農村這一連串的社會轉變,並不是随着歷史發展的正常順序在朝鮮自體內自然發生起來的;而是由外來的资本主義勢力,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势力所引起。  相似文献   

9.
隋煬帝時代,繁重的徵歛和徭役把人民的生活推向絕境,而山東又是軍事據點涿郡和東萊的邊緣,受害尤重。再加上災荒的侵襲,以致‘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餒。死期交迫,剽掠則猶得延生’,(通鑑一八五紀隨五)故農民起義首先在這個地區爆發。六一一年鄒平人王薄首先樹起反抗的旗幟,跟着平原人劉霸道在豆子(鹵亢)、蓨人高士達、鄃人張金稱在清河、漳南人竇建德在高雞泊響應。六一三年爲侵略高麗而進行第二次徵調時,農民起義的浪潮越發汹湧起來。其中著名的有齊郡的孟讓,濟陰的孟海公等。由於起義浪潮的激(?),使統治集團內發生破裂,於是楊玄感在黎陽起兵。這樣又轉而影響到運動的發展,如餘杭人劉元進起義,旬日之間,衆至數萬。到六一四年  相似文献   

10.
初清贛西各縣的棚民起義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運動,也是一場激烈的階級鬥爭。參加起義的羣眾將近十萬人,控制了湘赣邊境的数百里的廣大地區,堅持了七十多年的鬥爭。牽制了滿清一部分兵力,使它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受到相當大的影响。起義失敗後,滿清統治者對棚民施行了一系列的殘酷的迫害,充分暴露出統治者无视人道的本性。 關於這次的起義,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不但沒有正確的系統的記载,相反的,在湘贛两省的省縣志书中却写下了不少顛倒是非歪曲事理的文字,讀之令人痛心。解放后,坊间出版的史书也没有对棚民起义加以记述,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 滿清入关後四十年的民族戰爭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所领導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关一帶與滿清八旗兵和漢奸地主武裝激戰失敗,撤出北京,滿清軍隊在漢奸吳三桂勾引下,侵入关內,建都北京,開始對中國人民進行殘酷的壓迫、掠夺和統治。由於滿清統治者的侵略、压迫,使全國各地,生产破壞,人民流亡,民族災難,日益加深。在當時的階級形勢下,中国人民已由反抗明朝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轉入反抗滿清侵略者的鬥爭了。這時各族人民反抗滿清貴族統治者的矛盾,便成為社會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使社會鬥爭中主要的階級矛盾轉化為带有直接,现實的以反抗滿清貴族统治為主的民族矛盾,历史進入了以民族鬥爭為主的另一階段。  相似文献   

12.
教育動態     
高等農林教育會議决定今後方針任務 不久以前舉行的第二次全國高等農林教育會議,明確了高等農林教育的方針任務是:遵循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為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提高農林業生產力以促進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而服務,為發展農林業生產而相應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級農林科學技術人材和管理人材。同時,應協助農林科學研究機關來解决我國農林業生產過程中某些重要問題。 會議認為我國農林業生產經驗豐富,應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目前,應首先注意總結農民羣衆特別是農業勞動糢範的經驗,及時推廣,同時開始有計劃地整理我國豐富的農林業生產的歷史資料。 會議認為今後應積極開展學術批評和討論,但不應搞運動。應提倡平等地充分地展開自由爭論,反對懽威思想。允許少數人堅持自己的意見,反對主觀武斷。 會議認為高等農林學校設置的農場、林場、牧場,應是學校實驗研究的場所,為學生進行教學實習服務;並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及在生產上起示範作用。農業部已同意將來將一些小型國營農場劃撥給學校辦理。  相似文献   

13.
三、開展鄉村文藝運動 為了深入地動員廣大農民羣眾全力支援戰爭,並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華北抗日根據地和其他根據地一樣,自從八路軍挺進敵後、都開展了鄉村文藝運動,一掃國民黨軍狼狽潰退時的沉悶空氣。尤其在一九四一年減租減息發動羣眾之後,各地鄉村文藝運動,更得到進一步發展。從京漢路兩側三五裏內平原上的大村,到太行山深處一天只能見一會兒太陽的荒僻的山莊,到處飄蕩著抗戰的歌聲和慶祝翻身的鑼鼓聲。當時鄉村文藝運動發展的情形,可分做以下兩點來談:  相似文献   

14.
一李自成部將王剛在赫赫岩山建立山寨赫赫岩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吕梁山區內最險要鞏固的根據地之一,在山西交城縣西北境,交城縣志(一)稱爲黑黑煙山洞和三座崖相呲連。鄭西諦先生所影印的‘明季史料叢書’裏的‘交山平寇始末’,關於農民軍在吕梁山區的抗清鬥爭記載較詳,鄭先生對該書的說明是:‘交山平寇始末三卷,夏駰撰,康熙刊本影印,交山在山西太原府交城縣北,此書叙趙吉士蕩平交山諸“寇”事,論述明季史實者多詳南而略北,此獨叙北方遺黎之起義奮鬥事蹟,雖是官方文書亦可珍也’。現在僅根據夏駰所記參以方誌和雜記,試作初步考訂如次。  相似文献   

15.
工農聯盟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戰略中極重要的問題之一。馬克思在總結十九世紀歐洲法、德諸國革命鬥爭的經驗時會屢次作出必須使無產階級革命和農民革命運動配合起來的重要指示。馬克思認定在资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農民就是無產階級最廣大最可靠的同盟軍,因為工農的‘剝削者是同一個:資本’,因此‘祇有资本的傾覆,才能使農民地位提高;祇有反資本主義的、無產階級的政府,才能終結它在經濟上的貧困和社會上的衰落。’一但是馬克思的這一英明思想後來被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者埋葬起來,他們否認農民具有革命性,反而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和毛澤东主席直接领導編製的我國发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全体通过。这個計劃是以发展重工業為中心的。这個計劃实現以後,我國就可以建立社会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建立对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会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建立对於私營工商業的社会主義改造的基礎。開始改變我國百年來經濟落後的歷史,把我國向社会主義社会的目標推進一步。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实现國家过渡時期總任務的重要步驟。全國人民,应当更加緊密地团結為完成五年計劃所規定的任務而努力奮鬥。社会主義社会建設的最高目標是要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用經濟計劃指導國民縱濟的發展和改造,使生產力不斷提高,以改進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的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孙中山在一八九四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前後,開始了他的革命活動。當时,他以‘兴中會’秘密會詞的方式提出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口號——民族、民权主義雛型。到了一九○三年,他在日本创立青山軍事舉校時又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华,創立民國,平均地权’的口號。這標誌着他已由民族民權主義進而提出了民生主義,舊三民主义初步形成了。一九○五年八月,同盟會在日本東京開成立大會,議决以孫中山的三民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叛變了革命,七月十五日武漢國民黨也走向反動道路。處在這種嚴重情况下,中國共産黨的優秀兒子周恩來、朱德、葉挺、贺龍等同志便率領三萬餘人,於八月一日在南昌起義,來回擊反動派的背叛革命。接着毛澤東同志領導了秋收起義,成立了工農紅軍;張太雷同志領導了廣州起義,朱德同志和毛澤東同志於一九二八年五月在井崗山會師,在甯岡縣的龍市成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支軍隊,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初的胚芽。從此,中國共産黨有了自已直接領導的軍隊。‘以武装的革命反對武装的反革命’(斯大林:論中國革命底前途)的時代便開始了。  相似文献   

19.
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之後,於公元五八九年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晉以來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列的局面。社會經濟又開始發展,‘戶口益多,府庫盈溢’。煬帝楊廣發動人民開通運河,興修御道,建築宮殿,佈置園林,又增築長城。爲了擴充領土,還不斷地進攻鄰國。人民爲了反對無有止境的剝削、徭役,先後有李密、竇建德等百餘起農民暴動,使隋帝國存在了三十七年就滅亡丁。唐朝是漢以後的一個昌盛時代。由於農業恢復、人口增加和工商業的繁榮,商業资本逐漸發達,曾經不斷地向外開拓國際市場。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李隆基的一個世紀中,是唐带國對外擴張的時代,中西交通  相似文献   

20.
(一) 在‘斯大林全集’第九卷中,收集了斯大林同志关於中国革命問題的論著。其中有‘中國革命問題’、‘和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和共產国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重要著作。這些著作寫作於一九二七年三月底至七月底。這正是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紧急階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在這個緊急階段中,遭遇到了國際帝国主義者的聯合干涉、团民黨蒋介石和汪精衛的先後叛變等等嚴重複雜的情况。更嚴审的是以陳獨秀為领導的右倾机會主義路綫的錯誤,致使革命遭到了慘痛的挫折和失敗。這些挫折和失敗,是陳獨秀投降主義者在這個革命的緊要关頭罪惡地拒絕執行共產國際和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