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英译名After Shock谈起,以新兴的功能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AIDA原则为取向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这也就是要求译者在译文中努力实现电影片名的四种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最后根据目的性法则,译者可以采用任何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的作用是反映影片内容、传达信息,或者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或者奠定电影的审美情趣.好的片名能吸引受众,达到扩大受众、传达文化形象等效果.功能目的论提供了一个电影片名翻译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学界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可以使用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翻译理论打破了西方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范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三个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分析了林语堂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两个中译本,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实例对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文化回译时选用的翻译策略及方法。研究表明目的论对翻译过程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片名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电影的理解和认可,关系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章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提出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可能时要忠实于英语电影片名本身,必要时又要依据电影内容,在文化适应的前提下,对其片名进行"颠覆"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戏剧翻译应该侧重于其文学性还是可表演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功能翻译派主张翻译策略和方法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这给戏剧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该论文将从目的论角度对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目的对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中文菜单的文化内涵和构成特点,在目的论的观照下,讨论了菜单翻译的原则、功能、策略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了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翻译目的论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达到翻译真实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使得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为翻译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片名翻译有其特殊性这是考虑之一,片名翻译要求更具文学艺术特色这是考虑之二。本文将通过范例分析来探讨分析片名翻译中的几项原则及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商标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商标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分析了英汉商标的构词来源,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指出英汉商标翻译宜灵活运用直译、音译和意译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运用综合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对科技英语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与讨论。首先,我们对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文本功能类型学与目的论进行介绍。其中目的论又分为忠实法则、目的法则、美学法则三大法则,对他们进行了分别讨论。我们又从科技文本的类型和功能、科技英语翻译的目的两方面对科技英语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三,我们对科技英语在应用中语言结构的特点、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有效加强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技英语的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主要强调翻译目的,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介绍了目的论的三个经典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与忠诚原则(fidelity rule),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目的论在翻译市场背景下呈现的功能性、技术性与道德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翻译目的论来指导《华尔街狂人日记》的翻译实践,并分析如何依据目的论的三规则(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原文。从而加深对翻译目的论的认识以及加强翻译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旅游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目的论、字幕的定义及所受限制、字幕翻译特点进行了概述,结合目的论分析字幕翻译策略,证明该理论对英汉字幕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模因论的视角对译名冠以"总动员"的英语动画电影进行翻译审视。强势模因"总动员"在宣传推广动画电影时起着重要作用,但动画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应盲目跟风、反复套用强势模因,而应结合实际灵活使用翻译策略,有效传递动画电影片名的商业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教育功能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7.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文章从目的论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法则出发,例举了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各类语用失误,强调译文功能和翻译行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目的论运用于公示语汉英翻译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强调了衡量译文的标准应该由翻译的目的而决定。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模糊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出一些适合外交场合模糊语的口译策略,以期对翻译研究者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重命名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译者在发挥创造力,采取这一策略的同时不能无拘无束、不负责任,而要深刻理解原片名,以达到与原片名相似的信息、审美、呼唤功能为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者对目的论的适用性的质疑不够。目的论是否适合文学翻译乃至诗歌翻译值得商榷。弗米尔的目的论忽视了诗歌的形式,无视翻译的准确性。诺德修正过的目的论仍未处理好原文作者和译者的关系,且理论本身仍有其他问题。目的论不适合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