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热点事件中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现象,体现了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他们从生活中的评论和批判、个体的网络表达上升到力图以线下建设性、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监督。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确方向,着眼未来进行制度设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注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充分发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网络参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诱发群体事件的因素,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特点有助于高校群体事件发生。网络参与背景下高校群体事件的发生由缘起事件引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在大学生网络参与中偏激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诱发网络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3.
戚珊珊 《文教资料》2011,(33):206-207
本文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现象.发现网络流行语由纯粹恶搞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并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如何对待由社会热点事件催生的网络流行语,以及如何利用网络流行语中反映的舆情动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如何影响大学生诚信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现状、诚信状况及网络使用情况。结果发现,网络信息的使用方式对大学生诚信存在不同影响:网络的总体使用情况及网络评论与诚信负相关,但对网络新闻的关注行为及对网络热点事件的生活讨论则与诚信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事件频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方向,如何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网络行为、生活事件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3)网络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7.
刘仰智 《教师》2013,(23):10-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大学生对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围观作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巨大。规范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理性、文明地参与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提出了巨大挑战。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有效地辩证引导大学生看待网络热点事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保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和在职人员的分组调查表明,大学生是参与网络公共事件评论的主要力量,但他们却不愿意参与官方组织的网络征求民意活动;在职人员无论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评论还是参与网络征求民意活动都不够积极。影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层面的,心理因素并不构成主要障碍。保障公民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目前不宜把网络实名制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规制方法,国家应考虑采用其他对公民个人权利以及网络政治参与造成最小侵害的技术措施;为保障公民有效的网络政治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应适时出台《公众意见征求法》,对网络征求民意活动统一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依托通讯网络技术,关注网络时政热点事件和话题,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设置课程环节、授予课程学分等进行网络思想政治热点专题讲座,是实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学习能力较强的互联网新生力量,越来越多地将网络作为话语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渠道。学习者权力在客观上已经逐步形成,并主动谋求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借助群体极化效应形成舆论强势倒逼高校给予回应。高校应当主动探索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倾听学生的网络表达,及时关注本校学生的舆论动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建立网络事件预警机制;重视学生的网络赋权行为,引导学生理性参与高校治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评作为网络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吸引了大量乐于表达的时评人参与进来。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时评者能够迅速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极易吸引相同观点的人群关注,使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效应。如今社会热点事件此消彼长,给网络时评者很大的创作空间和选材,但无论抨击批判还是肯定建议,网络时评者该有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超前消费成为当前重要的消费行为,支付方式的变化也为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提供了便利,因而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行为不断发生。因校园借贷行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及债务问题会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并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动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观念,使消费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日益扩大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其在网上传播虚假错乱消息,误导舆论,已经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水军的主力参与其中的行为值得深思。本文基于群体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水军的心理诱因。在此基础之上,剖析参与网络水军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并提出运用内在教育和外在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大学生心理防控机制,让大学生理性认识网络水军,提升自我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识别和量化了同侪效应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剔除其他个体特质的影响后,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参与的同侪效应显著,建议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应为"堵疏并举、以疏为主"。  相似文献   

16.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利用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对辽宁省5所高校1071名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重自我的表达,缺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具有一定盲目性,对网络信息缺少辨别性接受;网络使用过度并疏于网络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网络使用缺少诚信,网络伦理现状令人忧虑。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网上培养”与“网下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提高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育人,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系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利用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对辽宁省5所高校1071名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重自我的表达,缺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具有一定盲目性,对网络信息缺少辨别性接受;网络使用过度并疏于网络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网络使用缺少诚信,网络伦理现状令人忧虑。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网上培养"与"网下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提高校园网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育人,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系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负面消息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网络热点的传播给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深远的影响,同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给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对网络热点界定、形成原因及其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网络热点给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普遍存在于网络空间,围绕着社会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组成一个个舆论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网络舆论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多重认识与批判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期引发对网络舆论社会影响的关注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