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批评的魅力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教师批评学生时过于冷漠,不加分析地对学生的错误加以指责,学生就会很快关闭"大门",低头斜视着你,拒绝接受批评,甚至还会顶撞老师,长期和老师作对。实践证明,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可能会记恨老师一辈子;相反,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可能会感激老师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正对自己的孩子,家长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宝贝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只给出一个具有"杀伤力"的眼神,都会得到家长们的大力褒奖。"太聪明了"、"宝贝真棒"等语句时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并且,为了让夸奖显得更加真实,家长往往还会加上十分夸张的、不太自然的表情。我们都知道,责骂孩子是不好的,但是,这样一味赞美孩子,就真的好吗?未必。赞美多了有害无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赞美也不例外。而这意味着,它带来的并不都是好处。如果让一组孩子同时做数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威信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尤其对一个班主任来说 ,他能不能带好这个班集体 ,关键在于他在这个班级学生中的威信。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反之 ,如果教师没有威信或者威信很低 ,学生对他讲的哪怕是正确合理的话 ,往往也会置之脑后 ,对他的批评指责满不在乎 ,有时甚至公然“对着干”。因此 ,教师威信与教育效果是正比的。1 威信的含义威信是威和信的有机统一 ,它反映的是人与人特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其中威 …  相似文献   

4.
如果您曾有过等待回信的经历,或许能体会我们等待《读者调查表》时的忐忑。自从本刊开通读者调查以来,编辑部各位同仁在期盼中心怀惴惴——会有读者不厌其烦地寄来调查表吗?会不会有激烈的批评和不留情面的贬低呢?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知道,一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哪怕已通过了99次检验,但若最后一次栽了,也会被科学家无情地抛弃。作为关于时空的理论,广义相对论自然也没有"免检合格"的权利。虽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它在各种挑战面前屹立不倒,但对它的检验还会持续下去。尤其考虑到过  相似文献   

6.
"嗨,老板,这事情往下该怎么做?""领导,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这事您怎么看?""这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您说我该怎么办?""您什么时候才能定夺?"……如果你是一位老板的话,你一定对以上的问话一点儿都不陌生。的确,它们都来自你的下属。当他们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大凡有强烈"责任心"的领导都不会让人失望。你会放下手里的工作,或停下匆匆的脚步,哪怕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8.
付勇刚 《今日科苑》2007,(3):110-110
如果你偶尔听到一个人自言自语,恐怕会觉得非常可笑。不过,到了该转变一下观念的时候了,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不但不是件可笑的事情,还是一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甚至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自言自语的好处非常多。当我们内心存在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说出来,哪怕是没有听众,也有助于让自己理清思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们人类看来,动物头脑似乎都比较简单。其实,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是"天才",为了生存,它们会利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知识。不相信?那我们一起走进"动物都是科学家"系列,一起见识一下动物的聪明之处吧!最早的邮递员今天,我们的动物主角是鸽子。鸽子是非常恋家的动物,无论飞出多远,哪怕跨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家。人类是最喜欢让别人的动物替自己干活的物种,让马拉车,让牛耕地,让狗看家,让猫捉老鼠……  相似文献   

10.
正确对待质疑和批评。在科学探索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用现有理论来解释,这时就会有新的观点出现,而这些新观点往往不成熟。这时免不了会受人们的质疑。如何对待质疑和批评呢?科学史上有一些非常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下面举两个例子。当年,克劳修斯曾计算出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率约为340米/秒,这个速率与声速相当。有些人从生活常识出发,认为这个结果是错误的。如果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真有那么大  相似文献   

11.
华美毒物     
为了驱赶和阻止捕食者的伤害,植物和动物会藏有不止一种毒药。杀手也美丽用不着跑到热带丛林中去寻找有毒的植物,我们身边就有洋地黄,它含有一种叫洋地黄苷的毒素。哪怕咀嚼  相似文献   

12.
<正>圣经上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上帝要发洪水毁灭人类,一个叫诺亚的人事先得到消息,就造了一艘大船,洪水来时,诺亚全家躲进船里;船还接纳了许多动物,每一种都取公母各一只;等洪水退后,这些动物走出船舱,遍布地球,繁衍出了今天所有的动物。对于这则"诺亚方舟"的神话,如果较真一点,我们或许会想:地球上动物的种类有那么多,哪怕每一种各取两只,一只船上也未必能装得下吧。这样一来,必定有很多动物因没机会钻进方舟而灭绝了。考虑到方舟的容量有限,在选择保护这种还是那种动物之时,当初诺亚想必  相似文献   

13.
<正>万物生长靠太阳,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耀与滋润,世界才充满生机与朝气:疾风劲吹、江水奔流、花开果熟……生物生生不息。可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不见"了,世界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没有阳光的日子很灰暗太阳表面温度有6 000℃,阳光经"长途跋涉"照射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倍感温暖。如果没有阳光的照耀,地球的表面温度将会降到-268℃左右,任何生物可能都无法生存。当然,太阳不会立即消失,阳光也不可能就此与我们永别。但生活中,阳光有时会意外被"截留",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读罢此句,我不由得想起上课时永远是一幅神游状态,冷漠表情的阿平。初见阿平,没什么深刻印象,只觉得他面无表情,不喜不悲。原班主任老师嘱咐说:"这男孩子成绩可不太好,家长要求要严格教育,哪怕棍棒都行。"于是我的心中便给阿平打上了"差生"的标签。果不其然,阿平就是一个标准的"差生"样儿:上课不听讲,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作业更是难得交上几次。我决定拿出多年  相似文献   

15.
马金秀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57-157,233
很多小学班主任老师都在喊:当老师真累,每天除了要上课还要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一天下来,心情是极其糟糕。是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里教师批评学生或苦口婆心教育的场面,学生的表情要么愤愤不平,要么泪流满面,办公室俨然成了审讯室或者说是感化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种教育方式,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非常有"主见"的,教师的批评,结果很多都会适得其反,最能说服他们的往往是他们自己。所以,在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我们教师的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那么美,好想去看看。许多人心中都梦想着来场轰轰烈烈地西藏行,但是想到"高原反应"四个字,又悻悻地退却了。人会因为突然暴露于低压低氧的高原环境而产生头痛、疲倦、呼吸困难等病理性反应,可是没想到,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也和我们一样"身娇肉贵",会有"高原反应"。如果你留心观察,大概会发现,一些手机电源或者一些机械设备的说明书或者标签上会注明,该产品"仅适用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静坐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禅宗、瑜伽里都有静坐的功课。我们多多少少还听说过,某些高僧一辈子坚持坐禅,活到了高寿。静坐对身心的益处,最近得到了科学家的证实。他们发现,静坐放松能让一些"好"基因更加活跃,而让"坏"基因的活性受到抑制。哪怕一天静坐放松几分钟,只要长期坚持,也能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数学问题,那么我们为了研究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建立模型,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循序渐进地实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真正做到教师"乐授"与学生"乐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经常说双胞胎之间会有心灵感应,但是如果我说,两个一模一样的高脚杯之间也会有"心灵感应",你相信吗?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的高脚杯2个、牙签1根、量筒1个、水适量。实验步骤1将2个高脚杯放在桌上,将其尽量靠近,但不能接触。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课本告诉我们,晕车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两者都位于内耳,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如果过度敏感,其主人可能就要承受晕车、晕船之苦。但这类极简的介绍显然欠缺深度,它能出现于中学课本也并非因为其原理早已被揭示,恰恰相反,晕车的生物学机制一直困扰着科学界。科学界将晕车、晕船以及晕机等症状统称为晕动症。所谓的"晕",指的是恶心想吐的感觉。交通工具的摇摆、颠簸、旋转和加速运动都可能引起晕动症,不过每个人的晕动阈值各有差异,有的人坐小轿车都晕,而有的人哪怕坐过山车都没啥感觉。通常来说,坐船最容易使人产生晕动症,浪大时,船上可能有1/3的人会拿出塑料袋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