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子里所写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中的第二篇。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和纪念作者童年时的家中保姆——阿长的文章。在初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收在《朝花夕拾》中 )等篇目里也多次提到了她。可见阿长给鲁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回忆 !《阿长与〈山海经〉》中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童年鲁迅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对“我”拔草翻石头的告发 ;夏夜挤“我”睡席的“大”相 ;元旦早起为“我”塞福橘 ;平日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告…  相似文献   

2.
<正>《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中的课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现行课堂教学中,教者对其情感的把握,多浮于表,有的认为是对保姆阿长的怀念,也有更进一层认为不仅有怀念还蕴藏着愧疚。但笔者采用“融贯式文本解读法”[1],联通文本内在系统和外部系统进行整体观照,融合作家个体的人生体验进行全方位立体解读时,发现《阿长与〈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对比,而在这些对比中鲁迅不仅仅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与愧疚,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选入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原刊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后收入《朝花夕拾》。当时鲁迅先生在激烈的斗争中到厦门任教。深感社会之黑暗,人生之险恶,不由忆起人间的真善美,既自慰自疗,又自励自强。本文用真挚的感情,叙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本中的长妈妈是鲁迅儿童时代的保姆,她帮鲁迅找到了“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山海经》给了少年鲁迅强烈的“震悚”并产生无比的“敬意“,因而也使鲁迅对长妈妈终生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阿长与〈山海经〉》形成了单一的阅读视角和解读——诠释者较多地注目于从政治角度和民粹立场来阐释,把阿长阐释为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化身,而忽略了鲁迅内心的冲突与紧张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lt;阿长与&;lt;山海经&;gt;&;gt;选自鲁迅的&;lt;朝花夕拾&;gt;.该书共收回忆性散文10篇,均作于1926年.各篇在北京&;lt;莽原&;gt;半月刊陆续发表时,副题作&;lt;旧事重提&;gt;,依次是&;lt;狗&;#183;猫&;#183;鼠&;gt;&;lt;阿长与&;lt;山海经&;gt;&;gt;&;lt;二十四孝图&;gt;&;lt;五猖会&;gt;&;lt;无常&;gt;&;l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t;&;lt;父亲的病&;gt;&;lt;琐记&;gt;&;lt;藤野先生&;gt;&;lt;范爱农&;gt;.鲁迅当时可能设想日后出书就以&;lt;旧事重提&;gt;为书名,也符合以回忆往事为主要内容的实际.但&;lt;旧事重提&;gt;终究显得直白,因此在1927年5月间编集准备出版时,改名为&;lt;朝花夕拾&;gt;.……  相似文献   

6.
《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单元)是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叙了长妈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卑微的地位、一些不好的习惯、外形特征、背地里说人长短、懂得许多烦琐的礼节等令鲁迅厌烦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叙说无疑是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作铺挚、做衬托,以写出阿长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表达了我由憎恶、讨厌到最后极为感激的情怀,写出了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但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的一点是——文中三次出现的关于《山海经》内容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谈《朝花夕拾》景山《朝花夕拾》10篇均写于1926年,从3月到11月。最初在北京《莽原》半月刊陆续发表时,副题作《旧事重提》,依次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  相似文献   

8.
【我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该书以写人为主的三篇散文中的一篇(另两篇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藤野先生》记的是老师,《范爱农》记的是朋友,而《阿长与<山海经>》记的则是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对于阿长给自己买来《山海经》,鲁迅当时只道是寻常,有得到《山海经》的欣喜和欢愉,有对阿长的感激之情。而多年之后追忆那份逝去的爱,鲁迅更是感到了这位没有任何文化、没有任何地位的"阿长"对自己的那份浓浓的爱意,从而在字里行间也汩汩流淌出了对阿长的绵绵敬意。  相似文献   

9.
不知道别的读者读《阿长与〈山海经〉》是怎样的感受,我每次读这篇文章,读到结尾那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时,心里总有一种被猛烈地突然震撼的感觉,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读全文时,并没有感到阿长是怎样的不凡,何至于作者要在结尾发出如此深沉浓郁的感叹;一方面是这样充满浓烈情感的句子,在一向以冷峻而著称的鲁迅先生的笔下,并不多见。二者合在一起,总使我在读完全文后,忍不住要重新翻一翻,总觉得在字里行间,有着某种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所谓朝花夕拾,乃是人在…  相似文献   

10.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通过叙述童年时与阿长有关七件事情,展现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起伏的同时,也展现出阿长平凡却伟大,朴实与善良的鲜明人物形象。在回忆性散文特有的双重叙事视角下,展现出童年鲁迅的单纯天真与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恩怀念。两个鲁迅的跨时空相遇,将阿长的人物形象勾勒得更加真实、丰满,交织出阿长温暖的人性光辉,同时折射出鲁迅感激、怀念、怜悯、自责等多元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我们对《社戏》有两重困惑,一是它的内容和风格很像一篇回忆性散文,但它的体裁却是小说,那它的哪些部分是虚构的?二是这篇文章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一样被收入《朝花夕拾》的话完全不违和,即使作为小说,似乎也应该被收在《彷徨》中,它怎么会被鲁迅选入《呐喊》?  相似文献   

12.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我”与长妈妈一起生活的一段经历.以自己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达“我”对长妈妈无限的怀念与同情之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解读】《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大多是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温馨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是作者难得的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的再现,也是最纯美,最令人回味的情感的记录。《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笔调最为温情的一篇。淳朴的爱、真实的情、温馨的文字汇成了一股涓涓溪流,流淌到每一位读者的心田,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追随鲁迅...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对《背影》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经典散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何为铺垫、铺垫有何作用、铺垫的常见形式。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尝试运用铺垫写法。何为铺垫从题目就能看出两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关于“背影”“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朱自清在散文的开头提到“父亲的背影”,然后用近600字写其他内容,真正写“背影的故事”与末段对“背影”的追忆加起来不过700字;鲁迅用不到1200字写“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之前却用2000字写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历来就被人们广为传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更是将其作为开篇之作。作为叙事散文,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并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     
鲁迅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情思隽永的名作,作者用无比温情的笔调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深敬意。作者一开始并不喜欢长妈妈,而当长妈妈给他买到一直想得到而得不到的《山海经》的时候,作者大喜过望,如获至宝。感激的心情油然而生,突然间觉得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了。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为理念,以《故乡》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情感,走近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为理念,以《故乡》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情感,走近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9.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是其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文本,它不仅记载了鲁迅的探索足迹,而且记述了鲁迅复杂的心态与幽深的情感历程。这部文集凝聚着鲁迅深沉的爱,是鲁迅“爱”的心灵史上的路碑。《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无常》、《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篇目都是鲁迅情与爱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散文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双重特点。就散文的真实性来说,阅读写人叙事类的散文,应该从昔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双重视角切入。据此可以发现,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我”的态度始终没有变化,但是对阿长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写她的优点、缺点以及自己对她不满、敬意转为认为她是真正的“人”而对她忏悔、同情和祈愿。就散文的文学性来说,鲁迅采用了忠实于记忆和有意去改编两种书写策略。其中有意去改编采用了强化(阿长与《山海经》)、削弱(阿长的死)和遗忘(阿长买、送《山海经》的时间)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