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示感激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春节期间,亲戚从乡下来,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送给了我。它装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看起来有点像药店里卖的野山参。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不清楚。由于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地把它泡在了一瓶酒里。有一天,先生的几位朋友来了,在喝了两瓶五粮液后,听说还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决意要尝一尝,于是那酒被拿了出来。就在他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一个小…  相似文献   

2.
①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示感激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②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阅读材料干什么用的,我不清楚,由于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地把它泡在一瓶洋河酒里。③有一天,先生的几位朋友听说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决意要尝一尝。就在他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奇迹出现了,泡在酒里的沙漠蒲公英发芽了,并且在芽的中间,还开了一簇类似于小花的东西。④他们拿着酒瓶轮…  相似文献   

3.
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示感激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不清楚。由于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地把它泡在一瓶洋河酒里。  相似文献   

4.
空瓶换酒是厂家为促销而采用的一种销售策略,它被抽象为数学题,常在竞赛题中出现.如果我买了n瓶啤酒,商家规定m个空瓶又可以换得一瓶啤酒,问我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是空瓶换酒类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先看n=10,m=3的特殊情况.10瓶啤酒喝光后可得到10个空酒瓶,用它们可换取3瓶酒,还剩了1个空瓶.把酒喝完后又得到4个空瓶,再换一瓶酒,还剩余1个空瓶,喝完酒后总共有2个空瓶.实际上我已喝了10 3 1=14瓶啤酒.这就是最多的啤酒数吗?不是的,我还可以用最后剩下的那两个空瓶再换一瓶酒喝.我先向别人,如老板,借一个空瓶,凑足3个空瓶后按规定就能换到一瓶酒了,把换得的酒喝光后,我把空瓶还给那人即可.因此我最多可喝到15瓶酒.  相似文献   

5.
情系父母     
妈妈,我想对您说妈妈,我那双漂亮的皮鞋,真是舅舅寄给我的吗?它虽然很漂亮,但肥了,大了,我穿着不舒服,我爱那双穿了很久的布鞋,因为穿着它合脚舒适,而您却偏叫我脱给了姐姐。妈妈您刚才从院子里赶鸡回来,以为您碗里喷香的豆子是我倒给你的,说我懂事。其实,那是我倒给姐姐的,我知道您疼我,想把好吃的给我,可姐姐碗里没有呀!我倒给她,她没吃而倒往您的碗里了。妈妈,如果您知道了那豆子确实不是我倒的,您也许要说我不懂事了。  相似文献   

6.
一天,妈妈对我说:“胜胜,去买根甘蔗吃吧。”我高兴极了,到小店买了一根粗甘蔗回来。妈妈看了看,说:“你怎么买这种甘蔗呢?看,这甘蔗根部那截太短了。”我迷惑不解地问:“有什么区别啊?”妈妈说:“甘蔗的根部更甜些。”我想,这是为什么呀?姐姐走过来,说:“我们做个小实验,解决你心中的疑问吧!”她拿出一个杯子,一包砂糖,一瓶开水。“先把杯子里灌一些热开水,再把糖放进去。对了,不要搅拌。”过了5分钟,姐姐要我慢慢喝糖水,我发现越喝到下面越甜。“好,你看看杯子里有什么?”姐姐说。我看到杯底都是些没有溶解的糖。姐姐说:“甘蔗吃到根部,也…  相似文献   

7.
酒醉小狗     
暑假里,我和妈妈回外婆家.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我看天气很好,便带着小狗咪咪去姐姐家玩。我和姐姐玩了一会儿,姐姐的眼睛盯着大舅的酒,好像想到了什么,我问:“飞姐,你老盯着酒干嘛?”飞姐神秘地说:“欣波,你说狗喝了酒会怎么样?”我摇摇头,说:“不知道。”飞姐说:“那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豌豆花开的季节。那紫红的别致的花,那葱绿脆嫩的茎,那甜甜的诱人的香气,把我带到了童年岁月。"豌豆花,红咧咧,我去村东迎姐姐,姐姐穿着一身红,欢迎欢迎真欢迎。"童年的歌谣在耳边回响。意象中一位出嫁不久的婀娜俊俏的年轻女子,穿着一身火红的衣服,走在回娘家的路上,走到开满豌豆花香的村口,臂弯里挎着盛满各色面食的小篮子,那轻快的身姿,那幸福的笑容,令我——一位懵懂的乡村小姑娘心里充满隐隐的企盼,尤其是那做成各种形状的面食更撩逗着我的心何时我也成为一位幸福漂亮的  相似文献   

9.
艰难的酒事     
我们一家都没有能喝酒的人,等我结了婚,生了孩子,家里还是没有人能喝.这么说吧,在我们家,即使是大年三十,餐桌上也见不到酒.有一年的除夕,我对我的父亲说,我们也喝一点吧.老父亲豪情勃发,说,那就开一瓶.我们真的喝上了.一瓶酒我们俩当然喝不完,喝不完那就放下.一眨眼,第二年的除夕又来了.我想起来了,去年的那瓶酒还在呢,于是...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护身符——一个翡翠的弥勒佛。你瞧,它眯着眼睛张开嘴哈哈大笑着,仿佛永远没有烦恼,那圆鼓鼓的肚子里好像装满了幸福与快乐。这护身符是姐姐在临上大学时送给我的。和姐姐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的,可快乐的日子又是短暂的,转眼,姐姐考上了大学,要去北京了,我们要分别一段日子。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姐姐将她这个十分心爱的天天不离身的弥勒佛送给了我。分别的日子是难熬的。没有了姐姐,我的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于是,我时常拿出姐姐送我的护身符看一看。看到了它,我仿佛就看到了姐姐的身影;看到了它,仿佛就看到了我与姐姐那快乐生活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那年除夕     
往事如酒。每每逢年过节,总忍不住把那越陈越香的如酒往事忆起来细细斟酌品尝。 那是1972年的除夕,因为大旱,国家照顾的两斤指标肉就成了我家惟一的过年的象征。 木屋里,父母、姐姐和我围坐在火坑的周围忙活着。母亲不时往火坑里加柴,把三脚支架上锅子里的猪肉炒得“吱吱”直响;翻年才  相似文献   

12.
冬天的发现     
天气越来越冷了,我穿着温暖的羽绒服在窗边玩。哇,我突然发现我家厨房外墙上的下水管成了“冰冻水管”——管子四周都是冰。啊,气温已经下降到0℃以下了。可是,我家窗台上放着的一碟酱油为什么没有结冰,而下水道水管却结了冰?我问妈妈,妈妈说是因为下水道里流的是冷水。我将信将疑。到了中午,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爸爸对我说:“孩子,去拿一瓶白酒,冬天喝一点暖和暖和身子。”我拿来一瓶酒,发现它也没有结冰。我又问爸爸,爸爸告诉我:“也许酒里含酒精较多,所以酒不结冰。”我听了仍是将信将疑,而且心里的疑团也越来越大。下午,我决定做一个…  相似文献   

13.
姐姐的生日到了,她的朋友送给她好多漂亮的花。姹紫嫣红的花儿,芬芳诱人的花香,让我禁不住向姐姐讨要了几枝玫瑰,插在花瓶里养了起来。可没过几天,这些花像得了病似的,耷拉着脑袋,一点精神也没有。可令人奇怪的是,姐姐养的花还是那么生机勃勃。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姐姐给花儿加了肥料?好奇心促使我要好好探究其中的秘密。我把姐姐的花从瓶里拿出来,仔细观察瓶里的水,清澈明亮,再蘸点水闻闻,没什么异味,再用手指感觉一下,没有滑腻感。看来,不像是用了什么肥料。看看我养花的瓶子,水有些浑浊,花枝底端有些腐烂了,摸上去滑滑的。猛然间,我的…  相似文献   

14.
乖乖,先喝杯水解解渴!怎么回事?喝水都会醉!糟糕,我搞错了!喝吧,现在是茶水!咕咕……咦?果然是茶水,这杯子真神奇!哈哈!这是我发明的水晶杯!摇晃一下,水就变成酒;摇晃两下,水就变成茶;摇晃三下,水就变成感冒冲剂!林老师,请喝水。这茶真好喝!我的嗓子不痛啦!快喝吧,它能治感冒。我的感冒好啦!真神奇!小鬼,快把钱交出来!我没有钱,只有这个能把水变成酒的杯子。这杯子真把水变成酒?哈,醉倒啦!看你还嚣张!不信你喝一口,保证是正宗的茅台酒。《丁奇和天才教授系列故事》第五集——神奇的水晶杯$剪刀妹妹工作室 $玩具工作室~~…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说不完的傻事,我也不例外。六岁那年的夏天,一天下午,太阳火辣辣的。我和姐姐在院子里玩橡皮筋,玩了好久,我俩满头大汗,口渴极了。来到水壶边,一摸,滚烫滚烫的,我和姐姐不由得吐吐舌头。这水可真会捉弄人呀!“咱俩比一比,看谁先能把开水变成冷茶。”姐姐高兴地叫着。我思忖了一会儿,便说:“好哇!”说完,我和姐姐每人各灌了一瓶热水。姐姐把整个矿泉水瓶放进冷水里。我在一旁看着,暗暗发笑,心想:你这么做,怎么能赢得了我呢?我的方法可比你好多了,这回我赢定了。想着想着,我便走进房间,打开大衣柜,翻出被子,然后把矿泉水瓶塞…  相似文献   

16.
法国南部的波尔多以盛产葡萄酒而闻名。一天夜里,在波尔多市内一家餐馆里,发生了一起毒杀案。A、B、C三个男子围坐在一张餐桌前,一边喝着葡萄酒一边用餐。席间,C突然中毒死亡。毒是放在葡萄酒里的。可奇怪的是那瓶葡萄酒是席间A要来的,大家都看着招待员拿来一瓶酒并当着面打开瓶盖的。然后A把酒瓶接过来,按B、C、A的顺序在每个杯子里又倒满了酒。也就是说,C是第二个倒的。结果C刚喝完就被毒死了。罪犯是A。问题提示:同是一瓶酒,三个杯子又倒的同样多的酒,为什么只有C的杯子里有毒呢?(答案下期揭晓)和上期一样,赶紧把你本期的答案寄过…  相似文献   

17.
隋国祥 《山东教育》2003,(26):16-16
有一次跟学生交谈,一名学生讲了个“巧卖酒瓶”的故事。那天门外来了个收酒瓶的,妈妈让他拿了些出去卖。收瓶人检查了瓶子,数清了数目。其中一个瓶口破损了点,给剔了出来,他又拿回了家。妈妈见状,赶忙又找出几个,连同退回的那个一块儿拿出来。趁收瓶人没注意,悄悄放进了已数过的瓶堆中。最后付钱时,妈妈告诉人家:少数了一个。收瓶人当然不信,他妈妈要求重数一遍———果然少数了一个。于是如数付了钱。这名学生最后说:“看来干什么都需要动脑筋!”听完学生的话,我感慨很深。想起了在学校里的一幕幕情景:许多时候当学生做了什么错事,老师询问…  相似文献   

18.
<正>禅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略加沉思后说:"那要看在谁的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两碗米饭出来了,那就值两块钱;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泡一泡,分成七八堆,包成粽子,那就值七八块钱;要是到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发酵、蒸馏,酿成一瓶酒,有可能值上百块钱。"所以同样是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会因人而异,关键取决于如何处理。其实,我们的课堂也是这样,同样  相似文献   

19.
酒鬼的伎俩     
主人设置了一个隔成9格的正方形酒框,中间那格为了摆空酒瓶,所以没有摆酒,角落的4个格子里各摆9瓶酒,四周的中央各摆11瓶酒,合起来总共有80瓶,同时正方形每边各有29瓶酒,如图所示。酒鬼发现主人在清点瓶数时,只是数一数正方形各边是不是29瓶而已,因此酒鬼偷了4瓶酒,然后将其余的酒排成每边29瓶。主人来检查时,按照以往的方式数了几遍,发现每边仍然是29瓶,主人以为酒鬼只是把酒瓶的位置稍作变更,并不在意。酒鬼见主人如此粗心大意,又悄悄地偷了4瓶,把剩余的酒瓶排成每边29瓶,酒鬼照这样的方法共偷了5次…  相似文献   

20.
一天,姐姐奉舅舅之命,去买啤酒.她买了一瓶"金苦瓜"回来后,舅舅问她多少钱."3块!""啊,3块钱?那我买的时候怎么只要2块5呢?是一个牌子的呀!"舅舅很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