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程标准之所以强调‘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就是希望学生的语言是符合语言具体运用情境的,是含有个体的个人理解与体验在内的。或许,每个使用语言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个体语言经验’,但语文课程所指的‘个体语言经验’应当更自觉,更理性,更有意识。”[1]不难看出,“个体语言经验”是一个人语言实践的产物,是一个人在语言实践中主观语感表现和客观语理把握的综合,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朗读、会话、演讲、  相似文献   

2.
拉加姆扎托夫【前苏联】曾这样强调自己:“如果我语言明天会泯灭,那我就心甘情愿死今天。”杜甫亦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著名诗人贾岛也曾因将“推”改为“敲”,而留下一段“推敲”的佳话。他们对语言的探讨执着可谓“感天动地”。因而那些刚刚迈人文学殿堂的莘莘学子,更应该在语言的探索、锤炼方面多努力,  相似文献   

3.
吴世昌是一位文史通才,其学术思想可从“质疑师说”的新锐思想,“词辩”中的以声出情、以情圆境、以义设境、以音证境,“评判”的当代意义,“新论”中的极富个性与创建,“立场”的真实而非媚俗上滋生的丰富性等中去考察。其学术方法又拟可分为“基础甄别的科学选择性”、“多层分析的深入连贯性”、“多元询问的主动碰撞性”,并可从中找到闪光点。其学术意义在于不被尘世俗土所埋的精神境界,是学术界中升华的人性,是学术工作者个体在更大更崇高的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自觉顺位,是发前人所未发之所见,是扬弃人性之私的一种超越后的生命新基点,是使我们最终看到了人性——追求——价值的一个直观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校努力实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努力实践“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体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又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但我们发现,我们学校课堂教学中也还普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共性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重复作业多,  相似文献   

5.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作过“有教无类”的教诲,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也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在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挺着胸膛做人”。可见,全体性原则并非素质教育的专利,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观的共同基点之一。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已基本形成了社会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普遍现象:如有的教师只关爱那些发展水平较好的学生,而不关注那些智力发展较慢的低差生:对那些平时表现出色的学生表扬多、批评少,对那些“小顽皮”、“小淘气”批评多、表扬少:对那些老实…  相似文献   

6.
朱兆斌 《教育艺术》2005,(11):40-42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心理实验证明:某次智商测试结果,可能使老师放弃了通过平时观察得到的判断,并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对智商测试“成绩好”(事实上不一定好)的孩子期望高关注多态度好,对智商测试“成绩差”(事实未必如此)的孩子期望低关注少态度差,乃至放弃努力。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被学生感知后又进而影响学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个体道德的塑造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具有其内在生成逻辑,道德教育亦遵循此逻辑。纪律乃伊始环节,倚靠纪律助力人性之善生发,借以纪律打牢道德教育根基,籍由纪律催发规则意识形成。觉悟乃中间环节,规则乃觉悟之“法门”,觉悟驱动个体道德由“缄默”至“豁然”。自觉即个体道德的理想境界,需要在觉悟中发展自觉,在实践中锤炼自觉,在慎独中享受自觉。道德教育应遵循纪律到觉悟再到自觉的过程,提升德育实效性,完善个体发展,由此道德的发展达到了理想的境界,道德教育的推进也就达到了既定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众心理”教学法一得“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之一,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尽可能与多数成员在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心理过程。其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在未成熟的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9.
<正>“少即是多”是由建筑大师密斯提出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这个理念从建筑设计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并且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如果用这一理念指导数学习题教学,则与“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价值诉求相一致,即让学生练得少,却学得深、学得广、学得多。在这里,“少”指的是习题的数量少,这样的“少”是学生期待的“少”;“多”指的是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多的类比联想、更完善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地体现着人的本质的部分,是人性之精华所在”(P15—34),是人发展的动力。教师个体发展要达到专业化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为此,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有三种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反思性实践方式和成长性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刚 《教书育人》2001,(21):20-20
一、重“少”轻“多”。不少老师在公开课上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陷入应试教育的讲授法中。有时多以录音或学生动口来代替老师讲解,由于缺乏老师用语言开导,单凭学生自主探索实在难以解决很多难题。如此一来,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多,动耳听老师讲话则太少了。该误区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实际上前者的“讲”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后者的“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区别不在于课堂“讲”的多少,而在于“讲”的目的不同。所以,引导性语言、开启智力和思维的语言、提高能力的语言应该多“讲”,…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建立新的学生观,而新的学生观需要对人有更全面的理解。本文从人性假设所包含的四个维度出发来探讨韩非子教育思想的人性假设,认为韩非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提出了一个“法治人”的假设,这种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以利为基础的,而对利的理性把握惟有法治;人原有经验是自利之“自为心”;教育中人获得最大价值是在法治前提下自利之“自为心”的满足;教育中人的最大需要是法治对个体的规范,个体是被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这种人性假设的分析,来反思基础教育的学生观,希望对新学生观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持这样的观点,对学生的习作,我总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学生对习作也总是充满着乐趣,习作中也不乏有充满个性,焕发生命光彩的语言。以下即是本人从学生习作中撷取的极具个性化,富有生命光彩的语言,归纳起来可分四类:1郾活用词语、借用典故,引用俗语的。如:①抬腿一脚,“叭”的一声,乒乓球气绝身亡。(活用词语,形…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告诉我们,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有关的“场”来实现,如电场中电子的运动既是。这里借用一下,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借助“语言场”来实现。这个“语言场”即群体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和谐关系与良好氛围。在这个群体语言环境中,每个个体(学生)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随时随地汲取语言。由这样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群体,必须见多识广,有相当  相似文献   

15.
所谓“独特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注、人性关爱,是理解的宽容。换句话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并认真对待来自学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吸取文本的人文内涵、体味其思想感情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应是“语文”本身,而不是“关于语文”的那些东西。检验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看三条:一是全体学生是否能够熟读(乃至背诵)课文;二是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的字词句;三是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犯错、犯罪等越轨现象正在不断发生并呈上升势头。当人们提及这一问题时,通常涉及到的是那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问题少年、问题青年们以及他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问题行为。也因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研究那些“坏孩子”、“坏学生”,而对同样出现越轨行为的“好学生”却缺少更多的了解以及相应的认识。而事实上,“好学生”的身心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并且需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杜绝。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开展的留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主要有“政府搭台”、“社会组织搭台”、“高校搭台”和“学生搭台”四种类型,但这四种社会实践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充实,而文化内涵不足;当代事务多,历史文化少;专题形式多,但覆盖面不够;条块分割,缺乏联系.开展积极有效的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语言教育和国家宣传的双重意义,因而我们需要努力构建系统、科学和可持续的留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材施教在古代的演进,主要从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从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到总结其发展阶段中的共性,从依据学生的才性到解放其才性等,但处于经验、思辨的水平;现当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拓展和加深了对“材”和“教”的认识,但也流失了一些精神质素。这一教育命题的逐步演进与完善,离不开人们力求使教育符合人性自身规律的努力。当前存在的问题亦昭示着它未来的研究应向人性回归,使教育始终饱含着人道情怀。  相似文献   

20.
一、从摒弃课堂“像不像”的评价语言突破。平常我们总会听到学生这么评价自己的画:“老师,我画得像不像?”“我的画画得真像!”“跟老师的差不多了!”老师往往也会用栩栩如生来形容画的水平。其实,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完全不合理的。“像不像”,那它肯定有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而这个样板就是老师课堂中所带来的示范画。这种标准之下的学生,永远只会依葫芦画瓢。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学生已丢了自己的个性,学生自己不敢再有打破常规的做法。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造”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创造”呢?更何况艺术的创造并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况且,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准、更符合他们实际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评价他们的绘画或手工等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