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代相传     
在我的橱窗里,珍藏着20年来的《小学生语文学习》。我看着它诞生、成长、发展……每次阅读,都给我以欢喜和启迪,它是我教学上的良师益友。我把它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太棒了!我有了一位帮我轻松学语文的好朋友。”我把它介绍给家长,家长说:“太好了!我有了一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20年过去了,我们的橱窗里,依然珍藏着《小学生语文学习》。不同的是,我和家长成了爷爷、奶奶,学生成了爸爸、妈妈;相同的是,我们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传给了儿子、孙子……它像火炬,在我们中间代代相传,熠熠生辉。谨献《小学生语文学习》创刊20周年。代代…  相似文献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4.
家访的体会     
一个人的成长,要靠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靠三者的紧密配合。作为教师,在做好校内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家访,加强学校同学生家长的联系,非常必要,很有意义。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一些小学生的家庭,颇有收获。一、通过家访,我从一个侧面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地位。我每到一个家庭,几乎家长们都这么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我的孩子全交给你们了。”一天晚上,我到一个学生家中,  相似文献   

5.
从家书开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个有秩序的家庭都有严谨的规矩,每一位有责任心且富有智慧的家长都会机智而真诚地教育孩子。当这些家长把他们的教育过程与心路历  相似文献   

6.
一、家庭互助组的主要形式1以某一家长为中心班级中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而且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可以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带动其他家长。如我园中班一位孩子的妈妈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平时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并能提出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邀请她参与组织家园共育活动,并与部分家长组成家庭互助组。在组织一些家园共同参与的活动时,她能及时将其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并结合教育目标调整活动内容。可以说,这样的家长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2以某一教师为…  相似文献   

7.
<正>和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舒畅的心境;细雨,大自然给人们营造了清纯的天地。教育也应当如和风细雨般渗透到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一、开发家长资源,润泽童心1.魅力家长走进课堂,拓展教学外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家长的教育资源却是广泛的,他们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邀请有代表性的家长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上课,讲他们  相似文献   

8.
入园之后,幼儿园将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环境,但家庭仍每时每刻对孩子发挥着教育功能。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缺一不可。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一位好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努力做一位好家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1 1>2。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家长是好家长呢?我就这个问题与小小班的老师、家长进行了对话交流。不难看出,家长和教师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对方的要求会产生一些冲突,但冲突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更好的合作。第一碰明明妈妈:好老师要有爱心我们小区有一所幼儿园,生宝宝之前我想:“这…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作为班主任,我在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大尊敬家长,嫌家长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的“新潮流”。有个别学生还以能顶撞家长为荣,以此炫耀自己的本事。一位家长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进步,这是让我们家长欣慰的。但他在家里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瞧不起父母,常对我们发脾气、顶嘴,闹得家庭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问一位母亲或父亲,“生活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你最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孩子的教育”。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残酷激烈,使现代家长们意识到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但是,家长是否了解自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生态环境呢?1998年底,深圳某教育课题组在对近15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孩子的教育在家庭的各项决策中处于优先地位;家庭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12.
一、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密不可分。家长是教师的助手.家庭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开学初.班上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关系不和离家出走也给我敲响了警钟,班级管理不但只面对学生,而且要面对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等: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掌握知识拥有智慧21世纪刚刚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教育:必要的乌托邦”,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新的教育理念呢? 一个人只有对自然、社会及人文三方面都有广泛综合的知识,才能具有完美的常识,成为有头脑与处世能力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开阔的胸襟,富有创造精神,过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这就是当今世界许多教育家和科学家所提倡的通才教育。而通才教育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家庭的配合。一个人的成长和家庭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通才教育更需要家庭长时间的打磨和浸润。我们的知识版块就是为家庭的通才教育所设,希望家长在开阔自己的同时,把其中的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的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这一期,我们请了一位学者、一位大学学生处工作者、一位大学生和一位家长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通才教育,它会给您一些启发和思考。我们还将陆续将风靡世界的成功学,和青少年成长密不可分的心理学,作些简单的介绍,让我们一同努力建构科学常识,丰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4.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所学校,就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让家长满意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也就满意了。虽然说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为了给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是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我一回家,妈妈就要叫我拉琴。”“我回家爸爸要我先做算术再写字。”“我英语读不好,就不能搭积木。”……小朋友常常对我这样说。我调查了36个小朋友,有32个每天回家都有家庭作业等着他们完成。他们希望回家以后能和隔壁的小朋友一起玩玩,但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家长的“前途教育”占据了,他们应该拥有的那份与同伴玩耍的权利被爸爸妈妈的“苦心”给夺走了!在不少家庭中,智育已成为家长对孩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7.
5年规划:为了90%的家长──致校长和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校长和家长:你们好!请允许我向您提供两组数据: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做过一次“家庭青春期教育”问卷调查,发现5747位中学生家长平均得分都不及格。半数以上家长填不出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填不出女儿...  相似文献   

18.
一位幼儿家长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幼儿园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与合作”,现在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教育孩子学会关心还好办,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合作呢?让我们听听方老师怎么说。学会合作——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时间不短了,常常有手不释卷的感觉。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和心境在书里都有涉及。它让我盲目的教育之路逐渐清晰。每一位家长内心都充满了对孩子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爱。只是,有时我们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甚至做了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事。我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做个有心的家长很重要。一、用爱心营造家庭氛围我们家是五口人一起生活。同为外地人的我和爱人,自然离不开老人的帮忙,再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生理上没有毛病,养一个孩子并没什么困难;但说到教育一个孩子,那困难可就大多了。每个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如何疼爱?关键就在这里。我生下来的那天,母亲就死了。我自小没享受过母爱。我3岁时家中娶进了一位继母,从此我就受虐待。我童年时最深刻的记忆是挨饿和挨打。后来我发奋读书,目的是想赶快脱离这个家庭,能够自立谋生。这个动力,自然是环境逼出来的。于是我“发现”了一个理论:为了让孩子成才,能够有较强的生活本领,要锻炼孩子有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格,不要太娇惯孩子。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仅是宠爱,简直是溺爱。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稍不顺心,就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