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参与此展事的民间艺人1176名,展出珍贵实物2322件。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其中一些传承人在向观众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独门绝技能否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3.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称“非遗”)日益成为时代强音和全民共识之际,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为此,本刊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相似文献   

5.
恰值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镇江也拉开“镇江展演”序幕,江苏省昆剧院以素有“百戏之祖”称誉的精华版《牡丹亭》唱响其序幕的同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也在镇江博物馆举办,展出的近200幅摄影精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江苏省“非遗”神韵及其保护成果。该活动恰逢中国端午节,主办方因此举办”流淌的记忆·发现镇江,感受生活,第一楼街民间艺术嘉年华”,组织包粽子、织鸭蛋网比赛和剪纸、泥塑、编织及田歌、评话、扬剧、马灯阵舞等民间技艺大比拼活动。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公共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珍视,才能使其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法国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帮助公众树立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在法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14,(7):29-31
2014年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连日来,各地举办多项活动让盯姓走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证的孙丹威女士表示:“《茉莉花》的歌已是世界的歌,现在我们要让‘茉莉花茶’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茶!”  相似文献   

9.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14个“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于农历己丑牛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开始,历时半个月至正月二十九结束。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14,(8):73-78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图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铝录,也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中国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从风泊鸾飘的中国书法,到复杂精细的宣纸制作技艺,再到韵味醇厚的京剧……对于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你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15-15
2014年8月20日,文化部第一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向记者介绍了近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丰富性并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其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日前,以展示“非遗”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13.
冯健  陈文 《中华文化论坛》2009,1(1):138-142
川酒传统酿造技艺作为一项四川民间的传统技艺,它是四川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蕴含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素,通过对该项民间传统技艺的文化遗产因素进行研究和开展的保护工作,可以丰富我们酒文化工作的内容,并对推动四川经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23日,塞浦路斯、加莲、捷克、坦桑尼亚和喀麦隆5个国家的8位驻华使节抵达西安,参加“2014年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陕西省文物局协办。斟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王金华向驻华使节介绍中国文物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充分肯定驻华使节在中外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中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0月21日晚,阵阵掌声。声声欢呼,张张笑脸……这是中国扬州木偶剧团在布鲁塞尔告别演出的“果实”。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重要的交流活动,中国扬州木偶剧团先后在那幕尔、布鲁塞尔等比利时多个城市献艺,以中国传统木偶表演、绝技绝活表演和人偶同台表演结合的方式,向比利时观众展示扬州木偶传统艺术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17.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3):93-96
中德总理见证两国博物馆签署展览协议;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亮相;法国里昂灯光节现当代艺术作品;国家级重点美术馆将评选;中美文化遗产交流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2012年,老大兴鱼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简述老大兴园鱼制作技艺的产生及其百余年的艰辛传承,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武汉老大兴园鱼制作技艺的关注,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延续之命脉——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国以“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题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无独有偶,在国内持续的“遗产热”中,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制作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很大比例的长达6小时的节目,并在当天重复播放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热点话题成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亮点,中央电视台还将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和古琴再度重点介绍,使观众在回味这两朵艺术奇葩风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教科文组织通过实施“代表作”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  相似文献   

20.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院的实际,择其重点,对德格印经院开展木刻文物印版的鉴定评估和复制、传承主体的保护金印版刻制工艺的抢救、建设“中国藏族雕版印刷博物馆”及其数字空间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