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当今教育大力倡导"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似乎惩罚了学生就极大可能违背教育规范,甚至就是违反教育法,这让教育者在实践工作中陷入一种困境:学生犯了错,到底"罚"还是"不罚"?作为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当今教育需要惩罚.那么,如果要罚,应该怎样罚?要实现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过渡,"只能惩罚,不能体罚"的观点,究竟应该如何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田航 《陕西教育》2007,(10):10-11
初中二年级,学生自然的进入了"青春期",此时的学生最难管——家长忧心,老师头痛。这一时期的学生,既要面对生理上的变化,情绪波动较大,又要对付逐渐加重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即实与虚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堵与导的关系.只有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才能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中有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案例 高小丰,一个曾让老师和家长很头痛的"问题学生",日前被全英排名第四的谢菲尔德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本硕连读"班录取.在成都7中上初中时,由于忘带作业、迟到、上课说小话等问题,高小丰经常受到责骂、罚站、请家长等处罚,这让倔强的他感觉和老师"处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后来索性不做作业、不听讲.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是当前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学校要夯实"五项管理",向课堂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腾出更多时间、空间让学生发展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下学生""差生""学困生""双差生",光埋怨没用,放弃不管不行。这类学生人数不少,按照学校、家庭的职能、教师、家长的职责,对于他们的学业必须十分重视,使之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本文就学业成绩属"中下"的学生问题谈谈认识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用心",即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对思想工作要有耐心;使用学生干部要大胆放心。  相似文献   

8.
职业高中的学生自我接纳意识、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容易冲动,常常会做出违规的举动表现自己.要管理好这类学生,我认为教师要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和自省力,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到"自发"、"自愿"过渡,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自己的"不言"引导学生自我上进的"成蹊",这正是班级管理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校再三强调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稍有逾越,就会被抓典型,因此教师谈"罚"色变,对"罚"字甚为忌惮,畏手畏脚,不敢放手管理学生.哪怕是学生不完成作业、违反纪律等,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也只能听之任之.可想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会太好.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解决不敢管理的问题呢?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磊 《教育》2012,(31):39-40,30
他是我在新学期认识的第一个学生。当时的他,正被班主任罚站在全班的前列,高高的个子在同学们面前显得海拔有些高度。当我看到了他有些窘红的脸,毕竟是刚入学的新生,班主任已把他作为班里的重点关注对象——据说是不服管的"主",刚来就敢顶撞老师。不轻易否定学生当时我在教室外面等着给学生上课,班主任在里面给学生训话。我看到了被班主任叫到学校里来的学生家长。我微笑着和这位家长打招呼,家长却一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孩子越长越大,遇到与孩子同龄的家长,通常彼此张口的第一句话便是问:你家孩子现在在上什么"班"?是啊,在这个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从幼儿园开始,没被家长拎着赶着上过十几种班的,简直就是寥寥无几. 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说要实施"素质教育",一再呼吁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实际上谁也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评语这块"方寸之地",是学生一学期、一学年来成长状况和个性特点的浓缩,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长期以来,评语都是格式化模式,内容空洞,干人一面,学生和家长对它失去了兴趣.要充分发挥评语指导、激励学生的功效,就必须改变"八股式"写法,创新评语的方式和内容."创新评语"必须从学生特点出发,用富有真挚情感、生动活泼的语言,达到激励和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肖丽红 《学子》2013,(6):19
"差生",也就是后进生,广义地说是班级中思想基础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转化这部分"差生",是每位班主任以及任科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郑渊洁。小学教育是关键,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地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善于把"差生"变成不差。老师就要用情感去  相似文献   

16.
芦山地震发生后,不少学校组织了捐款。但很多家长发现,爱心捐款"变了味儿"。捐款成了"爱心绑架",有老师要求孩子"捐红色的钱";而捐款少,有老师罚学生做3倍作业……(4月26日《大河网》)面对灾难,号召学生向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德,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但是,通过登记、点名谈  相似文献   

17.
解决"问题学生"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问题学生"是一特定概念,有其特定表现."问题学生"的产生有学校外部和内部原因.要辩证看待"问题学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8.
刘颖 《考试周刊》2014,(45):185-186
优秀的班级管理者要让那些劳神费力的学生变成"贴心宝贝"、"闪耀之星",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作者逐步探索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如心灵沟通法、扶持激励法、管大放小法、宽严相济法、粗中有细法、缓急有序法等,得出结论:"问题学生"与"问题班主任"是可以阳光成长、共同进步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逐步使他们能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而当前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的过分关注,家长似乎成了他们学习、生活中一切活动的"双拐",使得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习惯于依赖家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实现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并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权衡利弊,学会取舍,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所"舍弃",做到四"不":不是学生所犯的每个错误都得告知家长,不是学生每次的学科测试成绩都得通报家长,不是每一个课间都需要走进教室,不是每一次出现都得"板着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