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笔者采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以两个部落的"历时"经历和"共时"交融为切入点,从族源传说、民族信仰、音乐形态特征,论证巴尔虎民歌和布里亚特民歌之间的亲缘关系,并通过两个部落民歌的异同,揭示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民歌的内在联系及民歌共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巴尔虎蒙古族长调的传承和发展是许多从事此门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艺术工作者非常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作者尝试着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几点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希望能为巴尔虎蒙古族长调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巴尔虎人在东北地区居住了近300年,他们在东北各驻防地也留下了许多与巴尔虎人有关的地名。探讨东北地区巴尔虎地名的形成和追溯巴尔虎人在东北地区的历史足迹,对研究巴尔虎人的迁徙史和文化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虎蒙古人自十八世纪来一直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和蒙古国的东方省的部分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习俗.巴尔虎蒙古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巴尔虎服饰,不但使草原牧民能够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同时他们的服饰也是巴尔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服饰与其他部族的蒙古人的服饰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视野对巴尔虎蒙古人服饰的款式与材质、巴尔虎服饰中的帽子、方巾、马靴的特点及蕴含的巴尔虎文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现在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另外在蒙古国和俄罗斯也有分布。该文通过对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传说的探讨,论证了天鹅始祖母和巴尔虎代巴特尔作为始祖与巴尔虎蒙古族起源与名称由来的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音乐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教学作为民歌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声乐教学和地方民歌传承工作结合在一起,落实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歌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对各地区各民族民间特色与风土人情的展现。皖南民歌最早起源于安徽地区,皖南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民族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慢赶牛”音乐是皖南民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魅力,集皖南民歌特点于一体。“慢赶牛”的音乐文化特点突出,在新时期的文化交流背景下,加快皖南民歌的音乐传承与保护,确保民歌文化可以持续创新,推动民歌多种形式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瑶族是我国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地域性文化,民族声乐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瑶族民歌,分析了该民族的声乐表现,并且简述了这一文化的传承创新,目的在于推动瑶族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巴尔虎蒙古人过去的旧式婚礼是由父母一手包办,新郎新娘互不认识,甚至有的一次面都没见过。旧式婚礼的一大特点是禁止在同姓氏内部通婚,但不限制在姑舅亲之间的结合。在陈巴尔虎蒙古人的众多礼俗中,传统婚俗是其中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和精彩的一个。本文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陈巴尔虎婚庆风俗。  相似文献   

10.
巢湖流域是巢湖民歌的主要产生、传唱地。巢湖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等。巢湖民歌思想健康、内容丰富、魅力独特,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巢湖民歌艺术手法多样、生动,表现生活面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第一批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根据当下广为传唱和文献记载的巢湖民歌,分析巢湖民歌的类型概况、思想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巢湖民歌研究更加深入,使其能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康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与多元化的特点,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但由于经济的落后,安康民歌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传承和发展安康民歌是当务之急。安康民歌的传承必须从教育抓起,发展必须从创作抓起,以使古老的安康民歌能够焕发出更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察哈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的祭天仪式,是萨满教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先民以此方式来祈祷长生天对本氏族民众的护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祭祀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程序上趋向于简捷。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仍流行于巴尔虎蒙古族民间祭天仪式的由来、传承及祭祀程序等进行分析,以探求其宗教意义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郝烨萌 《科幻画报》2023,(3):279-280
本文以山西左权民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数据背景,探讨了左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通过对民歌的文化内涵、传统特色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左权民歌的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持,从而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探索了大数据与左权民歌传承的深度融合,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搞好黎族民歌传承工作,既要抓好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地方性师资人才为目标,培养地方性、师范性的特色人才,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输送新鲜血液;又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有利条件,加大黎族民歌传承的科学研究力度,深入研究黎族民歌的文化领域、教学领域以及新民歌创作,建立较为健全的黎族民歌教育传承体系架构,让黎族民歌文化得以良性保护、弘扬、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西北民歌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民歌中的奇葩,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花儿这种民歌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花儿听懂花儿,使其能够传承下去,焕发生机,花儿的创新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文化使命,也是传承和发展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6.
陇东民歌是甘肃民歌的"奇葩",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陇东民歌在发展和传承上遭受到了较大的外来音乐文化和其他新的音乐体裁的冲击。2008年,甘肃省将陇东民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传承和发展出台了多种举措,课堂教学无疑是最直观和可行性最强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山西地处华北高原,位于黄河中游,过去生活艰苦且交通不便,高亢激昂的民歌就成为了山西人民交流、宣泄情感的方式之一,也是历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形式愈发多样化,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民歌作为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属文化系统即精神文化范畴。通过繁昌民歌田野调查实践,对繁昌民歌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呈现的民歌进行详实梳理并例证了二者的密切关联。民歌记录历史、承接文化,映射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民俗文化则是民歌传承中重要"物"的载体。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共同发展,才是民歌康健"传承"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徽州民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一方面,保护和传承好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财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也应成为"非遗"保护的核心内容。通过调研访谈,了解现存徽州民歌传承人的基本现状,包括数量、生活状况、传承活动等,肯定传承人在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徽州民歌所面临的传承危机并分析其成因,思考并给出对徽州民歌传承人保护和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歌《猜调》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作品,其自身音乐形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反映了我国民歌流传与加工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性,从而引起很多作曲家的兴趣,他们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不同版本的钢琴曲、合唱曲.这首民歌的传承与再传承过程,体现了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对传统音乐材料的引用与创作技术的多元化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