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的60所技专院校来到厦门参加2009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目前台湾正在研究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以及两岸学历认证的工作,因此如何吸引大陆学生成了台湾技专院校参展的主要目标。本文将从台湾职教的发展优势、学制特点、两岸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大陆学生到台就读学费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两岸能早日实现教育合作,共同促进两岸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熙然 《职教论坛》2001,(12):64-64,63
2000年6月中旬,作者随江苏省职业代表团赴台湾访问考察了一周。从台北到台中、到台南,一路访问考察了许多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两岸专家学者并多次进行了座谈和研讨,彼此得益匪浅。两岸教育界以后相互要多来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这是两岸教育界共同的呼声。一、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1、构建教育立交桥体系。台湾目前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可以进入三类学校学习。一类为普通高中,一类为同级职业学校,还有一类为五年制本科。学生普通高中毕业后,可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就读,也可以进入二年制专科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3.
校园传真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高中生在毕业后直接到祖国大陆念大学。台湾的一些学校为使学生出路更广,也在积极推动两岸高中交换学生。台北市私立名校薇阁高中近日与北京四中达成共识,拟于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实施两校交换学生制度。据悉,这将是两岸高中首次交换学生。台湾学生过去大多前往欧美国家留学,但这两年有许多学生选择毕业后前往祖国大陆继续升学,2002年薇阁高中就有学生前往西安参观访问,2003年该校将有学生前往北京四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进行交流。不久前,上海进才中学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永达学院是台湾南著名的高等技术学院之一。2008年9月,该学院与福建工业学校成立海峡西岸首个由两岸院校联合开办的培训中心。福建省教育厅在之前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意见》,内容涉及招收台湾学生、两岸酝酿学分互认等方面。其中,针对两岸院校最关注的两岸学分学历互认问题也有望在福建率先试点。福建首家闽台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机构星采学苑已经接受了台湾36批、近800多名学子到大陆考证。  相似文献   

5.
俞英 《云南教育》2007,(10Z):3-4
他远涉重洋,成了世界社会学大师伯恩斯坦的学生; 他心怀天下,主动到台湾最贫困的东部做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他代表“草根”。成了台湾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奔走两岸,扮演着大陆和台湾教育文化的传播使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两岸政治环境的改善,台湾当局取消了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学习的禁令。一方面,自2011-2014年台湾方面共招收2886名大陆学生赴台攻读大学学位;同时,数以千计的大陆学者和学生正在台湾进行短期交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台湾高等教育正从国际化向两岸化的转变,探讨他们赴台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对陆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宝岛台湾行     
郝婷 《小学生》2005,(12):11-11
早就听说台湾是人间仙境,是世外桃源,暑假里有机会参加两岸学生“山海洄澜”夏令营,短短十天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台湾靠大陆“发财”近年,海峡两岸经贸互补,对台湾经济转型与继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1997年台湾的经济增长70%以上来自外贸收益.而台湾最大的贸易额来源于两岸贸易。去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为220亿美元,占台湾贸易总值的10%多,较上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等教育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涌 《江苏高教》1997,(5):84-86
台湾高等教育现状述评江涌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祖国大陆不尽相同。了解台湾高等教育现状对于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意义深远。一按照规定,台湾学生均要接受九年制的“国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牵动两岸人心,是中学生关注的热点。中学涉台教育要以尊重史实筑牢两岸互信的社会基础,以同宗同源激活两岸融合的文化基因,以“一个中国”作为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石,以经贸合作夯实两岸双赢的经济基础,促进中学生对台湾问题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发展认同,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台湾问题,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不断厚植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考查,论述了台湾的化氛围,反映了台湾人民渴望两岸统一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去年 ,笔者有幸被中国科技协会推荐 ,作为代表生物学会员单位成为“两岸科学教育交流团”成员之一赴台湾参观访问。此次出访作为去年台湾同行的回访 ,其目的 :一方面是加强两岸科学文化教育的民间交流 ,增进两岸人民的同胞友情 ;另一方面为了共同探索两岸智优学生的发现和培养 ,促进两岸国际中学生奥赛成绩的共同提高 ,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争光。在这次行程中我们访问了台湾最好的 7所中等学校 ,诸如建国高中、北一女中、武陵高中、台中一中、台中女中、嘉义高中、宜兰高中等名校 ,也参观了台湾清华大学、彰化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在这难忘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作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为了反对分裂国家,促进和保证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而不是一部战争法,不是要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与台湾关系法》是一部“和平分离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要维持两岸“和平”。强化两岸“分离”。该法对台湾问题产生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离”(一个中国);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裂”(一中一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在地区分布、产业结构和其他方面的特点,接着分析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对台湾岛内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两岸加入WTO后,在WTO组织框架内,两岸经贸必将进一步发展。一年多来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投资和大陆商品进入台湾做了一定程度的松绑,有利于两岸经贸。但台湾当局至今未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片面限制祖国大陆资金入台,迟迟不实现两岸直接“三通”,阻碍了两岸经贸的发展。两岸经贸,今后要靠两岸企业借助市场机制来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6.
正值北国大地银装素裹,台湾海峡春意融融之时,北京四中艺术团一行40人于2月7日至2月14日对台湾明道中学、薇阁中学、中山女子中学进行了友好交流访问。四中师生们极强的团队意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演出水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好评。这次成功的出访演出,进一步密切了两岸学生的联系,使两岸学生感受到了水乳交融的骨肉亲情。台湾的学校也将组织回访,本刊将继续关注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一、台湾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演变历程1949年以后,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两岸隔绝状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完全中断。1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尝试开展两岸合作交流活动,希望与台湾在学术、文化交流上有所突破,但当时台湾处于政治高度"戒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10日,台湾正式通过了"陆生三法",允许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并正式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两岸高校互动终于打开了一扇门,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台湾大学的名字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使得两岸同胞都表现出共同的心理素质,体现为相互之间的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台湾到大陆高校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培养这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以福建高校台湾学生为例,通过对台湾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加强对台湾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对台湾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教育,优化台湾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学历互认、毕业就业等台湾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增进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秦一丁从北京起飞降落在台湾高雄机场,作为一名大陆赴台湾的交换生,她将在台湾义守大学进行一学期的学习生活。随着两岸交往日益频繁,2009年台湾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正式解禁,部分台湾大学开始招收大陆学生,也许,不久的一天,一些幸运的同学就有可能进入台湾的某所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