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果一个集是二维笛卡尔积,则它一定是以有序偶为元素的集。但以有序偶为元素的集不一定能表示成一个二维笛卡尔积。本文给出了以有序偶为元素的集能够表示成二维笛卡尔积的充要条件,并指出了表示式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笛卡尔积性质给出了可测函数的Lebesgue积分几何意义的一个新证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两个图笛卡尔积的边测地集和边连通测地集,给出了圈与路笛卡尔积的边测地数和边连通测地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讨论的积图是图的笛卡尔积,图的张量积,图的逻辑积和图的强直积四种积图.证明了:①如果G1和G2都是连通图,则积图中笛卡尔积,逻辑积和强直积都是道路正图.②图的张量积是道路正图的是图G1和G2是一个连通图,G1[或G2]有一个奇圈,且max{λ1μ1,λnμm}≥2,其中λ1和λn[或μ1和μm]分别是图G1或G2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相似文献   

5.
赵坚 《当代电大》2004,(11):87-89
(1)理解集合的概念,熟练掌握有关的运算。(2)理解笛卡尔积,二元关系,运算关系等概念,理解映射、满射、单射、双射等概念,理解有关定理,掌握有关的例题。(3)理解等价关系及序关系,了解商集的概念,知道良序集;理解有关定理,掌握有关的例题。(4)了解等势、基数等概念,知道Bernstein定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讨论的积图是图的笛卡尔积G1×G2,目的张量积G1∧AG;,图的逻辑积G2G1和图的强直积G1·G2四种积图。证明了:(1)如果G1和G2都是连通图,则积图中笛卡尔积,逻辑积和强直积都是道路正图。(2)图的张量积G1∧G2是道路正图的是图G1和G2是一个连通图,G1或G2有一个奇圈,且其中λ1和λn分别是图G1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μ1和μm分别是图G2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所讨论的积图是图的笛卡尔积 G1×G2,图的张量积 G1∧G2,图的逻辑积 G2G1和图的强直积 G1· G2四种积图。证明了: (1)如果 G1和 G2都是连通图,则积图中笛卡尔积,逻辑积和强直积都是道路正图。 (2)图的张量积 G1 ∧G2是道路正图的是图 G1和 G2是一个连通图,G1或 G2有一个奇圈,且其中λ1和λ 分别是图G1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μ1和μm分别是图G2的最大和最小特征值  相似文献   

8.
关系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离散数学中以笛卡尔积的子集作为关系的定义,概念相当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关系的概念,通过从具体实例到抽象模型的演绎过程来讲解关系,对关系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简单图的笛卡尔积图的无圈边染色及最小色数(标记为'a(G))的问题,利用图分解、构造染色等方法给出了G×H,4G×C4,T1×T2×…×Tn,Qn等笛卡尔积图的无圈边色数.  相似文献   

10.
两个图G1和G2的笛卡尔积图G1×G2定义为如下的图:V(G1×G2)=V(G1)×V(G2),E(G1×G2)={(u1,u2)(v1,v2)|u1=v1且u2v2∈E(G2),或者u2=v2且u1v1∈E(G1)}.图的交叉数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拓扑参数,而确定图的交叉数是一个完全胛一问题.本文确定了若干树Tn(n≤4)与圈Cm的笛卡尔积图的交叉数.  相似文献   

11.
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彻底摧毁了哲学上的独断论,完成了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奠基,开辟了哲学的新时代。而且认识在转向人自身后对社会现实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笛卡尔构建的认识论新哲学又不免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弊端。康德敏锐地认识到必须对笛卡尔哲学进行反思和重建。而这一对笛卡尔哲学的反思和重建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作,开启了哲学又一崭新的时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反思和重建活动中体现了哲学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的本性以及因此而不断前进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Forum paper I examine how Orlander and Wickman represent Descartes philosophy, noting that while it might be tempting to apply one facet of a philosopher’s argument, such as Descartes separation of mind and body, by doing that we do not cap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inking. I propose the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can assist researchers to move beyond simple dichotomies.  相似文献   

13.
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充分发挥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应全面深入挖掘数学史中对数学课程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科学与文化要素,并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以笛卡尔数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为素材,制订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解析几何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基于笛卡尔数学思想,可制订如下具体的教学策略:(1)整体文化驱动;(2)核心概念统领;(3)思想结构分拆整合;(4)双向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迪卡尔乘积,定义了双论域上的一般关系及其迪卡尔乘积多数包含关系,提出了一般关系下的双论域变精度粗糙集模型,这是对一般关系下的双论域粗糙集模型的推广;最后讨论了与该模型相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感觉无法判断事件的本质,表面的直观反映具有欺骗性,由此笛卡尔提出一种普遍怀疑论,认为一切皆可怀疑,而怀疑本身并不是他的目的,而是通过怀疑去寻找一种无法怀疑的东西,笛卡尔认为无法怀疑的是作为思想主体的“我”。在微信中多元的分享世界中,作为主体的人,想要去寻找一种自我的存在感,便要去寻找一种工具,微信后的时代,人们用发微信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微信工具的所在,给现代人一个便捷的渠道去肯定自己,引起他人的关注,从而证明自我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存在证明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批评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始终坚持的是唯理主义的传统思想,尤其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和洪堡特的语言使用的创造性论述更是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政治学研究的来源。因此,本文探讨乔姆斯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洪堡特思想,以及其唯理主义的思想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笛卡尔和胡塞尔都追求哲学的确定性。笛氏用普遍怀疑找到了“我”这一精神实体,并借助于直观和演绎建立了他的体系;而胡氏则用“先验还原”找到了“先验主体”,用本质还原的办法找出了确定性的严格条件。然而,两种努力均未能完全奏效,确定性似乎成了迷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怀疑之思中建立了科学之路,用具有怀疑精神和逻辑精神的理性主义方法追寻自由和人生的归宿,导入现实制度和信仰层面的建构。庄周梦蝶用感性的方式对生命之真进行了深刻反省,超度生死,将人的自由导引到道德修为、天人合一的精神畅游境界。庄周之"梦"与笛卡尔之"思"的桥建会通,将中西哲学的感性与理性的血脉交织贯通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丰硕之果,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视域和慧思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奥古斯丁、笛卡尔、海德格尔的思想是现代个体人格的重要哲学理论背景,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性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奥古斯丁通过自我的“激进反省”实现了思想的一个转向,开启了对内在个体人格的关注;笛卡尔通过怀疑的方式来寻求认识的确定性,把确定性的基础完全建立于内在的自我,奠定了现代个体人格的心理基础;海德格尔则把内在自我的理性确定性转变为无理性的情感,确定性通过内在自我的发展走向了丧失确定性的结局,显示了以内在自我为基础的现代个体人格发展的逻辑终点,最终导致了现代性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