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颖 《收藏》2007,(12):184-184
海南的黄花梨向来被誉为中国最贵的树,其做成的家具是硬木家具中的精品。据了解,海南黄花梨的木板价格近期已涨至9000元1公斤,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黄花梨的价格更高。据“海南花梨第一人”的郑永利介绍,20世纪7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珍贵无人知晓,有的药材公司以一二毛钱1公斤的价格收购,论斤出售。1985年前后广东江门、新会的私人老板开始以一二元钱1公斤的价格收购、转销海南黄花梨,赚了很多钱。  相似文献   

2.
邓雪松 《收藏》2013,(6):132-135
黄花梨木为五大名贵木材之一,向来为藏家所珍视。其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和越南等国的一些地方,尤以我国海南产的黄花梨木质最佳。但长期以来,关于"海黄"与"越黄"的区分问题,以及家具市场上多有以其他木材冒充海南黄花梨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大家。本刊特邀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先生撰文,为您打开黄花梨辨伪的门径。  相似文献   

3.
邓雪松 《收藏》2013,(11):132-135
黄花梨木为五大名贵木材之一,向来为藏家所珍视。其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和越南等国的一些地方,尤以我国海南产的黄花梨木质最佳。但长期以来,关于"海黄"与"越黄"的区分问题,以及家具市场上多有以其他木材冒充海南黄花梨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大家。本刊特邀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先生撰文,为您打开黄花梨辨伪的门径。  相似文献   

4.
邓雪松 《收藏》2014,(1):138-141
在家具的收藏和研究领域,无论学术界、市场还是行业本身,一直都存在对木料的辨析及市场价格定位等问题上的分歧。其中围绕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之间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引起众多学者、收藏家、企业家以及古典家具爱好者的关注。那么,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在传统家具声名最盛的明清时期,家具中黄花梨用材的构成情况又是怎样?在当的的行情之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海越之争"呢?就这些问题,笔者在此试着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来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岳岩 《收藏》2009,(9):10-13
红木使用传承至今,木材种类越来越多,从紫檀、海南黄花梨到酸枝,再到鸡翅木、条纹乌木等,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红木用材,我们该如何分辨呢?带着疑问,记者先后拜访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林工所“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以及中国古典家具传统工艺大师王秀林。  相似文献   

6.
朱有仪 《收藏》2011,(4):126-132
为祝贺陕西黄花梨木雕收藏家李宝琦于2010年9月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黄花梨作品个人收藏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纯、冯文土、林学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冯晓峰等齐聚古城长安。本刊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在五位大师下榻的酒店,对他们分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11,(1):20
该套中堂由条案、方桌及两把椅子组成,条案为独芯板,牙条等部位采用浮雕技法,方桌芯板为三拼,雕工部分采用透雕,双椅亦为透雕。整套中堂纹路清晰流畅,似云似水;鬼脸点缀,飘逸如生;雕工精到,老练娴熟;包浆厚重,莹润可手。是显而易见,极其开门,难得成套,十分罕见的海南黄花梨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8.
沙伟 《收藏》2015,(5):144-149
2014年最让文玩藏家揪心的是佛珠木手串海南黄花梨(以下简称“海黄”)据说已屈居至第三位,而一向不太被木珠玩家重视的“崖柏”却无意间坐上了头把“交椅”,这不能不被追梨族、爱梨族、挖梨族、嗅梨族们侧目。  相似文献   

9.
魏庆虹 《收藏界》2012,(9):132-133
中国古代硬木家具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更是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其造型和工艺技术精湛,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艺术家具的珍品。早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明清两朝更迭,大量黄花梨家具从宫廷王府流入民间,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典雅精美的中国古典家具后,惊为天工,大量购买后运回欧洲,这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当时有个英国家具  相似文献   

10.
蔡延林 《收藏》2010,(4):116-119
中国古典家具在世界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更是享誉海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1.
江志伟  汪苹 《收藏》2009,(4):111-111
成双成对的明代黄花梨灯架十分少见;历经400多年沧桑而完好无损,且机关独具者,可称罕见了。近日在安徽休宁见明堂主王宏春先生处有幸欣赏到这样一对明代黄花梨灯架。  相似文献   

12.
海南坡鹿,又名眉角鹿、泽鹿,海南岛是少有的分布地之一,主要栖居在海南西部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召地,混交林丛中,白天在树林或隐蔽的地方,黄昏开始觅食。20世纪50年代,海南坡鹿是一个兴旺的家族,后来由于树林被毁,人们疯狂猎杀,到1976年初全岛仅存20余头,濒临灭绝。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至2007年底海南坡鹿已发展到1700余头,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10,(9):145-145
中国艺术品拍卖在2010年春夏季拍卖会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拍卖成交的攀升,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新纪录,各家拍卖公司精心为藏家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拍卖业绩。成立于2004年的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今春拍卖会上以书画、瓷、玉器、黄花梨家具、中国太空船载物等137件作品成交额达3亿9千2百万元而位居今春拍卖排行第7位,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5,(3):163
2014年12月11日,巴黎苏富比亚洲艺术拍卖会呈现中国及日本多件艺术精品,这些精品多出自法国藏家,最终全场成交额约1221万欧元。其中,焦点拍品为一尊蒙古扎那巴札尔17世纪末铜鎏金绿度母坐像(估价20万~30万欧元),乃扎那巴札尔作坊之珍稀罕例,同类作例寥若晨星,仅见于著名博物馆,最终该坐像以约346万欧元成交。此外,本场拍卖的一大看点是黄花梨家具与现代中国书画的登场,它们出自欧洲私人收藏。其中包括17世纪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估价18万~25万欧元),以及一组四幅齐自石设色纸本立轴。最终,这对官帽椅以约33万欧元成交,而  相似文献   

15.
李乾朗 《收藏》2009,(8):82-85
受到全世界都对中国家具的研究与收藏风气之影响,台湾古家具自然也受到注意,但没有明式黄花梨家具受宠的程度那么高,原因是年代不够古老,且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此系统性的调查研究资料披露。它的形式演进与派别风格也尚未明了。  相似文献   

16.
雷虎 《收藏界》2011,(6):113-116
近年来,明清红木家具身价一度飙升,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而作为明清家具中代表的黄花梨家具,其升值幅度更是一骑绝尘,大有赶超紫檀木、成为明清家居中"活色生香第一流"的架势。黄花梨已不声不响成为各种拍卖会上的主角。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一掀起盖头来,就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伍炳亮 《收藏》2012,(12):140-144
近年来中国传统明清家具以其拍卖成交价格高、成交率高、行情走势稳、投资收益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随之形成收藏热潮。然而,真正到代的明清古董家具有限的数量和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黄花梨”和“紫檀”“重工重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18.
宋练  李素 《体育世界》2011,(7):36-37
伴随国内外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特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的出炉,为中国体育旅游,尤其是海南体育旅游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本文从海南的政策、气候、体育资源出发分析了海南发展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积极开展好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节日、做好原有冬训基地、加强汽车旅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业相关法规、单行条例的制定与监督工作的建设性建议,为海南的体育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7,(7):139-139
南京正大拍卖2007年春季全国明清家具、瓷玉、书画拍卖会于5月20日落下帷幕。本次明清家具专场拍卖由著名拍卖师王刚主持,拍卖现场高潮迭起。紫檀、黄花梨、红木等珍贵木料高档家具备受追捧,小件富有特色且稀少之物也极受青睐。其中,黄花梨大柜在激烈竞争中以700余万元拍出,成为本次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一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7,(10):4-4
黄花梨翘头案 207×45×88cm面独板,板面纹理变幻莫测,鬼脸生动,闪动琥珀般光芒,牙板与挡板均为整板雕制,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