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潘世春 《武当》2014,(9):30-32
形意连环肘的套路短小精悍,招法鲜明,实战技击突出,在近身搏击战中,因肘击用法威力巨大,备受各派拳家所重视。拳谚云:“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在实战中,往往一肘即可决定双方的胜负,这就是肘法在实战中的显著效应。一、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叩齿,舌顶上腭,目光平视。(如图1)二、进步左鹰捉1、两小臂缓缓向上抬至胸前,掌指朝前,掌心朝下,掌根拇指侧贴身,再下按至丹田处的同时,两腿随按掌屈膝下蹲。(如图2)  相似文献   

2.
截拳道肘膝技是以近身实战为目的,配合拳腿步进行攻防做战,在打斗中如能够灵活运用肘膝技,往往能够达到一击必杀的打斗效果。拳谚中有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说以形容肘膝的杀伤力。截拳道  相似文献   

3.
潘双喜 《精武》2004,(11):32-33
拳谚云“拳轻掌重肘要命”,传统武术中有夺命肘、穿心肘等招法,可见肘法在搏击实战时杀伤力之巨大。截拳道肘法实用性强,灵活多变,分为顶肘、挑肘、盘肘、砸肘等。实战时,每种肘法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拳腿等动作组合应用。本文主要介绍顶肘(侧顶肘、后顶肘)的功法训练与防暴格斗法,其劲力讲究转胯活腰、抖肩送肘、劲至肘尖,技术应用以贴身近打、顶靠暗击、出奇制胜为法则。  相似文献   

4.
范海彪 《精武》2006,(4):34-35
在世界武坛中,泰拳素以凶狠凌厉而闻名天下,泰拳师多次挑战世界各流派搏击高手,不论对西洋拳、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法国腿击术和美国自由搏击,都以绝对优势获胜。一、泰拳的技术结构体系泰拳的独特之处就是运用四肢的拳、肘、膝、脚的 8个部位,从不同的角度打击人体各处要害部位,因此又享有“八臂拳术”之誉。其基本进攻技法主要由拳  相似文献   

5.
泰拳肘技     
《中华武术》2005,(11):54-55
肘在泰拳中称为“索”,有“索命”之意。肘部是人体中最硬的部位,在近身搏斗中分摆、挑、擢、砸、砍等技法,具有短、频、快等特点。肘的杀伤力非常大,有“宁挨十拳,惧中一肘”之说。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的搏击术中,泰拳号称“500年不败”,它的“银”体现在拳手可同时用拳、腿、肘、膝等部位攻击对方,比赛中,流血与死亡往往与之相伴。不久前,  相似文献   

7.
王敬峰  王韶军 《武当》2003,(3):36-37
泰拳是泰国民族的国技,是泰国传统竞技对抗搏击项目。在泰语中叫“摩易泰”,英语称为Boxing lf thai,它是运用四肢的拳、腿、肘、膝共八个攻击部位,作为攻击武器,故又有“八臂拳术”的称谓。在泰拳的技法中首推肘、膝技术的连击使用,被世界公认为最凶悍,最有杀伤力的技击技  相似文献   

8.
肘顶技击术,是以肘尖运用顶、拐、砸、挑、压等方法而制对方的一种技术。其法短快、凶猛,使对方防不胜防,拳谚曰:"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就说明了肘在制服对方中的作用。1.毒箭穿心对方左脚前上一步,同时用左拳向我胸部击打;我右脚前上一步,身体左转,成为马步,同时用右臂向前横格对方左臂(图1)。动作不停,我右脚右  相似文献   

9.
拳谱曰:“宁挨十拳,不挨一肘。”足可见肘法之威力。肘法,多用于贴身进着之时,随机应变以快捷为妙。不少拳种都有肘法之应用。游身连环八卦掌之“转身反背掌”生出个八肘法,即:蹲、盘、坠、顶、横、挫、叠、钻。今将其练法与用法写出,供爱好者参与。 蹲肘 练法:图1(八卦定式),右掌从左臂下缠压,右掌前撞,同时上右步跟左步,成图2式。 图2式:左后转身一周,上左步跟右步成左虚步,同时右臂随身体后转从上压下收回腰间,左肘前冲,成图3式。 用法:我右掌压对方右臂,上右步用右掌撞其胸部,如对方用左  相似文献   

10.
天罡肘(一)     
肘者,上肢中节,屈臂而成。实战搏击中对于拳掌而言,肘可起到传达劲力、承上启下之功用,同时又是"七拳"中进攻之利器。肘法的技击特点:一是攻击性强,肘之尖部坚硬且锐利,作为肘部的支撑和传力部分的大臂粗壮有力,故肘法的攻击力强大,打击强度非常高,锐不可当:二是灵活多变,由于肘法的运用多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6,(1):60-60
中国功夫谚语“拳轻、掌蕈、肘要命”,泰拳更是将肘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上期的栏目中,我们介绍了泰拳肘法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本期将继续介绍:实战中如何运用肘法应对常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搏击     
搏击赛事往往异常紧张和激烈,在实战中根据战况自由发挥,灵活施展拳、脚、肘、膝和摔跤等各种立体技术,长短兼备,技战术水平,战斗意志、体能、抗击力全面施展。  相似文献   

14.
实战连环膝     
张洪国 《武当》2009,(3):30-33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  相似文献   

15.
贴身近战是搏击中取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小胜大的秘密武器,在掌握了灵活多变的各种步法的前提下,贴近对方,利用凌励,凶猛的肘膝攻击法攻击对方,常常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基本肘法 1.前冲肘 预备式由立正姿势开始,前手握拳屈肘,后手立掌,掌心紧贴前手拳面,左脚向左上一步,身体先略右回旋然后向左猛地带动左肘向左顶出,左腿同时前弓  相似文献   

16.
黄百家著《内家拳法》,其中“练手法,练步法,拳术打法,练拳秘诀”颇具参考价值。而“拳家八反”一节,更是道尽世人习拳弊端。纵观当今习练散打、自由搏击者,愈见其真知灼见。 《内家拳法》所载拳家八反为:“一懒散迟缓;二歪斜寒肩。三老步腆胸;四直立软腿;五脱肘截拳;六扭臀曲腰;七开门捉影;八双手齐出。”(第八反当今习武者中均无此弊,故略去不谈)  相似文献   

17.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18.
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方法,对"第5届国际武术搏击王争霸赛"中武术散打和泰拳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散打在腿法、拳法和组合动作中优势明显;泰拳在摔法上有了较大的进步,泰拳的优势膝/肘技术运用较好,同时,也是散打的弱点.研究指出,散打一要,请进泰拳教练进一步学习膝/肘等泰拳技术;二要,挖掘传统拳中的短打技术,传统短打均有拳、腿、摔、膝、肘等技法,进行整理融汇于散打之中,使中国功夫的代表-散打更加充实多样,体现与时俱进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9.
张志强 《武当》2013,(5):44-45
在武者的技击中,双方徒手状况下所使用的武器,是自身的手、臂、肘、肩、头、膝、腿、脚等部位。由于这些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先天所形成功能的不同,其打击的效果亦有所不同。以手作为攻击武器的形式通常是拳、掌或勾手。其中,拳在技击中的运用最多,主导作用最显著,几乎在所有的武功中均少不了拳的技法。正因为如此,武术中才有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拳类,诸如少林拳、太极拳、心意拳、南拳等等。在西洋搏击中,有专门以拳法为攻防手段的技法——拳击。从击打的形式而言,散手或拳击中常用的拳法有直拳、摆拳、勾拳等多种;在传统武术中则有炮拳、钻拳、横拳、崩拳、栽拳和劈拳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出拳类拳操为布衣拳五类基础招法之首,也是布衣拳的入门套路。布衣拳谱提出:“出拳类有三招,前腿拳、后腿拳、侧腿拳,以拳面而击,拳形有掼、立、勾四法”。在布衣拳里有“武以出拳霸天下”之说,话中的“出拳”指的就是出拳类拳操,可见出拳类训练在布衣拳中具有重要地位。更多出拳类招法也在摆掌类、运肘类、抖身类和抬腿类拳操中不断被组合运用。出拳类拳操动作名称有:抱拳起势、跪步勾拳、坐步立拳、扑步撩拳、侧步掼拳、上步勾立、退步掼拳、回拳收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