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走向悲剧。其人物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人物生存的困境 ,膨胀的欲望和变态的心理 ,摇摆不定的双重性格及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走向悲剧。其人物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生存的困境,膨胀的欲望和变态的心理,摇摆不定的双重性格及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3.
池莉对婚姻爱情悲剧性的描写还表现在她对婚姻爱情悲剧原因的探讨上。造成婚姻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阴谋”的参与,婚姻爱情当事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掉进婚姻爱情的阴谋陷阱,难以自抛二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特别是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文化观念与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文化观念和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是构成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三是东方式的“宿命”观与西方式的“原型”理论构成池莉婚姻爱情悲剧小说的更为抽象的哲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蕴含了深刻的悲剧性,即人物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等,人物的悲剧是作品的主要基调,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他既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在他那充满矛盾冲突的性格中展现其深刻的悲剧命运。要了解主人公的悲剧性,主要就从葛利高里的本身的性格特征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刘平勇的小说折射出个体生存的悲哀与无奈,用悲剧的眼光道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无论是人物的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都渗透着一种"悲感"文化,有着一种沉郁之美。  相似文献   

6.
悲剧是悲痛的艺术,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悲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新旧势力的斗争,更是悲剧人物内心的心灵冲突。悲剧给人带来伤痛和悲哀,同时带给读者悲的审美心里效应,产生痛感中的快感。贯穿于小说《儿子的否决权》中的是两条主要的戏剧冲突:一条是主人公与当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另一条是主人公自我的心灵冲突。  相似文献   

7.
与古典悲剧相比 ,现代悲剧在表现内容及特征上都发生了变化。古典悲剧往往是写人与神的冲突 ,而现代悲剧则是写人物过去与其所寻找的“归属”的冲突。悲剧的主人公也不再是英雄 ,只是一些平常人 ,他们为实现个人理想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努力。伍尔夫小说正是通过主人公之口 ,道出历代善于思考的人们所探讨的问题。因而 ,从小说的内容及特征的角度上看 ,伍尔夫的小说都具有现代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见长的小说,它标志着悲剧艺术小说走向了成熟.《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的,“这种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理与人欲、礼教与人性的冲突.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人性被严重扭曲,众多人物在传统礼教的圈子里无法摆脱,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本论文将从《自鹿原》中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从更深层次挖掘出这个时代里面巨大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9.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主要人物迪克·戴弗的悲剧体现了作家的悲剧人生观 ,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人物本身的不同于常人的品性与特质也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 ,其具有神话文化色彩的悲剧原型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中国悲剧具有与西方悲剧不同的审美特征,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不但是历史正义的化身,而且在道德上比较完美。西方悲剧冲突就不在悲剧人物身上展开,而是正义力量和邪恶势力之间展开,悲剧人物在不懈的斗争中达到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统一。中国悲剧有属于自己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这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主要区别在于悲剧中的悲剧人物、悲剧冲突。  相似文献   

11.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代表作品,文章试从人物的命运和作者的抒情风格方面来探讨小说的悲剧性.作者认为,小说的悲剧主要是人物命运的悲剧;而贯穿于小说首尾的抒情描写,又为小说的悲剧性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十九世纪末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力作.亦是其悲剧小说的最后一部。其内容悲怆低回,感人至深。对十九世纪末腐朽的农村宗法制社会和虚伪的宗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本文主要通过剖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的悲剧人生来分析这部小说中强烈的悲剧气氛和宿命感,以求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3.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4.
楚苹 《考试周刊》2009,(49):29-30
尤苔莎是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创造的一位悲剧人物。她的悲剧一方面来源于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来源于男权主义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相似文献   

15.
马丁·博伊德的小说因其跨国界性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国际性小说",小说中主要的矛盾冲突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到异质文化冲突的影响.其作品<露辛达·布雷福特>描述了主人公露辛迭和其子斯蒂芬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主人公在文化冲突中因为文化身份的焦虑造成的普遍的精神压抑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作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经典性剧作《原野》,其复仇只是表层的,而在深层中,则是通过戏剧人物外部及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在本质上,使人物外在或内在的冲突提升为人性的冲突,生命的悲剧提升为文化的悲剧。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与碰撞中,完成了形而上生命和文化命题的感性表述。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在历史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小说《曾国藩》中他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时代的悲剧;二是不被理解的悲剧;三是性格本身的悲剧;四是教育失败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标题可以分为含蓄蕴藉型、矛盾冲突型以及反讽型三类.有时,张爱玲观曲折委婉的在标题中寄予自己的感情;有时,张爱玲通过小说标题中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或者犯冲的色彩隐喻,来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张爱玲则通过作壁上观,对笔下的人物,冷嘲热讽,玩弄于掌股.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呐喊》《彷徨》中自觉地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系列,人物悲剧的核心是精神悲剧,其主要特征是人物精神的痛苦与戕害,灵魂的苦难与毁灭,使有价值的东西被“消磨”,这种精神悲剧的冲突根源是国民劣根性。  相似文献   

20.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