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具体生动、形象化的情境。这样能够启发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建构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形式,另一方面建构知识的意义连接。美国哲学家兰德指出:所有的概念最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在情境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实际问题。从问题情境趣味化、问题情境生活化、问题情境开 放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 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促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实际,把游戏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生活化、故事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小组协作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思维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相似文献   

6.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以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本文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些要求之下,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发展源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提出源于具体的数学情境。基于PISA数学素养对数学情境的分类,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可从个人情境性问题、教育情境性问题、职业情境性问题、社会情境性问题和科学情境性问题五个维度来进行小学数学情境性问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陈洁芳 《学苑教育》2021,(12):57-5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教师关注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期望借此提高教学吸引力,促使学生充分投入进学习活动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解决传统数学教学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原则,最后提出问题情境有效创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2):85-86
目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对教育人员也有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作为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措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形成自主构建知识架构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深刻认知,帮助学生产生经验,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中数学如何设置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成为被广大教师所采纳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理解偏差和能力不同,问题情景设置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应该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根据所学内容的性质与地位设置情境,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的本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置问题情境,应更具体地贯彻实施"生活化数学"等方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置问题情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革,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需要教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情景化的问题引发学生产生的强烈好奇心以及学习欲望,并能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上述的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情境教学的经验,总结归纳提出几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数学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可以引入生活情境,达到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现对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创设进行一些探讨.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应该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人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  相似文献   

16.
设置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为了解决好问题就要抓住问题的数学实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贵州师范大学汪秉彝教授提出:数学情境是  相似文献   

17.
走进"情境-问题"教学(SPBI)--从两则案例谈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情境—问题”教学(SPBI)是正在西南地区广大中小学开展的教学实验的简称,它与一般的“创设情境”教学的本质区别表现在情境、问题及问题解决活动3方面的特征上.SPBI把情境作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个前提条件、基础、环境、背景;课堂上的问题不是由教科书或教师给予的,而是学生们在实践或认识活动中受到有关因素刺激的结果;在SPBI中,学生不仅在解题的活动中学习新知以及进行数学应用,体验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过程,而且在这一活动中澄清错误观念、发展数学理解、实现真正的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问题情境的含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背景,着重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指出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一个个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将游戏情境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知,同时还有利于巩固旧知。但是,在将游戏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具体阐述几种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问题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境,数学问题提出首先要观察、分析情境,从中获取“问题”信息,然后从数学情境中创造并提出新问题.因此创设数学问题提出的情境成了促进学生提出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