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理论,简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化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忱,变“我要学”为“我勤学”;探索学习方法,变“我勤学” 为“我会学”。  相似文献   

2.
丁元番 《湖南教育》2005,(11):39-39
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利用笑话批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学生把“一顿饭”写成“一吨饭”,我就说“:一吨等于一千千克,只有鲸鱼才吃那么多。”学生把“兔子”写成“免子”,我就说“:兔上面的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你千万别把它免了。”学生把“嘴”写成“觜”时,我就说:“‘口’旁好比人的嘴巴,没有口旁就等于没长嘴巴,吃饭只能从鼻孔进去。”学生把“武”写成“武”时,我就开玩笑说“:你是怎么把打虎英雄武松的腿打断的呢?请你告诉我!”学生“士”、“土”不分时,我就用老百姓改对联…  相似文献   

3.
围绕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以“趣”引“探”,促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趣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激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由“怕学”变为“会学”利用现场资源.有效展开教学,由“跟师学”变为“我善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4.
一次教学生词“card”。生词“card”只比以前学过的单词“car”多了一个字母“d”。我想,怎样能让学生很快把两个单词建立联系,既而牢牢记住它们的拼写和含义?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我给你们出个脑筋急转弯吧!”学生十分兴奋。我像“幸运52”节目中的主持人李咏一样,向他们一边伸出拳头,一边说:“请听第一题!Number One!”一些学生也向我伸出两只手指大喊:“Yeah!”“怎样在一秒钟内把冰变成水?”这是个热身题。有的学生喊不知道,有的学生说出了答案:“把冰前的两点去掉。”接下来,我又出了第二题:“我在一秒钟内把…  相似文献   

5.
开心QQ糖     
为什么魏同学打电话给何同学,何同学不在家。于是,他妈妈接电话:“喂!他不在家,请问你贵姓呀?”魏同学:“我姓魏。”何妈妈:“魏什么?”魏同学:“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爸爸姓魏,所以我就跟着姓魏了。” 一根鱼骨头老师:“我们人体中共有大小206根骨头。”学生:“我有207根。”老师:“你怎么会多一根呢?”学生:“今天早晨我吃下一根鱼骨头。” 靠山学生:“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老师:“没错啊!”学生:“我是‘峰’,你写成‘峯’了。”老师:“这俩字可通用。”学生:“可我爷爷说,那样我才会有靠山。” 做好事课堂上,老师正在表扬做…  相似文献   

6.
随手翻阅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各类练习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许多题目都加上了诸如“我会”、“我能”之类的词语。可以看出作业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作业中都是“我”喜欢做,“我”能够做,目的是彰显自我。殊不知,自我是一种内心的觉醒,而不是内在的标签。不论学生是否喜欢,是否会做,均以“我会”、“我能”强加于学生,恰恰丧失了学生自我反省的意识。以“我”的名义命题,使学生承受“哑巴吃黄连之苦”。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学校不是为精英而设的,当然我不反对有好的学生,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我要动脑筋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必须教育他“忘我’“‘奉献我”。学生有“我”了,我们才能教育他”忘我“。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自信,有“我”,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自主学习摆在“教学建议”的首要位置。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学生开了一个玩笑。我说:“这星期没有作业……”我停了下来,学生高呼“理解万岁!”我接着说“那是不可能的!”顿时“唉”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0.
一、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话才是完整话,它有何好处一次上课,我指一幅图问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立刻回答“写字”。“谁在写字?”“在什么地方、谁在写字”学生没有说清。我进一步地启发提问,学生最终说成“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我让学生比较“写字”和“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两个答案,学生看出后一个比前一个好,后一个句子的意思完整,让人听了听得明白。然后,我告诉学生一个简  相似文献   

11.
我教了《夜莺之歌》(省编十一册)这篇课文后觉得,“宛转”一词学生第一次学到,可通过练习让学生积累运用。因此,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 )的歌声,( )要求学生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可是,事与愿违。学生的答案分别是“悠扬”“动听”“欢乐”“清脆”等。只有少部分学生填写“宛转”一词。批阅后,我愕然了。课间,我随便找几个学生聊  相似文献   

12.
“我”是教辅书,人们对“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近几年来,“我”似乎一直“生活”在令人羡慕的光环里。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对“我”宠爱有加。其实,你们也有所不知,说句心里话,“我”是既烦恼又困惑,社会上盲目选购“我”的现象真让“我”欢喜让“我”忧。今天“我”想坐下来和大家聊聊天,所谈话题的关键词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和“我”(教辅书)。每个学期开学前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把“我”和“我”的同伴们当成“摇钱树”的书店,其场面毫不夸张地说是十分火爆,很多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可以说是疯狂地抢购“…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让学生听写“渺小”,并给“渺”字注音。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普遍是这样:渺miao小。当我在“miao”上画圈时(代表错误),有学生拿着本子上来找我了,说:“老师,你不是念‘miaoxiao’吗?我这样注音,怎么是错的呀?”我一听,原来,学生没弄明白“渺小”是两个上声的字相连,“渺”应念阳平,而在注音时,还是应该写“miao”才对。我一解释,学生点点头,拿本子去订正了。  相似文献   

14.
徐敏 《宣武教育》2004,(10):41-43
我们班学生背地里叫我“小徐”,这是学生毕业时告诉我的。因为我长相“显小”,如果坐在学生中间几乎看不出我是老师。早晨进校门时,值周生很少对我说“老师好!”,大概他们把我当作学生了。  相似文献   

15.
倪呜 《小学语文》2014,(3):38-39
记得我在写“教学理念”一栏时,不假思索地写下了“让学生需要我,让学生可以离开我”这句话。在这一理念的指引,我自然而然立足于学生之“需要”去审视教学内容、审度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中心,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英语教学必须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相似文献   

17.
笑话四则     
外号外号“老师,他们不听您的话,又喊我的外号了。”“谁?”“马尾巴、豆芽菜,还有癞蛤蟆和娃娃鱼。”惯性物理老师正在讲惯性,看见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小话,就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可那个学生还是讲个不停。老师只好点名要他回答问题:“我刚才讲些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您暗示了我一下,但我没有立刻停止,这就是惯性。”心不在焉仆人:老板,门口有个收账的,我告诉他您不在,可他就是不相信我。老板:是吗?那我出去亲自告诉他。抽象画交美术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画呢?”学生指…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打下一个很好的写作基础,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我决定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想只有平时注重“量”的积累,有一天才会有“质”的飞跃。可是,当我有一天,在浏览学生的日记发现“我讨厌语文老师布置的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作业”时,我惊呆了,原来我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经过反思和与学生交心,我恍然大悟:原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才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我“悬崖勒马”,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不受欢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教学生识“象”字。解释完“象”字的意思后,我请学生用“象”字组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象”“、小象”“、象牙”……忽然有个女生站起来说“:飞象。”我听了,以为她说的是地方方言词“非像”,将“像”和“象”混淆了。我解释,请她坐下来时,却见她张着嘴,想说  相似文献   

20.
这几天,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儿童书信写作比赛,书信的主题是“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看完一篇篇“杰作”,我颇为得意:一为自己的学生写作能力之高;二为学生在书信中所表现的真挚感人的敬长之情、所表达的令人振奋的宏图大志。可是,就在让他们写信封的时候,居然有好几个学生说:“我不知道我的家庭住址。”我很是诧异,就让这几位学生打家里的电话问一问,他们竟然又说:“我不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我忍不住问“:假如你迷路了,你怎么找到自己的家呢?”回答仍然是“不知道”。学生对于生存之道的“一问三不知”,让我顿觉汗颜。在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