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7,(2):24-27
Q: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听说有的学生在高二学完后就参加高考,这有可能吗? 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高二(9)班 张宏晔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参加过两次高考的学生,对我而言,高考不是一次普通的考试,它,关乎出身农村的我的前途和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和祥 《求学》2001,(5):5-6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和祥同学,谈到对高考压力的感受时作如是说:高考确实很能挑动学生的神经,压力像一个潜在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处理它。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瓦伦达是一位伟大的绳索平衡家,瓦伦达家族则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世家,擅长在钢索上作叠罗汉的表演。  相似文献   

4.
李秀梅 《学语文》2011,(5):43-44
2011年安徽高考结束了,标志着三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也随之画上句号。纵观三年高考语言题:命题思维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回归课堂.回归生活.还课堂给学生”的主线,以启发考生调动在课堂中所学、学生自己的生活见闻甚至是自身经历中获得的知识信息,通过辨识、理解及分析,进行全面的综合思考,最后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5.
HI,我是一名高三艺术考生,和大家一样都要面对今年的高考,都有着共同的理想——考上大学!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这时,我祝愿所有和我一样读高三的学生朋友们高考顺利!  相似文献   

6.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这是河南南阳八中的高考考生蒋多多在数学考卷上写下的“抗议书”。  相似文献   

7.
陈宇 《班主任》2013,(3):17-20
进入高三以后,随着高考的临近,新一班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增大。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度过备战高考阶段,我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生活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使我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下面是我使用问卷法了解班级学生信息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介绍自己,让学生了解老师;简介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的区别,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介绍学习高中生物的要求和方法;通过介绍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我们的学生知道,学习生物不仅仅是为了高考。  相似文献   

9.
每当重要的语文考试之前,特别是高考之前,学生们一片紧张忙碌:看优秀作文,仿写他人的作文,背备考样文。就这样,学生的作文成了“模式化作文”,学生的语言成了他人语言的机械重复,学生的真性情、真见解消失在模仿和机械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10.
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决定其人生走向的重要一步。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那么,目前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健康心态,提高英语高考成绩,英语高考临考前应让学生“歇脑”,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英语高考前搞疲劳战,只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2.
那天发生的一幕,我一直不能忘记.   那是前年六月份的一个晚上,作为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当时已经是处在高考前冲刺的最后时期.……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这一年,我给自己一个承诺:坚持就是一种成功,努力付出是会有收获的。确实,学生也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我。2009届的高考云浮市历史状元花落我班,  相似文献   

14.
教育首先应当教学生学会做人。语文要教学生学会识“道”,高考要能引导学生学做人。高考语文考“文化经典”、“文学名著”,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做人”根本。  相似文献   

15.
冰启 《成才之路》2009,(21):I0005-I0005
我国基础教育不顾学生兴趣、不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以及独立自主能力,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许多人进人大学之后才发现对所读大学、所读专业毫无兴趣。带着强烈的无奈情绪,在学校中虚度时光。  相似文献   

16.
信息迁移题作为现代考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题型。对于在高考中考查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一方面这种题型自身在高考中发展得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9,(8):6-8
2009年高考刚刚结束,回想2009年初,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招生这些高考先锋率先打响了高招战役。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高考是全新的,也是改写命运的。在这个人生节点上,不坐失良机无疑会铸就一个高质的起点。每一所学校都用自己的“眼光”优中选优。但是有一点是共性的,在他们的挑选标准中,学生分数高低只是其中标准之一,他们更关注考生的能力、素质、情商。  相似文献   

18.
陈利民 《新高考》2010,(5):127-128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家长同时也是一名执教高三的老师,在临近高考前,我有些经验想和各位考生及家长分享——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对当年高考特别是对高考作文的点点滴滴至今还记忆犹新,作为一个过来人,私下觉得有必要对那些高中的学弟学妹们唠叨几句,当然作为一名学生对他们不敢居高临下地坐而论道,实属兴之所至,实话实说,权作我姑望言之,他们姑望听之吧。  相似文献   

20.
崔永元 《新读写》2014,(4):54-55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学生们每天根据兴趣在不同的教室“走班上课”;校园里有学生自己开办的银行、广告公司、基金会,还有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走进学校。你会发现这里的学生阳光、自信、快乐,而且高考成绩也名列北京市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