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是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审美理想的终极目标;"天人以和"是我国古代音乐审美意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形而上典型表征就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而"和"的世俗化与现实化表现就是与"礼"并行.  相似文献   

2.
《老子》一书中“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两命题,不仅仅是老子辩证法的体现,而且蕴含了颇有深意的美学韵味。本文从释义的角度出发,分别探寻了“音”“声”及“大音希声”在《老子》中的本意,进而剖析了“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单调的、无节奏的是“声”,复杂的、有节奏的是“音”0“大音”即合道之音,“希声”即不是单调的声音。“音声相和”和“大音希声”这两个命题构成了老子音乐美学的思想。老子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加以集中地阐述,对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在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和庄子提出的聆听"天籍"、"地籍"、"人籍"的天道音乐,它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精神构成和文化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老子的关注,往往侧重于审美层面。其实老子的五千精妙完全是如何实现"内圣外王"之道的一部政治论著,对于人生和审美层面的阐释是其政治理论的附产品。老子的美学思想的最终旨归是其理性之中的政治效用。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于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历来的评注家多承司马迁的“以虚无为本”之说,视其为倡导无声音乐。因此,老子竟成了一位音乐乃至于艺术的取消论者。实际上,老子从未认为有无声音乐的存在,他的“大音希声”恰恰是对众多音乐现象的本质抽绎和规律概括;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其“道法自然”宇宙观的一种体现,它由“大音希声”、“音声相和”、“见素抱朴”等判断性的概念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老子的美学思想做了简单论述,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美育思想的分析,对《老子》中一些独特的审美概念进行了阐释,并讨论了学习老子美学思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如何把握“大音希声”的含义以及它作为美学命题与老子哲学思想的关系、它所包含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它具有的丰富美学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冀志强 《天中学刊》2012,27(6):50-53
谈及老子美学,基本上会涉及《老子》通行本第二章的内容。人们大多认为本章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反映了老子美学中关于美丑区分的所谓辩证思想。这种理解事实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它并不符合老子整体的哲学思想和特殊的哲学思维。《老子》第二章关于"美"的论述,实际上正是要否定我们日常的关于美丑的定性与区分的做法。在他那里,在形式上区分美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正的"美"是大"道"之"美",这个"美"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便是老子否定常人美丑区分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曲刚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1):103-107
中国传统美学对情感与艺术创作关系的认识,大致可分两类:儒家美学坚持艺术创作对道德情感的教化主旨,偏重道德人格,认为审美经验只是助成道德目标的附庸.而庄子美学、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魏晋玄学、禅宗美学、王夫之的诗歌美学,甚至于西方康德美学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宣扬情感二分论和美善分离说,强调审美人格的塑造,以确保审美经验的纯粹性.本文试图以后者的视角,从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人手,对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说"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虚实",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之一,先秦时期老子就认为宇宙万物是"虚"和"实"的统一。汉印延续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无数匠工的创作实践,在汉印中早也渗透了老子的"有""无""虚""实"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美学派别,它与儒家美学思想既对立又互补,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根基.道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道"的哲学基础之上,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消极和避世思想,但由于其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和谐的审美观点和浪漫主义的审美创造思想又较儒家美学思想有所进步,对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萧公弼是继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学者之后,又一位为中国的美学做出了贡献的学者,是"美学在中国"的奠基人之一。中西参证、自下而上、史论结合、以佛释美是萧公弼使用的主要的美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后世中国美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对两千多年西方美学史的梳理,对审美活动现实性的重视,借用佛教理论阐释审美现象、揭示审美活动的规律,值得中国后世学者的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为悟"道",提出了著名的"玄览"认识观要求"涤出玄览","营魄抱一,专气致柔",顺任自然,虚静无为,以"玄通"天道.它启迪、引发我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美学观,形成了特有的追寻万物内在的本体美的审美观念和独有的生命体验式的审美观照方式,以及顺任自然的审美创造品格,有着巨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7.
“大音希声”是老子美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命题。由于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高度抽象的思辩哲学基础之上的,所以,他的美学思想显得十分深奥、玄妙,让人难以掌握。但是,如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做指南,知其人而论其世,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认识。“大音希声”是老子在说明“明道若昧”时举的一个例子,其主旨在于阐明“明显的道却是黯昧的”这个道理和“大音”却反而是听不到的现象是一样的。由于它是一个比喻句,  相似文献   

18.
苗旭娟 《文教资料》2008,(14):55-56
老子,道家自然美学的开创者.他认为"道"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自然".老子用水做比喻来作为"自然"的具化,从而形象地阐发其抽象之"道",可以让人从对自然界事物的直观感悟来体验到这种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生殖崇拜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存在的原始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这一文化构成了许多重要文化现象与思想理论的深层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观念的两大源头--儒、道思想,其渊源,就是出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其中作为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其"道"的哲学、美学思想的底蕴,是原始女性生殖崇拜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言辞有达意的功能 ,但它又难以尽意 ,在表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易找到非常贴切的言辞做到让作者无遗憾、读者也认为满意的表达。那么 ,如何使语言文字突破它的局限性来表达游移不定的思维内容以解决言意之间的矛盾 ,让众多读者和作者达到共鸣呢 ?《老子》四十一章中提出“大音希声”的命题和接受美学中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明确提出的“空白”殊途同归。老子看到了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身要比把握事物的表现困难得多 ,“大音希声”即体现了这一意识 ,语言在表达思维内容及对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