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考虑仪器设备条件、培养对象、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切合实际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并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实施了一些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如开放实验室、分小组实验、要求学生写实验开题报告并独立完成实验及增加实验课成绩比例等。经过4年的有益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可使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一步明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考核方法,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及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学生深刻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掌握了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依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进度的安排、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项目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在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使学生系统掌握了组培实验的核心技术,既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改革也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学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人手,总结了该门实验课程教学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考核方式上进行的改革尝试及经验体会,旨在探讨利用实验教学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加大实验课时所占比例,实验内容结合科研研究,实验过程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内容,增加多媒体形式实验报告,提高实验成绩所占课程结业成绩的比重。通过这些途径,提高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出发,结合"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改革的举措,探讨本门课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的构建。通过对课程结构的改革,以考核为导向,针对学生的特点,将科研过程和成果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人才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被子植物分类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明确了被子植物分类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鉴别植物种类所需的基本技能"后,围绕完成该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被子植物分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根据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对原有的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和调整,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培养基配制、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实践性强、操作技术要求严格的课程,是我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实践教学是该课程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我们针对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对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等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分析了笔者15年来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结合马铃薯、甘薯、生姜、魔芋等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探讨了优化实验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技术体系,使学生系统掌握了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方法、接种技术和工厂化繁殖植物种质资源的无菌操作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