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章列举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罪行的活动,其中包括成立右翼团体,美化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迫被侵略国妇女作慰安妇等侵略行为,及政府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等逆行,同时章简要剖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思想,经济、政治 根源。  相似文献   

2.
大嘴播报     
最近,日本政府公布了2006年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宣布所有送审的8个版本均为合格,其中包括否认、美化侵略的右翼历史教科书。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允许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教科书出台表示愤慨。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  相似文献   

3.
日益猖獗的右翼势力不断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该文分析了日本右翼的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教育史》作为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记述和研究日本侵略中国教育的学术著作,在中外文化激烈碰撞的国际背景下,在日本否认侵略罪行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的背景下问世,其政治责任重大、学术要求很高。本文介绍了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的概念、范围以及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不顾中国、韩国及其他周边国家和国内部分团体、民众的反对,公然审定通过了包括由右翼势力蓄意炮制的否认、美化侵略的2006版中学历史教科书。消息传出后,中、韩各界以及部分日本民众纷纷表示强烈抗议,谴责这是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挑衅,是对所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也是对日本青少年思想的毒害。我国外交部领导成员乔宗淮就此指出: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诚实履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由此而造成的恶劣影响。本刊收集整理了部分有关资料,刊发在这里,望能引起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军国主义沉渣泛起,日本否认侵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并拒绝向中国认罪、赔偿,这是由于日本特有的天皇神国观、弱肉强食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国家愚弄民众、掩盖真相的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21世纪,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应与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否认、美化其侵略历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日本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政府高官的错误言行误导,纵容极右势力,用错误的历史观教育后代。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两国政府和人民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日本部分政客及右翼势力的作用下,各种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行径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由于战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导致今日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存在的土壤根基依然存在。日本部分政客和右翼分子"绑架"民意的根本动机在于重振日本"政治大国"的地位。就解决策略而言,中国学者与民众应该努力同日本和平团体、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塑造日本民众正确的历史认知,推动中日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日本侵略中国76周年,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它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却让人难以忘记。战争为人们提供经验教训,也带来思考和启示。战后长期以来,日本从未对战争进行过深刻反省,其右翼势力不断否定侵略,美化战争,日本政界和社会一系列右倾活动,引起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关注和警惕。从南浔沦陷这一历史经验中可以使国人充分认识到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更坚定我们每个人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一点世界历史的人都会清楚日本和德国同为战败国 ,但两国对待这场给许多国家、千万个家庭带来灾难的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日本不惜伤害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 ,胆敢否认历史事实 ,右翼势力愈发猖獗的原因和社会基础何在 ?这是战后 50多年来日本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右翼保守主义揉合的结果。一、军国主义遗毒影响二战结束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自杀 ,纳粹政权崩溃 ,德国被盟军远征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一分为二 ,从根本上铲除了侵略的政权机关。而日本则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从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4 8年对 …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国共合作建立的“联合体”内部探寻合作发生裂变的原因。认为:国共合作形成时,两党内部普遍呈现着一种消极的心理态势,说明已隐伏下分裂的种因。合作建立后,左右派力量的失衡,决定了合作的必然破裂。作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新三民主义存在的巨大缺陷,也是导致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会通过“国旗国歌法”是日本“军事大国化”趋势的内容之一。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一再宣扬“皇国史观”。这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继续。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研究日据台湾时期的"皇民化运动"有助于正确认识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本质,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笔者尝试对"皇民化运动"的开端、历史分期、阶段性特征、实质、历史遗毒等若干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4.
《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刊发了拙文《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该文纠正了国内关于1940年3月五原大捷中,"击毙日本皇族、陆军中将水川伊夫"的史误,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也有些人,出于单纯的民族感情和义愤,或狭隘意识,不愿承认这一历史事实。认为作者使用的日文考证资料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伪资料,不可信。故在此对《水川依夫生平三事考》一文使用的资料进行说明检讨,以澄清事实。  相似文献   

15.
198 2年以来 ,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起历史教科书问题 ,妄图通过歪曲历史 ,美化侵略战争 ,宣扬“皇国史观” ,以达到“排除自虐史观教科书”的目的 ,为侵略战争翻案 ,为强人上台 ,实质上是为军国主义复活铺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派思想的关系,学术界意见很不一致。在19世纪60至90年代初,中国社会出现和存在一种新思潮,这就是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想和洋务派思想构成了这个思潮的左右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爱国历史学家,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为此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日本古代历史之虚伪,以打击敌人的民族自信;二是探索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以警醒国人,并指出在侵略面前,中国人民只有抗战,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8.
五四前夕,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北洋政府政治腐败,日本侵略逐步加深。在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形成了捍卫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而表明五四运动的爆发是该意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对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由来已久,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的出笼及对其审定的"合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为此,中日韩三国学者决意编写统一教材<东亚历史共同读本>.本文试在此背景下,从重视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特别是<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中,分析日本有关方面的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于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郁达夫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抄袭”,缺乏创造性。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步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其文化也走向倒退。作家堕落,作品内容趋于反动,文化生活十分空虚;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使日本成为毁灭人类文化的敌人。然而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隋唐之时曾“开发倭夷”;将来“建设东亚新文化”,责任也还在“我们的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