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模拟是CAT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CAT模拟结果的评价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被试能力估计与被试能力分类分析、题库试题使用情况分析和CAT测验作答过程分析。CAT模拟结果的分析模式主要分为整体分析和细化分析两种模式。本研究从测验模拟返真性能、测验准确性、题库安全性、题库使用率、测验分类效率与准确性、多测验目标约束控制的实现程度等角度概述CAT模拟结果的各类评价指标。CAT模拟结果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CAT研究目标和测验情境要求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中,a分层法(a-STR)是较为独特且运用较广的一种选题策略,它可以有效控制题目曝光率以提高测验的安全性。动态a分层法(DAS)是针对a-STR分层数固定不变,需要人为在考试前确定且没有失效时间等一些不足提出的一种选题策略,但DAS本身在测验效率和曝光率控制上的表现并不优秀,对此,在0-1评分的CAT中,通过引入曝光因子(ecf)和最大信息量分层策略(MIS),提出一种复合型选题策略,以期对DAS进行改进。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新的选题策略在测验效率和曝光率控制方面均优于DAS,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2PLM下CAT选题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两参数逻辑斯蒂克模型(2PLM)下,提出一种新的选题策略——平均测验难度匹配法(Avt—b),并对四种选题策略下EAP能力估计趋势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模拟研究显示,Avt—b方法在CAT前期能够较快地锁定能力范围,较准确地作出能力估计。本文对CAT测试阶段的能力误差范围进行确定,对于多级评分模型的CAT选题策略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外计算机自适应性测验选题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传统选题策略的局限性 选题策略是计算机自适应性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测验的效率问题。其中比较常用的选题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息函数最大化策略。另一种是加权离差模型(Weighted Deviation Model,WDM)。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是现代教育测验的一种新形式。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指导理论与传统纸笔测验不同,而且测试方面有诸多的优点。本文详细介绍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基本测试流程,包括被试即时能力估计、选题策略、曝光率控制、测验终止标准等八个基本步骤;并进一步论述了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在实测中应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问题:在线参数估计、试题与测验交叠率控制、纸笔测验与计算机等值、多维评价与认知诊断等。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测验形式——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简称CA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验形式。这种测验以项目反应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在题库建设、选题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和方法。本文将简单介绍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测量模型有一重要假设,即被试在完成测验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同一种策略.事实上,被试会根据题目类型不同而改变其解题策略,称之为策略转换.使用策略转换模型和潜在类别分析两种方法对平衡秤任务测验作答过程中的策略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策略转换模型存在策略位置参数越界、顺序混乱等缺陷,不适于策略转换问题研究;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被试的策略转换行为,儿童在完成平衡秤任务测验时呈现出不同的策略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中,利用计算机来模拟生成被试和题库,对于选题策略的实验模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叙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样本的生成算法以及正态分布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AT)是建立在项目反应理论基础上,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测题,从而对被试能力做出估计的新型测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呈现给考生的试题是依据被试在前一个试题作答的表现好坏来决定的,其实现条件应囊括以下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选题是教育质性研究的难点,难于不知从何而起。研究者可以从教育现象入手,依靠研究者本身作为方法,遵循现象·话题·问题的序列交叉回旋,构建立体的漏斗状选题思路,逐步统一研究者的教育信念,拟定研究范式,筛选理论基础,最终聚焦研究问题,确定选题。研究者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自传、开展集体审议、运用扎根理论以及实质理论观照等策略,提炼、设计教育质性研究的选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