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4,(13):14-14
《南都娱乐周刊》曝光演员文章出轨事件,引发八卦新闻与新闻伦理的相关讨论,你对狗仔队怎么看。  相似文献   

2.
娱乐报道,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版面,一次再次的改版扩版,纯文学副刊不断缩减,娱乐版面却还有日渐增加之势。有的报纸甚至加办娱乐周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报业特别发达的大都市报纸,面向大众探寻市场化的道路,均把增大娱乐新闻的报道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娱乐新闻版面都在 2— 3个版面,这应该说是报纸走市场化道路改革中的新尝试。然而纵观时下有些报纸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满版飞,低俗调…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6,(3):13-13
2001年1月1日,凤凰卫视资讯台开播。这个以“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向华人报道世界的资讯”为自己定位的新闻频道,正为着实现华语CNN的大台之梦奋力翱翔。1999年5月23日,福建电视台推出24小时全天候新闻频道。设置了19个栏目,涵盖了国际、国内、省内重大的时政、财经、文化、社会、体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新闻信息。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24小时新闻频道后,建立了一个“整点新闻 现场直播 字幕新闻”的模式,7月1日正式开播。“砍掉”了《海外速递》、《数字观察》、《世界报道》、《体育周刊》、《财经周刊》、《文化周刊》6个栏目,…  相似文献   

4.
漫谈中国的新闻文化周刊傅岩山高档、精印、图文并茂的新闻文化周刊以其新颖的面孔在“’97羊城期刊文化周”上露面,立时引起各地办刊同行的极大兴趣。以《望周刊》、《深圳风采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北京青年周刊》等为代表的新闻文化周刊,全国...  相似文献   

5.
周全 《青年记者》2003,(3):29-29
有人说,2002年是“中国娱乐元年”,大意是指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娱乐元素层出不穷及娱乐媒体在这一年里空前的兴盛而言。《娱乐人物周刊》、《魅力影视》、《超级访问》等一大批娱乐节目登陆各地荧屏,收视不俗;《明星时代》、《卫视周刊》、《明星周刊》等大批拥有全新办刊理念及经营模式的娱乐媒体也“遍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市报人》2006,(11):F0004-F0004
《遂宁日报》自1991年创刊以来,走过了15年的光辉发展历程,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至大的两次创业。目前,遂宁日报社有员工150余人,下辖一报一站五刊及一中心一院四分司;《遂宁日报》、遂棕新闻网站、《船山周刊》、《蓬溪周刊》、《大英周刊》、《安居周刊》、《射洪周刊》、新新闻培训中心,遂宁市书画院,新新闻广告公司,新新闻旅行公司,新新闻发行快递公司,新新闻印务公司。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新闻期刊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媒介力量,现在,我国的新闻期刊除《南风窗》、《视点》外,基本上是周刊。比较有影响的有《瞭望》、《深圳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在目前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新闻周刊的优点与不成熟并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份成功的报纸,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适应受众审美情趣的视觉特色。《广播电视报·魅力周刊》通过对标题、文字、图片、色彩、分栏等基本要素进行的规范化编排,形成了自己独特版式风格。其中的《魅力周刊》内容多元化,几乎涵盖了新闻、时事、娱乐、休闲、健康、文学乃至消费等众多方面。笔者认为,在版  相似文献   

10.
推出《时事周刊》、《军事科技周刊》、《文化周刊》 1999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报创办的《时事周刊》、《军事科技周刊》正式推出。原先的《周末文化》专版改为《文化周刊》。 创办三个周刊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提高可读性来增强指导性,让军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需要,满足他们8小时以外的精神需求。 三个周刊都是四个版,分别于每周一、三、五出版。 《时事周刊》以“拓展新闻视野,纵览世界风云,洞察社会万象”为办刊宗旨,主要是通过报道国内、国际时政方面的热点新闻、焦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趣味新闻等,满足官…  相似文献   

11.
具有电影明星风采的蒂娜·布朗因成为拥有67年悠久历史的《纽约人》周刊新任主编而轰动了美国新闻出版界。风格独特的《纽约人》《纽约人》周刊是由H·罗斯在1925年创办的第一流美国文学杂志,它以漫画和探索性传奇研究著称,它也以为受过教育的中上层读者提供漫画、散文、短篇小说而闻名。它把新闻、娱乐、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融合一体,提供给它的读者。它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班子所写的不拘情节的短篇小说成为文学界众所  相似文献   

12.
《新闻知识》2012,(1):2
开拓新闻宣传广告经营领域不断提高党报新闻传播能力本刊讯(王海涛)从2012年元月起,陕西日报正式扩为每日16版,推出《健康旅游周刊》、《金融消费周刊》、《书画艺术周刊》、《企业周刊》和《影视娱乐周刊》五个周刊。  相似文献   

13.
特别关注     
<正>魔法报纸将成现实美英媒体19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将把手机屏幕大小、纸张厚度的屏幕嵌入9月18日发行的时代华纳公司旗下《娱乐》周刊。《娱乐》周刊在美国洛杉矶和纽约地区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15.
公共媒体是需要为受众提供相应的娱乐信息的。然而,在“尊重公众知情权”和“满足受众兴趣”的幌子下,一些媒体热衷于曝光明星隐私、追逐“桃色”、“花边”新闻,刻意制造耸人听闻事件且不惜笔墨和版面,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此次香港《东周刊》刊登香港某女星被迫拍摄的半裸照片而遭停刊,其后“南华传媒”旗下刊物《3周刊》觊觎《东周刊》停刊后的市场,再度刊登该女星裸照,甚至加印促销,行为“比《东周刊》更卑劣”。这次事件被称为是香港娱乐媒体“低级趣味综合症”的总爆发,虽然发生在香港,但其折射出的娱乐新闻庸俗化倾向,在内地的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娱乐新闻与传统日报和周刊娱乐新闻的不同 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娱乐新闻有了自己的新内涵——娱乐“新闻化”.娱乐“新闻化”也可以看做是软新闻的“硬化”报道.①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过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网民在阅读网络新闻的类型选择上,上网阅读最多的是娱乐新闻,其次才是国内外时事新闻、社会生活新闻等.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论家。 他生于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不幸病逝。他于1926年10月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直到病逝,在十八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周刊等七种报刊,撰写并发表了近千篇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8.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京华时报》创办艺术品投资等周刊《京华时报》最近将视线聚集在艺术品投资和金融两大领域,推出了《艺术品投资周刊》和《金融周刊》,以吸引艺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界的读者群。《艺术品投资周刊》逢周三出版,每期八版,包括封面、评述、人物、焦点、投资、市场、收藏、视野等内容。作为都市报中首份将艺术品投资周刊化的报纸,该周刊将本着"纵览艺市、服务收藏"的理念,遵循新闻性与可读性兼具、专业新闻通俗表达的原则,聚焦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装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新闻类周刊伴随改革开放历程的推进,与社会转型思潮的变迁同步发展。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取得跳跃性的发展,从最初的《半月谈》、《瞭望》,到现在市场销量较稳定的《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以及《新民周刊》,三十余年间,中国的新闻类期刊以西方同类先导性周刊为典范,历经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历程中的起伏跌宕,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期刊类型,并以兼容并蓄、心怀天下的开放性视野,在转型中国的社会发展场域中发挥稳中向好的作用。然而,游走于"时事"与"时尚"两界的定位局限,当前国内新闻类周刊总体发展格局有待提升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