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简要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音乐美的实质、具有音乐美的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中外优秀作家对文学语言音乐美的重视;重点论述文学语言的流畅美、和谐美、整齐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2.
对于"美"来说,古今很多艺术家都有精辟的论述,有人说美即自然,有人说美即感悟,但我更认同的是:美,即和谐。尤其是以听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来说,和谐,更是其精髓和灵魂所在。音乐课在课堂上教授一些歌儿,  相似文献   

3.
古人对修辞语用美感形态的追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特别突出的:一、以少总我的精约美;二、声韵跌宕的音乐美;三、形式对称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不但是位伟大诗人,也是个杰出的音乐家。他终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他的诗独具浓厚的音乐美。《琵琶行》一诗是白诗具有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此外,白居易还写了许多音乐诗,白居易的其他诗篇也大都音律和谐,可歌可唱,具有音乐美。白居易诗同音乐密切结合的特点,不但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当代新诗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美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音乐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单从形式的角度论述诗歌的音乐美是偏颇、低层次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特征,抒情是诗歌的主要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表现在形式、声音的组合效果上,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声情并茂上.只有声情和谐、声情并茂,才是诗歌音乐美的最高境界,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最完善的.文章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诸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鲜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语言雅致、简洁,尽显含蓄之美:清新、自然,尽显生活之美;生动、传神,尽显创造之美;和谐、明快,尽显音乐之美,具有很高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派大家,其词以独特鲜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语言平易清新,尽显自然之美;委婉深沉,尽显含蓄之美;和谐流转,尽显音乐之美;浓淡相宜,尽显绘画之美。李清照的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学,可使生活元素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教师可引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韵律美;在课堂中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体会声音的节奏美;通过创造最美和声,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最和谐的声音,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用美的声音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启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曾指出文学作品必须具备“三美”,即:“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和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所说的“情文”、“声文”、“形文”是一脉相承的。文学作品如果具备绘画美则会赏心悦目,如果具备音乐美则会和谐动听。文学作品既具备了绘画美又具备了音乐美,就会使作品获得一种如乐如歌、如画如诗的艺术美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呢?一、听美1.为学生鉴赏音乐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美学分支,其本身潜在地蕴含着某种特定的审美属性。音乐这种美的属性不仅以时间的运动方式存在,而且以特定的空间形式存在。音乐的价值也就在于通过空间美与时间美的结合来让人们享受,那么什么是音乐的空间美与时间美以及它们是如何表现自身的美的也就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人的修养,学习和了解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扩大欣赏者的音乐视野,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正确感受、鉴赏音乐的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唐诗在音乐美的创造中所采取的句法修辞策略。分别考察了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的局部音乐美建构、整体音乐美建构与句法修辞手段运用的密切关系。唐诗句法修辞在服务于诗歌的音乐功能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通过语音修辞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美娥 《文教资料》2008,(29):48-49
英汉语言的音乐美从不同方面展示出各自语言的语音及其结构特色.汉语是集声、韵、调之美的语言,而英语是轻重型语言,它们的节律与韵律构成了各自特有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6.
美术和音乐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美。“音乐是流动的画,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之美的本质是和谐,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等构成音乐美的意象,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和谐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音乐形象。而绘画亦是把前述的种种因素构成绘画美的意象,化作阴阳浓淡的韵律,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象。两者综合可形成“听着音乐画音乐”的快乐想像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7.
音乐音阶和化学元素周期表所表现出来的美 ,既周密科学又圆满和谐 ,既严谨工整又富于变化。这种魅力四射的周期美 ,不管是在宏观、微观世界 ,还是在自然、艺术世界 ,都广泛地存在着。它是科学与艺术共同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成文 《湖北教育》2007,(8):57-57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人类最高尚的追求美的活动,音乐教学即以美为目标,把发现美和表现美作为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首先音乐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美的潜质,音乐教师的这种美的潜质并非仅指外表美,而是指一种艺术的气质,一种缘自艺术的自信、热情和激情。  相似文献   

19.
声韵""情韵""意韵"是音乐的根本质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音乐的"音韵之美""情韵之美""意韵之美"。只有让音乐课堂流溢出"三美",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情感的摇篮,音乐课更是一门传递美的课程。为充分体现音乐课特点,挖掘音乐课的内涵,本文从美的环境,让孩子向往音乐;美的教师,让孩子亲近音乐;美的教学,让学生体验音乐和美的欣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真正把音乐之美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