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物体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加之物体有固体、液体、气体之分,且固体又可分为密度大于水的和密度小于水的两类,形状又有规则和不规则之分.所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较多.现举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密度的测量涉及到质量和体积的测量,以及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同时密度的测量又属于间接测量,即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而达到测量密度的结果.只要能够得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就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于是就有了通过测量力而间接算出质量,通过测量长度而间接算出体积,或通过测量浮力而间接算出体积等等多种方法.在中考中,考查密度测量的题型更是异彩纷呈.下面是密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供大家参考.1.用量筒和水测能漂浮在水中的物体的密度的方法.量筒取适量的水,体积为V1,物体放入量筒中漂浮时体积为V2,设法使物体沉…  相似文献   

3.
1.测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或不便直接测量其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m,查密度表找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ρ,再根据密度公式ρ=m/V的变形公式V=m/ρ,便能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4.
[实验一]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所给天平故意去掉一只调节横梁平衡的螺母.要求测量误差小于±10%.[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且形状不规则.[实验三]测液体的比热.所用量热器系电量热器.  相似文献   

5.
题1重为G的物体(ρ物>ρ液),在拉力F的作用下浸入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若物体的密度为ρ物,试写出F/G的表达式.题2重为G的物体(ρ物<ρ液),在拉力T的作用下浸入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若物体的密度为ρ物,试写出T/G的表达式.解对题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满  相似文献   

6.
质量与密度     
考测点导航 1.知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即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等而改变,知道质量的单位,会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2.密度是初中物理中重点知识,属理解层次。理解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1.根据定义直接测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m/V),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得密度,这是测量密度的原理.通常情况下,测量密度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天平和量筒.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不能用天  相似文献   

8.
要点解析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2.密度的概念(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3.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先把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0”,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说明:①“先、后、再”是调节天平横梁…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导体应变计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提高物体密度测量的准确性.由于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该技术已用于对少量液体密度测量和粒子沉降速率的计算机在线检测,对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初二物理“浮力”一章中,有一个很有用的关系:一物体漂浮于某液体之中,若物体体积的1/n浸没于液体中,则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1/n.反之亦然,应用此关系式可以很方便地求解出一些有关漂浮体的习题,现介绍如下. 1 关系式的证明 设物体的质量为m,密度为ρ_物,体积为V,液体的  相似文献   

11.
质量与密度是中考的热点内容,其主要考点为:考点1:对质量和密度理解的考察例1(2009年枣庄市)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神六"从地面代入太空的照相机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密度则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答案:(D)点拨:只要组成物体的分子种类和分子个数不变,则物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密度则要受到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中常有两类浮力大小的比较问题.一类是同一物体(密度为ρ物)别放到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中,当物体静止时它在哪种液体里受到浮力大.另一类是两个物体同放在一个液体中,当它们静止时,哪个物体到的浮力大(设两物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密度为ρ液).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根据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沉浮条件.现将这两问题分析讨论如下:对于第一类问题当ρ物>ρ1>ρ2时,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都下沉.∴V1排=V2排=V物,又∵ρ1>ρ2.∴物体在第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即F1浮>F2浮.当ρ物<ρ2<ρ1,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却上浮.最后静止在液…  相似文献   

13.
1.物体的质量与该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无关.2.物体的重心与该物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无关.3.物体具有的惯性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4.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无关.5.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6.物质的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8.在通常情况(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的高低无关.9.物质的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收(放出)…  相似文献   

14.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15.
排水法就是把实心物体浸没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如果使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上,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应用这一原理可以灵活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也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从生活中知道,密度比液体小的物体总是上浮到液面上.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得多,用其制成的空心铁球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不少同学纳闷.其实判断物体的浮沉有两种办法.当物体浸没液体中时,①根据重力与浮力进行比较,如G<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了测定物体密度方法的基本知识以后,笔者及时地引导学生,研究周围常见的许多物体,探究测量它们密度的不同方法.学生平时接触的物体有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铜、铁、铝、金、银等,还有卵石、瓷砖、塑料、木料、玻璃、泡沫塑料等.  相似文献   

18.
固态物体在容器中“压底”的原因在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不论所浸液体是否足够,物体皆会触底而对器底施加压力。另一种情况是物体密度等于或小于液体密度,但液体的深度不足,因而不能给物体施以足够的浮力使之漂浮。  相似文献   

19.
·概念剖析·同学们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辨析由m=pV可知,当物体的密度产大,且体积V也大时,物体的质量m就一定大.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但体积小时,物体的质量就不一定大.如铅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但1厘米3的铅能比回米’的木头的质量大吗?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误区二由月一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辨析从数学上讲,似乎上述说法成立.但从物理意义上来说,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物体“沉浮”的问题学起来较为困难,难于理解,笔者想通过几个例题的解析,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拓宽解题思路,便于掌握相关知识。例1A、B、C三个物体,质量均为0.5kg,密度见下表,将它们放入足量的水中静止后,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其大小关系为()物体A B C密度0.50.82.7A.FA>FB>FC。B.FAFC。D.FA=FB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