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琼生的闻名一半是靠莎士比亚的提携,一半是靠他自身文学的修养与积累:他在戏剧方面对古典戏剧有继承有创新,他自创情节,开创了英国"性情剧";他的诗歌一改叙事诗和十四行诗的体裁,警句体、挽诗、信体诗等多种体裁,题材上也有多个创新,如亲情诗和乡间别墅诗等。然而,一朝出名并非意味着享誉终生,17世纪即琼生曾经生活的世纪,人们对其作品的接受就有了较大落差,从褒扬到贬斥。文章详细综述并探讨了这种批评走向,加以实例分析了琼生诗歌的独创性,提倡客观公正地评价琼生的作品,特别是其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2.
17世纪英国诗歌在意象、比喻方式、句型结构等文体方面显示出了与16世纪英诗的显著差异,形成这种文体的文化根源则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巴罗克文化促使英国诗歌从客观摹仿向主观表述内视化转向,巴罗克文化表现出来的内心焦虑感和视觉呈现的恢宏性也规定了17世纪英国诗歌文体的张力性和夸饰性。这说明诗歌文体的生成不是孤立的文学内部发生学现象,而是特定时期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死神与诗人     
这首诗出自于英国 17 世纪伟大诗人约翰·邓恩 ( 1572 ̄1631) 的《神圣十四行诗》。约翰·邓恩系玄学派代表诗人, 其诗歌通常给人留下一种舞台戏剧的印象。诗的开篇大都是以语言通俗、言辞激烈的戏剧性对话或争论的形式出现, 渲染了戏剧的舞台气氛, 在读者中产生戏剧悬念, 既而推动诗歌主题步步升华。诗人独具匠心, 在诗歌中巧妙运用戏剧表现手法, 通过使用一系列注重智力, 意象华丽且富含戏剧对比性因素的比喻, 将激情与推理融为一体, 给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向读者传达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读劳伦斯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近代作家。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等。其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劳伦斯本人也被  相似文献   

5.
SEASONS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首诗歌,希望读者们喜欢并背诵它。英文诗歌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11世纪。生活在14世纪的英国作家Geoffrey Chaucer(乔叟)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家喻户晓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是诗歌高手,济慈、雪莱、惠特曼也为各国诗歌爱好者所熟知和喜爱。英文诗歌注重格律,讲求韵脚,读起来颇有节奏,尤其是经典之作,更让人回味无穷。本刊将陆续推出部分举世闻名的作品与大家共享。让我们来读一读原作,感受大师的手笔。  相似文献   

6.
17世纪是欧洲巴罗克文化时期,巴罗克文化凸显了处于该时期的英国玄学诗歌文体的内视性、张力性和夸饰性等特征。以邓恩、赫伯特、马维尔等为代表的英国玄学诗人在巴罗克文化视域下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歌的形式、主题、意象及修辞手段等都表现出鲜明的巴罗克文体特征,这表明诗歌文体是在特定时期的文化氛围下由政治、经济、宗教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征了该时期独特的精神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王尔德,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艺术运动倡导者,英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作家,唯美主义的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戏剧、小说作品,而且也出版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集。王尔德诗歌作品中充满着浪漫主义元素,分析其诗歌作品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元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浪漫主义诗歌题材的运用,多用民谣、抒情诗、颂诗、十四行诗、讽刺诗、挽诗等形式;主题表达上沿袭英语诗歌的传统,寄情山水,讴歌自然,语词明了、句式简约地表达浪漫情怀;表现形式上主观性也很强,王尔德的主张比较接近于浪漫主义,如对想象、感觉、个性以及创造力的推崇和对庸俗、低劣、乏味的唾弃,都与浪漫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创作体裁之广,鲜有人及。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在戏剧、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论领域都留下了惊世之作,然而真正使他轰动英国文坛的则是他的戏剧。其中以《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4部喜剧广为人们所熟知。透过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却能深刻地了解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艺术家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布尔加科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家和剧作家。他的创作除小说外,戏剧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布尔加科夫一生创作十余部剧本,其中绝大多数作品被禁,没有在生前发表。直到20世纪60年代,其戏剧作品才重新焕发生机,受到学者关注。对国内外布尔加科夫戏剧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相关的戏剧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中国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八世纪至今,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传播史已逾百年,对英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18世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19世纪的预热升温再到20世纪至今的如火如荼,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英译作品的数量、质量都显著提高;译者们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诗作翻译扩展到对李白生平、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分析研究;他们的翻译原则也由直译为主、间接翻译为辅过渡到律诗和散文诗翻译并存。本文以李白诗作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梳理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及传播历史,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李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途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维多利亚晚期英国文坛冉冉升起的唯美主义怪才,终其一生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上实践着他的唯美主义理想。在诗歌、戏剧、小说、童话、文学批评诸领域,王尔德均有涉猎,颇有建树。然而,无论是王尔德的生活还是他的文艺思想,抑或是他的艺术创作实践,矛盾性、复杂性显而易见,一般意义上的唯美主义已不能概括王尔德其人其作的全貌。对王尔德的研究也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注重个人风格和个性到60年代的注重文本形式的分析、80年代之后的文化研究之学术批评历程,体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汪精玲 《学语文》2014,(2):48-49
正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儿童故事、随笔以及书信。兰姆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书,是他与姐姐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则是建立在《伊利亚随笔》和《伊利亚随笔续编》这两部散文集上。兰姆散文在中国的译介,陆陆续续,从零星的篇章到精选的译本,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约翰·邓恩代表了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巅峰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李正栓教授的《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对邓恩进行了全景式的新探索,全方位梳理总结了国内邓恩研究的新成就,提出了邓恩研究的新思路,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了邓恩的作品,深刻挖掘了邓恩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目前国内邓恩研究比较全面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4.
继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提出诗歌的“三美”之后,诗歌的音乐性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关注。3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动,诗歌理论与批评也众口不一。左翼现实主义诗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论和新月派等自由知识分子的诗论在诗歌的音乐性上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布尔加科夫不仅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还是俄罗斯剧坛上颇具影响的戏剧家。其戏剧作品经历了从20世纪30年代全部被禁到如今深入解读的漫长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学者对布尔加科夫的生平创作、戏剧作品主题、诗学特征、及其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诗歌与政治、经济、化、教育、社会诸问题联系紧密,其基本走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以政治为本”的诗歌;80年代至90年代是“以语言为本”的诗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向“以人为本”的诗歌。多元共存、兼容自由、关注人性和生态环境,已日渐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苏文蔚 《英语广场》2020,(36):14-16
20世纪50年代,在战后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愤怒的青年"文学流派,约翰·奥斯本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作家。在戏剧作品《愤怒的回顾》中,他塑造了吉米·波特这一形象,让小人物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直抒胸臆,是戏剧角色选取的一个重要突破。吉米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生活在英国社会青黄不接的时期,是战后英国社会年轻人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基于此,王尔德在穿着、语言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生活细节方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形式.这在其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体现。文章分析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通过对王尔德几部典型诗歌作品的解读。展现其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英国诗人邓恩的玄学派诗歌意象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17世纪文坛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称为"玄学派"诗歌。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本文对玄学派诗歌采用的比喻手法进行分析,探究其独特性,进而阐述玄学派诗歌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是英国革命的年代,英国不仅回归了"王在法下"的自由传统,而且形成了议会主权的政治倾向,现代代议民主制逐渐发展起来。在促进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英国议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表面上,英国革命似有一定的保守意味,而且革命完成后,民主政治尚不完备,但毫无疑问的是,从17世纪末光荣革命后,英国已经稳步走上了一条和平、渐进的政治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