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针对目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所面对的新型技能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失衡的问题,人才培养要以满足产业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学生为中心,以落实“三全育人”为主线,对接区域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产业定向与技术定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两统一”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施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群内协同”以及专业群与外部企业和行业之间的“群外协同”,通过立德树人与技术技能培养相融合、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服务地区产业发展,提高校地人才与企业匹配精准度,地方高校有义务根据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地区装备制造业和国内人才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立足院校实际情况,提出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岗课赛证融通三方面建设为导向的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大类招生,实现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方向区分、模块化课程支撑、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统筹,兼顾共性和个性化培养,更好的对接产业和学生发展;分析装备制造职业岗位群能力结构和要求、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及发展需求,按照“平台+模块+拓展”的模式,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服务装备制造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先进航空装备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航空航天装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围绕航空制造业发展趋势探讨了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措施,从知识体系、教学实践、互联网+,三个方面提升航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单一技能向专业群技能人才转型、单学科向交叉学科人才转型的新要求,工业智能控制专业群就是组建的复合交叉型专业群,培养复合型、跨界型人才,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W公司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法,为丰富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建设和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区联动"指的是大学校区、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之间的联动式发展,校区为产业园区提供智力支持,是社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产业园区为校区创设成果转化平台,社区则是高校教学的第二课堂.三区间的联动与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创造契机.高校可以从三方面需求出发,确立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利用三方面资源,构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探索与践行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差异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产教结合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和方式已被实践所证实,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产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是培养适应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的实现途径。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产教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合作局面创新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筑巢引凤"的原则,规划了实训产业园,引进与重点专业群对口的企业进驻校园,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与生产融合,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学院已先后引进湖南凯城精密机械制造、湖南鑫泰机械制造、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22,(1):42-47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向。现阶段,我国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专业院校培养能力不足、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探索建设基于产业学院的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集群基本思路是以优化体制机制确保飞行技术专业培养质量,以提高综合素质对接管制签派专业培养要求,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机务维修专业育人水平,以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空中乘务专业岗位技能。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专业建设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授课方式创新三方面阐述了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专业建设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授课方式创新三方面阐述了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与智能制造升级的形势下,针对欠发达地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面临人才技术技能培养对接不强、创新能力脱节、职业素养不对等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双螺旋驱动理论,构建了“三梯队,三递进,三对接”的现代学徒制培育体系、“三课程二阵地一平台”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四维三课二化一心”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相互融合的“三体系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实时性、实效性,形成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智能制造升级环境下可推广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适应物联网产业链优化提升和企业技术升级,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物联网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行业应用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按照"职业基础必修+专业先导选修"平台课构建模式,系统改革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建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对接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从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14.
“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数智”融合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对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章根据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的改革实践,分析轨道类专业数字化创新升级,重建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军队建设和装备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鼓励高层次人才承担授课任务,及时系统地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融入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在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创新训练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重点实验室经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再制造事业和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92):8-9
本研究针对高职类院校的特点,分析了装备制造类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几点不足,结合本院教学改革情况,提出了创新型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海洋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以广西科技大学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平台,介绍了以“学院平台化、教学项目化、实践跨界化、服务社会化”加速融入区域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在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汽车“新四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实践,探索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的新手段、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融入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为例,阐述了高职学院在创新服务理念,形成运行机制,打造专业集群,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是“双高计划”的建设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对接需求、服务产业的必然举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双高计划”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为例,通过对校企共建体制机制、重构实训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师团队引领作用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产业学院的专业群建设实践,以期进一步完善依托产业学院的专业群建设,更好地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及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