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正兵 《编辑之友》2021,(10):87-93
将海德格尔思想融入媒介分析,是突破主流传播学研究的可能路径之一.海德格尔的技术观、本体论、存在现象学方法是当前媒介研究中主要利用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的嵌入为重新理解媒介注入了活力.但现有的媒介研究对海德格尔的整体思想把握还不够,缺乏系统的分析视角,造成了对新媒介技术、媒介生活世界等方面的理解迷雾.驱散迷雾需要将媒介引入海德格尔的整体思想中,依托深厚的存在论思想和方法论阐发泛媒介时代的传播现象,进而为沉寂已久的媒介现象学研究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福柯作为一个“思想学徒”的生涯,先是经历了黑格尔,然后由黑格尔穿越马克思,再由马克思抵达海德格尔,最后经由海德格尔找到了尼采,而尼采成了高悬于他的世界之上的“太阳”,  相似文献   

3.
本书以海德格尔哲学发展的整体为灵魂,以人类生存的选择与被制约为主线,在阐发海德格尔大量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的人学思想,包括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理论、人类生存的真与非真的理论、人类与整体存在者的关系理论、人与存在的共属理论、人类历史之思、天地神人之思、语言之思、思想之思,展现了海德格尔人  相似文献   

4.
刘小枫引海德格尔的话说:“世界不是立于我们面前让我们细细打量的对象,它从来就是诞生与死亡、祝福与亵渎的路径.使我们失魂落魄般地把持着存在。”这份年轻的善良与纯朴只有得到守护,才有可能在天黑之前到达我们要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东西方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孕育出的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深深吸引了西方世界眷注的目光,儒、道、释中的古代哲学思想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早就对孔子、老子感兴趣,但对后者评价高于前者。现代西方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倾心于老子的学说。为了给中西交流添彩增光,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汉英对照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视觉文化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它不只是用肉眼来看,而是把世界整个作为视觉图像来看待。现代社会,视觉在建构人类意义空间的基础上,塑造了社会文化秩序中的合法性等级。而电脑和网络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形式——虚拟视觉文化,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的特征,文化等级被消解,社会大众成为形象的缔造者。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7.
吉奥乔·阿甘本在《敞开:人与动物》(The Open:Man and Animal)中提到海德格尔的一件轶闻遗事:在海德格尔去世的前一年(1975年),他将其1929-1930年的课程稿件《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孤独》(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World,Finitude,Solitude)交予出版社,在稿件的卷首语部分,他这样说道:"芬克(Eugen Fink)一再希望他在其他著作问世之前率先发表此书."  相似文献   

8.
吴雁 《青年记者》2009,(12):30-31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一隋”、“道德一意”、“法制一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评论》2010,(11):42-42
海德格尔对待东西方对话问题究竞是什么立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是简单明了、泾渭分明的是或否,而必然是多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海德格尔的思想永远是“在路上”踟蹰而行,而且是因为东西方对话这个问题本身犹如他所谓的“林中路”一样始终与其他的林中路以及路标相互交错、曲折多变,令人茫然若失。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读王炜先生编选的《熊译海德格尔》时便想到,日后有机会定要写篇有关“孙译海德格尔”的文章。别的不说,单凭孙周兴先生是当今中国学界唯一一个倾注全副精力独立、精审、持续、高效、系统地翻译海德格尔著作的学者这一点,对“孙译本”的批评、讨论就理应成为学界早该着手的事情。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让人产生某种隐忧:迄今为止,这些海德格尔著作在中国大陆竟然大都只有一个“孙译本”,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文化逐渐赶超了文学的影响力,语言在文化构成中的中心地位已被形象所取代,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而海德格尔也早就指出,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4)
“物质性转向”成为近年国内外媒介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什么是物质性”“物质性可以给思考媒介带来何种新意”之类的问题缺少关注。本文追溯“物”“物质”“物质性”本义的同时,借助海德格尔的“作为聚集的物”、布洛赫的“活力物质观”等理论资源,对这样一组概念进行溯源讨流,澄清这样一组概念在“物质性转向”中的意涵,辨析其带给理解媒介的理论价值与意义,以期有益于弥合“物质性转向”在媒介研究中“名”与“实”之间的种种沟壑。  相似文献   

13.
范龙  周文渊  刘洁 《中国记者》2013,(10):26-28
"局部真实"与"全局真实""当下真实"与"历史真实""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这三对概念的辩证关系说明,要在新闻实践中贯彻真实性原则,新闻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妥善处理这六种"真实"的内在矛盾,以实现它们的整体协调、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对于"建设者"角色的自我确认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建设者"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世界迎来了海德格尔所言的图像时代,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被彻底视觉化。短视频的勃兴构筑了当代社会独特的视觉景观,在视觉技术发展和受众审美范式转向的助推下激发受众的视觉快感,使其沉溺于快适的短视频视觉消费狂欢之中,将受众与真实的世界相剥离。不可否认的是,在受众追随短视频浅层的感官欲望满足和伪造的大众趣味转向之时,潜在于其视觉消费行为中的理智退位、视看越位和审美错位的伦理风险也值得我们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1 33条短评进行梳理与统计,其中"霸权式"解码占3.01%,"协商式"解码占12.03%,"抵抗式"解码占39.85%,"创造式"解码占45.11%。通过对短评的分析发现:《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受众不仅不赞成纪录片中的观点,而且还抨击BBC不客观,责备BBC在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传者与受者的文化符码不同,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情"、"道德-意"、"法制-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7.
麦克卢汉基于最广义的媒介观,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角度来考察媒介,对于"媒介"概念作出了一种极为宽泛的理解。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本文主要分析人与媒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广阔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无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者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一海德格尔的《论人类中心论的信》是本世纪风起云涌的保护地球环境运动的先锋著作,它写于1946年,发表于1947年,虽然篇幅不长(三万字),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海德格尔是对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哲学家。在德国于1989年庆祝他的百岁寿辰时,研究他的文献已达到5400的数目,可见其影响已登峰造极,海德格尔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充满了深刻哲理的宏篇哲学巨著,而且来自他对当代世界发展的预言的应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海德格尔早在2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会在本世纪末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而把拯救地球的问题提到人类的议事日程上。海德格尔自此以后发表的所有的真知卓见,都是以拯救地球为主题,而《论人类中心论的信》是其中最杰出的一篇。在这封信中,他始终在否定的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史是新技术与新交流方式成功融合到现有规划和服务中的历史。然而,现代技术促进图书馆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鸿沟的加大。每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增强和补充以往方式的同时,也引起图书馆界广泛的争论。作者由《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对技术描述的感悟,从新的视角解读现代技术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并剖析技术背后的制度因素、人文因素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