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志安 《大观周刊》2011,(38):134-134
职业学校中,通过赏识教育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薛玉亮 《大观周刊》2011,(36):160-160
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金华生 《大观周刊》2012,(47):325-325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是实践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精神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学生活动和问题研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莉 《大观周刊》2010,(48):73-74
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活学学活乐学,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并把课堂延展到课外,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王军亮 《大观周刊》2011,(23):182-183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起学生的干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之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6.
张正龙 《大观周刊》2011,(40):147-147
在现代社会的教学中,有好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主动的进行,不能提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7.
田景高  梁双 《大观周刊》2012,(18):243-24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李庆娥 《大观周刊》2011,(15):238-23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英语代写论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9.
詹永红 《大观周刊》2011,(47):141-141
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徐树仁 《大观周刊》2011,(50):128-128
努力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让学生于无意处发现蕴藏的"真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探索,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张志骞 《大观周刊》2012,(8):200-200
师生角色互换,形成一种意识的平等。教师甘做学生的学生,可使师生各得其所:第一,生之所益:①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激发生之探究动力;②老师向学生请教,给学生信心;③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感师之感,体师之痛,理解老师之难。第二,师之所益:①老师为学生之学生,激发师之探究动力;②老师为学生之学生,学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③教师为学生之学生,感生之感,体生之痛,理解学生之难。  相似文献   

12.
钟静 《大观周刊》2013,(11):202-202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都有其个性,作为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雅 《大观周刊》2010,(46):136-136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相似文献   

14.
肖天仙 《大观周刊》2011,(48):167-16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在低段教学中,我结合低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善于表演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点燃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芒来 《大观周刊》2011,(51):228-228
文章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美术作品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信心;利用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利用学生作品美化校园,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姜勇 《大观周刊》2011,(41):92-92
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既是学生,又是干部。学生干部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承上启下,衔接老师和学生的作用。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更是老师智力和体力的延伸。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首先需要进行团队建设,只有将团队建设做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干部的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能很好的将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出来。部分学生干部能成为老师的助手,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大部分学生干部没有能发挥出太大的作用,特别是没有发挥出学生干部整体团队的力量。因此,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方面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17.
谭瑶琴 《大观周刊》2011,(32):168-168
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  相似文献   

18.
卫红霞 《大观周刊》2012,(9):184-18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赵玉平 《大观周刊》2012,(15):161-161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启发学生活跃思维,允许学生超过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韩芬平 《大观周刊》2012,(6):169-16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评语评价有着其他评价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激励性评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奋发向上,激励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