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辛艳 《数字传媒》2004,(7):43-44
互联网的发展,给有线电视网络传统的数据广播业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有线电视网络新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找寻和建立有线电视网络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奠定有线电视网络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所共同面对的课题。6月11日下午.“歌华有线宽频业务平台”推介会在北京京都信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线电视的数据广播应运而生,成为继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广电系统业务。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电视数据广播的基本内涵,并要深刻把握电视数据广播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要根据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以及电视市场的发展,全面分析电视数据广播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主要从电视数据广播的技术、市场和网络三个方面分析其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区县有线网络现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线网络从原来的有线数据广播、有线视频点播到交互电视、网络电视等业务的产生,对用户的收视习惯从看电视走向用电视、网络的传输模式从模拟到数字,网络的功能从单一走向数字化、多功能、多业务融合。新技术最主要是光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整个有线电视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由此对网络的传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有线网络双向建设与改造,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是有线网络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网正向数字、双向、智能、多功能、全业务的发展,广播影视行业面临三网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金湖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双向化改造从A、B双平台网络整体建设、频率规划、IP地址规划、双向接入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发展到今天的HFC网络,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上的不断运用,B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更是推进着有线电视网络向一个现代通信网络发展,现在的有线电视网络已由一个单一传送电视节目为主的网络发展为一个多业务网络。随着互联网接入(INTERNET)、视频点播(VOD)、网络电话(VOIP)等业务的提供,网络的可靠性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歌华飞视是一种基于有线电视数字广播网络和WiFi技术融合的应用系统平台,系统传输网络体系同时使用了交互网络和单向DVB广播网络推送两种模式,终端区域依靠WiFi技术接入。飞视业务的特点是双网融合传输,广播与存储的结合、终端无线交互的应用,既保证了电视节目的高清晰度又保证了内容的交互性;频道丰富,可选择性强;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年和产业化年”,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化为目标,以业务发展为龙头,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为纽带和核心,广播电视、电信和网络等媒体的业务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引言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随着通信、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各网络所能提供的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多。在新世纪,有线电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是摆在有线电视业面前迫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三网(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网络、数据网络)的专业界限已逐渐消失,“三网合一”已是大势所趋。尽管构筑全光网络通信的信息高速公路光纤到户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解决 “最后一公里”瓶颈将是一个值得研究如何突破的课题。为了在接入Internet同时享受数据、语言和视频等服务,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阶段的有线电视领域中,技术水平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了国家信息产业领域的核心基础网络之一。伴随着数字有线电视中的光纤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多种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有线电视的领域功能也因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由比较基本的业务逐渐向着扩展业务与增值业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新红 《青年记者》2012,(22):69-70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正朝着全业务发展方向布局,从广电业政策、业务及技术的发展来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发展中,宜顺应全业务发展趋势,通过多元化服务,提升内容集成及个性化特色服务的能力,增强用户黏性,在保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和稳步推进语音服务的同时,着力发展有线宽带业务和对广告业务的全面渗透性开发.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8,(4)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线电视网络向全业务双向数字信息网络的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承载的新业务(如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语音、视频、宽带业务)迫切的要求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根据东台广电网络的实际状况,通过调研、论证,以整体转换为契机,我们选择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EPON)实施城区内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调频广播电台的频道间隔为100kHz。带宽为200kHz。随着调频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在我国逐渐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调频广播发射台采用的辅助通信业务(SCA)、广播数据系统(RDS)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数据广播平台是一个以国家广播电视光缆干线传输网和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以专用的覆盖全国的卫星传输为补充,最终面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平台。它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数据广播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有线电视网络是迄今为止最有优势的视频节目宽带广播/接入网。1550nm波长传送广播ATV、DTV到HDTV作为高性价比的有线电视广播传输通道,将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中成为主要技术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基于新一代成熟的FTTX技术思路为溧阳网络升级改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的深入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正在向广大农村迅速延伸与扩大,有线电视与共缆广播得到空前的普及。就龙游而言,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432个行政村中除3个特殊村外其余429个行政村已实现了联网,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2万户,室外广播达到1771只,室内调频广播达到7900只,一个覆盖全县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建成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网络,而且三网融合是国家倡导和发展的趋势,利用三者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容纳各种信息业务的宽带网络平台,越来越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应以建设有线电视网为契机,打造宽带网络平台,综合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等,以高速化、全面性和交叉性为标准,最终建设大三网平台。并通过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普及,惠及大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6-57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项目,在国内首先成功地将视频领域的制、播、存网络架构应用到广播音频制、播、存领域,创造性的将传统电视台视频制作和播出的诸多概念和环节引入音频制作和播出中,构建了全新的、统一的广播制播技术体系。通过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多种信息源,实现了广播电视双向应用与资源共享,广播、电视优势充分互补,广播电视业务紧密结合,同时兼顾网络广播、  相似文献   

18.
张影 《新闻窗》2014,(4):109-109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有线电视网络目前主要用于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随着用户对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的需求以及面临其他行业的竞争,各地有线网络开始陆续构建具备双向传输功能的HFC网络,并进行宽带互联网等增值业务的运营。基于双向HFC网络的互联网业务目前采用的主流技术为CMTS技术,现就此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办发〔2008〕一号文件的下发,给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文件指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对照文件的发展要求,结合江西省这些年来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发展的实际,江西省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的运营思路还需要作出适度的调整,还有许多阻碍和关卡需要我们去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