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教育价值与教育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及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所制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和途径的指导原则。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990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教育方针公布后,高教界的同仁,对如何理解和贯彻这一方针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发表了许多颇有见解的文章。现将一些主要观点综述于下,以飨读者。一、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特征 1.方向性。方向问题是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是高校的首要问题。新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既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就是高校一直贯彻执行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吴基传认为,教育从来就是从  相似文献   

3.
教育方针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社会制度,固然产生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便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同一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和表述也要相应有所更新。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试提出教育方针的表述如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又把“为人民服务”写入教育方针;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方针,使党的教育方针扩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把“坚持教育创新”第一次写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对于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教育方针是指引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和指针。我党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 ,经历了三大时期 ,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贯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反映时代精神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新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我国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江泽民对教育方针的创新论述,有必要将其完整、明确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教育方针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教育改革正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要使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前急待对教育方针统一认识,早日确定一个统一的科学表述。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讲话中强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方针乃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方向。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确立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采取了一坚持二创新的科学态度。其创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育目标,除培养创新人才外,还要创立和传播新知,培育民族精神等;二是内容体系;三是培养模式。基本经验和启示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意原则、坚持以党的政治路线统领教育创新、坚持重点论与系统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杨程 《教育研究》2021,42(8):14-22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孕育、确立、发展、稳定、曲折、成熟、完善的演变历程.在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与时俱进中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坚持工具价值与人本价值的融合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克服探索中的曲折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学习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内涵,做好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着力搞好教书育人陈德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在这一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应...  相似文献   

11.
数字公民教育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关注。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对于公民教育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系架构、总体目标、发布机构与起草人员、内容比较四个维度,分析国际上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结果发现,当前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呈现出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内容动态更新、教育目标鲜明、政策制定多方协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它拥有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非华人族群的"汉语热"日趋增温。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导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陷入困境。华人族群的华文教育向本土化转型、非华人族群出于商业价值形成的"汉语热"这两种形态并存,是马来西亚近期华文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革高校新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新闻教育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其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育理念与内容滞后、新闻理论与实践脱节、新闻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当前高校新闻教育实现突破的关键是走国际化的道路,加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政策数量、发布主体、内容分布和调整层次等角度对湖北省区域内2008-2013年间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梳理当前区域教育政策服务的波动性、不均衡性、全面性及专业性等特点,指明政策关照存在外生性动力不足、对德育和就业关注相对薄弱等问题,为其他地区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政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在政策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普职教之间发展不协调、中高职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不畅,未能凸显中国特色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要紧密衔接等来完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投资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我国民办教育走上投资办学的道路,既是办学者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无奈和被动的选择,也是特定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投资办学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模式,它既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私学之路,也不同于西方的私立教育模式。正确认识我国民办教育的这一基本特征,对于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安排,对于认识新时期教育属性的发展变化,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 in Scotland outlines a policy vision of a more progressive,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form of education; a commitment which contains an obligation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HWB) to be a responsibility of all teachers. A critical policy analysis approach was utilized in order to review school-level progres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olicy development, i.e. policy formulation, legitim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Evidence was collected through 15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head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academics and staff with national and local authority quality improvement remits. Questions focused on: aims and curriculum goals; school cultur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artnership relationships and evaluations of practice. Findings suggest a high degree of support for curriculum aims, however, there were often problems communicating policy expectations (policy formulation). Thus, despite impressive examples of innovative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school ethos, wider achievement and pupils’ broader general education (policy legitimation), there were also examples of HWB being constrained by senior school examinations and the backwash effect this had on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engagement with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pproaches (policy 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policy to practice coherence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more specific research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人类学关注复杂文化背景中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任何学前教育的政策不可脱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借助其他文化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但是,立足点必须是自己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着眼于新文化的建立,在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上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构建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但相关奖学金政策亟须转型。基于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结构、类型和功能的研判,并结合对国内外多个城市的实地调查和经验研究,分析提出奖学金政策转型面临的挑战集中在发展理念、政策实施形式、政策结构、政策效益等方面。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政策转型的逻辑在于提升政策的核心议程地位、构建多元的政策主体结构、开发多样的政策工具类型、设置多元关联的政策目标。奖学金政策转型的进路如下:转变指导理念,增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开发政策新类型,拓展留学生教育新功能;搭建政策新组合,扩展政策实施单元;切实下放政策实施权,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