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如何走向哲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铁芳 《教育研究》2005,26(4):8-12
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周遭“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让个体面对世界大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卓越与整全。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又具有整体性,作为整体的教育,其目标就是个体人生的完成,即实现个体人生的整全,追求个体人生的最高形式的存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走向哲学,走向教育存在本身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2.
柳永词大多人性人情的讴歌礼赞,是一部人性觉醒的乐章。它所表现的是人性觉醒后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明耀着人性的光辉。柳永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学精神去表现市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正是重视人,要求人的感情、意志、欲望以及理想人格受到应有尊重的人文主义思潮的萌芽,是人性觉醒的春雷,是柳永人格、精神的升华和人生的超越,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和公众的社会价值,因而得到人民普遍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同"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的内在规定一定是相同的。何为教育?教育其本质意义是对人性涵养和生命关怀,是促进自我价值的生成和实现,是激励每一个人最大可能的充分发展。教育是解放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是以人性的本质所需要的方式尊重人的尊严,让其获得健全的人格、自由的能力、理性的精神、卓越的德行、独特的个性,而不是束缚、压抑、限制人的天性天赋。教育不能离开这个终极意义的"同"。教育发展应有的内在规定必须要"同"。教育是一个彼此关联且  相似文献   

4.
张文武 《考试周刊》2012,(85):167-167
凡教育,必定是对人的“成人”教育,换言之,是人对“完美的人”的追求。忽略了对人“完美的人”的追求.则是不健全的教育。片面地实行不健全的教育,则是对人性的压抑与灭杀。纵观当今教育,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无不折射出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童燕 《学语文》2013,(1):23-24
对人的关怀,对健全人性的追求,一直是千古哲人思考的最高指向。从哲学层面上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就开始探究人类幸福生活的方式,到康德提出人是目的的观念,将具有道德自律的人提得很高,意在改变基督教对人的贬损。人不再是上帝的手段,人的最高目的就是发展健全的人性,上帝只是这种人性的体现,这给予了人无以伦比的高度,对后世个人自由和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相似文献   

7.
吴金鑫 《辽宁教育》2013,(6X):41-45
<正>人生是为了追求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教育是为人的追求,为社会的追求,为国家民族的追求,为人类的追求服务的,幸福作为人性最本质的渴求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根本的目标。尽管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恶”城市而“好”乡村,“憎”知识分子而“爱”抹布阶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作者真诚地怀恋故乡那“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严肃地嘲讽“场面上人”那被所谓的思想观念扭曲的人性,这代表着作者心目中理想人生的两个支柱。二者统一的契合点,便是沈从文对美、对生命、对理想人生形式的呼唤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席勒美学思想是以审美为手段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满,人的自由。他推崇古希腊社会是因为古希腊人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他谴责现代科技的片面发展对人性的破坏,认为只有美才能恢复人性的完满。席勒注意到人的自由自主对审美活动的重要作用,他追求美的理想,强调审美心境对人的净化提升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待后现代文化转向,重建艺术的教化救赎功能,席勒的美育思想对人们有着启迪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个复杂的课题,即使深入研究也难以给出全面、准确的答案。在此,结合自己十多年从事博士生培养和名校长培训的工作,谈几点最基本的认识。改变一个人要从改变他的人生期望入手。俗话说: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确实,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般真理: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卓越的成果源于对卓越的追求。一个博士要成为一个一流的学者.就要有“追求卓越”的人生期望,这样他才有可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作为一个校长,他也要有追求一流的精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是最早触网也是庞大网民中的一部分,他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之外,也严重地被网络所异化.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而探索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是克服大学生网络异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主题转换的考察,提出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主题是要培养人的关心能力、思考问题及辨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担着塑造人和培养人的重任。教师要把正确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特别是科学的价值观,加以合理地阐发,有效地渗透,使学生的心智得以健全,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人文渗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文化观、职业观,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是人类千百年经验的总结,人生教训的概括,世事沧桑的领悟,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大都内容积极,既有思想道德功用,又有科学认识功用,还起到教育警策作用,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是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振兴的精神支柱。当前如何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与途径,使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互动,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试图从二者的辩证关系入手,解析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给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对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环节中,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只有辅导员队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我国高校不断进行着科学知识教育之时,其实还在进行了最高尚的教育——德育教育.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雅典式”教学的过程中,汲取苏格拉底的讨论武的教学方式,能极大的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对于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班主任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传授好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本领;另一方面,要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作好班主任工作,特别是细致入微的作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教师应努力当好三个角色,即当好“导师”角色,用丹心引路;当好“父母”角色,用热心育人;当好“朋友”角色,平等沟通。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影响过程。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要加强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教育学生,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