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师生之间就像兄弟姐妹,老师似乎没有威慑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和老师亲近,学生的心理话就不会和老师说,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2.
贾春环 《山东教育》2004,(26):26-27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老师在做老师,学生在做学生,能还颠倒过来,让学生做做老师,老师也做做学生呢?能。这不,我的学生就潇潇洒洒地做起老师来了,并且还蛮不错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实现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 1991年开始,我从教学生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先教学生如何当好老师   平时,学生对老师是很崇拜的,一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都跃跃欲试。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就加以引导。我告诉学生,每位好的老师对学生都是负责的、公平的、无私的,只有做到这些,老师…  相似文献   

4.
一个老师要教上百个学生甚至更多,要老师一个个地去适应学生显然很有难度。学生因性格内敛、不适应某老师的教学方式、对老师有偏见或误解之类造成的严重偏科,班主任需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让学生愿意亲近科任老师,并尽力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小疙瘩”,无力改变现状的,则需要调动家庭的力量,调整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我在近十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被这样一种教学情形所困惑,“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写;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老师发考卷,学生答卷”。这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中极为普遍。老师教学步骤安排过分严密,学生的学习完全进入老师设计好的预定轨道。表面看师生配合默契,但从深层剖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压抑,沦为老师完成既定程序的陪衬和随从,这样会逐渐形成一种僵化、呆板的气氛,压制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那天去听一老师上教研课,课是经过准备的,但是我还是只坐了十多分钟,就觉得很不耐烦了,盼望下课。但也就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真正盼望早点下课的其实是学生,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可能早就厌烦了。 也就在那时,我突发奇想,我们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了解学生的感受。 诚然,多少年来,在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之间,老师始终是老师,学生也永远是学生,所以老师也就天经地义地站在比学生高的位置,老师也心安理得地俯视着学生,老师也理所当然地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做老师认为都应该做好的事…  相似文献   

7.
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然而,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神圣也不伟大,去掉“师道尊严”的面孔,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有自卑、有短处,也会犯错误。学生正经历的一切烦恼,也曾是他们的老师所经历过的。让学生分享老师的经历,是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特快列车,这是一列精神直通交往的直达快班,它能使教与学和谐前行。  相似文献   

8.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年,从多年的实践中发现,那些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师,都是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的。所以,尊重学生是每一位老师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老师常喜欢“好”学生,老师不喜欢“差”学生,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可是,走出校门之后,“好”学生却常常冷淡老师,“差”学生却亲热老师。这种令人忽视的现象的背后,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你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是以老师活动为主,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如果3/4的时间都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你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老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1/10,你就是特级教师了。──兰·本达  相似文献   

11.
唐金龙 《教育文汇》2004,(10):31-32
老师在学生面前似乎永远是对的,作为学生感谢老师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许多时候,老师倒是该感谢学生。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教育》2006,(4):54-54
每逢节目,学生们总会送些礼物给老师,以感谢老师对他们一年的栽培。由于老师们收到的礼物越来越贵重,去年,纽约市教育主管部门下达了一条规定,要求每名学生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教育部门不仅限定了礼物价值,还强调学生们送老师礼物应该遵循“自愿且廉价”原则。教育部官员称,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老师与学生间的利益冲突。避免,老师对某些学生青睐有加。  相似文献   

14.
你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是以老师活动为主,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教师是好老师;如果3/4的时间都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你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老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1/10,你就是特级教师了。  相似文献   

15.
赵玉彩 《科学教育》2005,11(1):F003-F004
我们都知道,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相信老师甚至超过父母。可见,老师的言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多么的重要。回顾自己曾经的学生生活、十六年的教师生涯,总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受学生的欢迎,甚至有的老师曾被或险被学生哄下讲台。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力求找出这类事件出现的原因。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老师缺乏魅力!究竟什么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魅力呢?  相似文献   

16.
朱正志 《教育文汇》2007,(10):33-33
平时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谈论某学生的字像某老师的字,某班的学生就像某老师等。常言道,有其师必有其徒。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确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经常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有一种依赖心理,而老师也乐于学生跟着自己转,因为这样的课堂是多么其乐融融啊。但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要言而有信李德山某小学一位学生偷了他人一支钢笔,老师批评教育他,要他“彻底坦白”,学生有顾虑,老师说:“只要你承认,保证不在班上点名批评,以后改了就是好学生。”学生相信老师,于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此时,老师把脸一沉,严厉训斥,还叫这个学生在班上...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份师生关系调查,发现有约百分之八十一的学生认为师生地位不平等,约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认为老师太凶,约百分之八十四的学生怕老师,约百分之九十二的学生不愿和老师说心里话,约百分之三十六的学生讨厌老师。不难发现。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师生之间的情感已如此淡漠。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教书育人》2006,(6):42-43
所谓班主任与学生和谐相处,我认为就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友善相处,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而学生则爱戴老师,尊重老师,信赖老师,视老师为朋友,乐与之为师,与教师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这应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最高境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关系.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