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位具有自觉儿童文学意识的作家,汪晓军投入于儿童文学创作已接近20年,期间他以不同的文体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双木老师的荒诞故事》是近年来作家在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2.
早在几年前儿童文学创作圈内便有了“迎合”市场的倾向,当时儿童文学家、批评家樊发稼就撰文表示,当下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中,有迎合市场的倾向,孩子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但这些作品思想性往往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迎合”与“引领”的争论开始逐步展开,一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写出他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一方认为应该用优秀的纯真的儿童文学去引导孩子们阅读。  相似文献   

3.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张美妮教授在《浅谈近几年的儿歌创作》一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文学走向鼎盛,儿歌创作迅猛发展,投入的作者、发表的作品、出版的各种专集数量之多,前所未有。”(见重庆出版社《张美妮儿童文学论集》)此文写于1996年。我以为,张教授对这一时期创作儿歌  相似文献   

4.
早在几年前儿童文学创作圈内便有了"迎合"市场的倾向,当时儿童文学家.批评家樊发稼就撰文表示,当下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中,有迎合市场的倾向,孩子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但这些作品思想性往往有所欠缺.近年来关于"迎合"与"引领"的争论开始逐步展开,一方认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写出他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一方认为应该用优秀的纯真的儿童文学去引导孩子们阅读.在4月举办的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相关人士对此纷纷发表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爷爷的儿童文学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沫 《出版史料》2008,(2):123-125
2003年的春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白雪静同志找到我,说社里想为谢冰心、张天翼和我爷爷叶圣陶三位儿童文学的老前辈,出版他们的儿童文学全集,爷爷的这一部想征得爸爸的同意。有关爷爷的儿童文学,我从看过的书中知道,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写在1921年,那是他为郑振铎先生创办的《儿童世界》的创刊号写的,那年他二十七岁。《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传媒》2001,(5):8-9
几个人侃大山,说到正在电视上播映的《笑傲江湖》,高洪波便来了情绪。 洪波如今虽然居于作协领导“高位”,但是并未显“官相”,大家也与他开得玩笑,犹如一哥们儿。其人乃文坛多面手,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全面出击;写得成人作品,更弄儿童文学;虽以儿童文学名世,却任着《诗刊》主编。 曾听此公说,他在创作、做官、视察之余,先是搜寻把玩名  相似文献   

7.
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重要奠基人、国际儿童文学格林奖的首位华人获得者蒋风先生在《儿童文学原理》引言中说:"虽然西方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要比东方早,儿童文学创作的实绩也比东方丰厚,但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东方的起步却并不比西方晚……中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既不晚于西欧也不晚于日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图书出版一直扮演着一个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图书出版作为作家创作的传播载体,呈现并展示着儿童文学的创作状况;另一方面,当图书出版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既有存在,它又引导推动着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因此,从出版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认为任溶溶的存在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幸事。任溶溶生于斯长于斯,当然承续了中国文化的"载道"传统。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其间的"载道"意识。这方面,他与我们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没什么两样。但我想说的是:第一,任溶溶是一位天生的、难得一遇  相似文献   

10.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本名任以奇,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长期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既是翻译家,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能用俄、英、意、日等多国语言进行翻译。曾获国际安徒生翻译奖、亚洲儿童文学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任溶溶的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自然、亲切、风趣、幽默。曾创作儿童诗和《妈妈为什么不去开会》、《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等故事。他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名著,如普希金童话诗,叶尔肖夫童话诗《小驼马》,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儿童作家孙幼军的童话作品《小布头奇遇记》多媒体童话剧日前在北京建组,童话剧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改编,运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表演,边讲边演。2013年"六一"儿童节起,每周六日上午在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与小观众见面。孙幼军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儿童文学泰斗级作家,一生坚持儿童文学创作,到晚年仍笔耕不辍。他创作的  相似文献   

12.
王科 《新闻爱好者》2010,(5):158-159
儿童文学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文学门类,它的创作与作者所拥有的"情"、"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情"是指对儿童的热爱之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创作激情,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理"是指儿童文学的作者应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应拥有科学的文学理论素养,它是儿童文学创作的路标。"情"与"理"的有机融合是儿童文学创作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尽管已是深秋的11月,可上海的天气使人觉得仍在夏天。正在这儿召开的97上海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同样开得十分热烈。近几年来,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抓好“三大件”的号召下,儿童文学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势头。为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繁荣,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主办了这次有5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学者及出版工作者参加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比之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儿童文学,90年代以后的女性儿童文学创作整体实力显然大大提高,这一点我们不难从对90年代以后的女性儿童文学创作中大致了解到。而其中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在童话领域的丰硕成果。在80年代的女性儿童文学中我们似乎还很难举出一位在童话界叫得响亮的童话女作家,而在90年代  相似文献   

15.
《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不是从口号出发的发号施令式的理论走秀,而是切实地站在儿童文学诗学的战略高度,审视十多年来儿童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精心之作,它的出版有利于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走向文化诗学,与世界儿童文学接轨。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给幼儿写作品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恰恰相反,给幼龄儿童创作最难,这是许多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切身体会。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孩子越小,他们的思维、语言、认识能力越“初级”,作家为他们创作,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生理和  相似文献   

17.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18.
若将刘海栖归入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那可真是有点委屈了他,早在20年前,他就以《这群嘎子哥》《灰颜色白影子》《银色旋转》《笔·肚皮·一个故事》《明天会怎样》《男孩游戏》《逃跑者和他的狗》等若干部长篇小说华丽出道了,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那极具独创性的"刘氏创作法"。可是刚在儿童文坛上整出了一些动静的刘海栖,却一头扎进了少儿社日益繁重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将正在兴头上的儿童文学创作竟然一撂就是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儿童性"是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核心内驱力.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化进程中,对"儿童性"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关系密不可分,彼此推动,彼此促进.创作与出版的实践表明:创作与出版在"儿童性"上的深度融合,是确保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产出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我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称作“新儿童文学”,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由于有一批勇于探索、不断求新的作家、出版家、批评家的自觉联合,策动了一幕幕发展儿童文学的新运动,使儿童文学呈现出令人鼓舞的繁荣局面,不仅创作观念非常开放,而且创作实践十分丰富,可以说,创作、出版、评论儿童文学日益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社会行为。如:以策划“新潮儿童文学丛书”(1988)而独领风骚的21世纪出版社,十年后的1997年,再次策动“大幻想文学”新潮,成为跨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道彩虹;1997年,明天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