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2016,(6)
<正>6月11日,南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致公党中央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两岸交流基金、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创价学会、香港义工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公益沦坛在厦门拉开帷幕。两岸公益机构代表和爱心人士300余人再聚首,围绕"公益心连心两岸一家亲"这一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2.
《华夏星火》2009,(1):4-5
刚刚闭幕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形成了富有积极意义的共识,提出了非常重要的9条“共同建议”,反映了两岸各界的共同期待,大陆方面还提出了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10项政策措施。为了贯彻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岸农村科技的携手发展共绘蓝图,我们就农村科技合作组织了海峡两岸农村科技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携手共进,推动两岸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志中 《学会》2004,(5):27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的"首届两岸四地环境论坛--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与对策"于2004年1月7-10日在香港公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期间部分代表还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进行了技术考察.  相似文献   

4.
《现代情报》2011,(6):158-158
会议背景 "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与策略学术研讨会"是海峡两岸四地信息管理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促进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而举办的系列学术会议,自1994年起已先后在两岸四地的大学中轮流举办了16届。第17届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9月1日至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将延续前16届的良好传统,秉承携手共同研究与发展的原则,联络海峡两岸四地信息管理的专家学者聚首一堂,共同对信息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进行探讨及交流。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0,(7)
<正>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台湾)、福建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两岸民间社团交流合作研讨会"于2010年6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召开。会议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聚集两岸民间社团领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台湾33人),围绕"两岸民间社团交流合作"问题开展了探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汤珺琳  吴婷婕  陈挺 《学会》2023,(3):52-55
<正>“两岸民生,实际上是两岸气象风险评估职责的体现。两岸气象交流,其实最终都是两岸人民福祉民生获得保障,”参加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的台湾代表表示,“如何更好地保障海上、空中交通安全以及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既是两岸所共同关心的,也是两岸气象同仁共同需要思考的。”两岸气象交流源远流长,合作成果丰硕。长期以来,福建省气象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努力探索两岸气象融合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7.
高文仲 《学会》2005,(11):34-35
为了加强两岸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交流,促进两岸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共同发展与合作,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邀请福建省信息产业厅、福州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台湾中国无线电协进会、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元智大学、大同大学、IEEE广播技术学会台北分会于2005年6月23-24日在福州共同举办主题为"21世纪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论坛邀请两岸190多位知名专家学与企业家参加这一盛会.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5,(5)
<正>5月24日,两岸四地科技合作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广东省委常委林雄等出席开幕式。广州市政府副市长王东主持开幕式。来自两岸四地的500余名科技界、工商界、金融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张勤在开幕式讲话中说,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用创业创新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港澳台与大陆是命运共同体,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9.
侯宽其 《情报杂志》2005,24(6):116-117
通过对两岸四地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的简要介绍,以及对各自公共图书馆在阵地服务功能的覆盖区域、辐射半径和人均图书馆馆数上的比较与分析,使读者较为清楚地了解到两岸四地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由市教育局负责承办的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会在内江万达嘉华酒店胜利召开。会议以"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台湾东海大学客座教授詹昭芬等两岸著名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演讲,共同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华夏星火》2009,(1):7-7
海峡两岸农村科技发展研讨会是继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之后的第一个两岸论坛。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了9项共同建议,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提出10项惠台政簧措施。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赞赏大陆端出来的是扎实的“牛肉”。并且,这盘“牛肉”和我们这次会议想推动的农村合作项目紧密相关。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将不仅能吃到牛肉,而且要用牛肉做成牛肉大饼,让两岸同胞共同享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王强 《今日科苑》2012,(22):86-91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教大事     
正第十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DCDF2015)和第六届两岸四地卫星应用学术与产业高层研讨会北京召开[本刊记者王继红报道]2015年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DCDF2015)"和第六届两岸四  相似文献   

14.
杨金拔 《学会》2012,(1):27-31
<正>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以下简称"海辩赛")旨在进一步增进两岸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之间在科技、教育、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交流,展现新时代两岸大学生面向世界、开拓未来的青春风采,促进两岸青年加深了解和增进友情。海辩赛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入岛举办两届(2005年第四届、2009年第八届),参赛代表队142支(两岸各71支),参赛选手715名,涉及大陆的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  相似文献   

15.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20-1920
"2009首届海峡两岸区域发展论坛"于2009年10月28-30日在台湾东海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台湾东海大学、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主办,旨在促进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协同发展之路,研究如何有效推进未来两岸在区域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和城市发展中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4,(7):F0004-F0004
<正>由中国科协主办、福建省科协承办、山东省科协等两岸30家单位共同协办的"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海峡科技专家论坛"6月15日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300多位科技专家和嘉宾出席开幕式。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洪捷序和台湾大同大学校长何明果出席并致辞,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郑兰荪主持开幕式。在论坛主会场开幕式上,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与台湾放射肿瘤学会、厦门工业设计学会与台湾环境资源研究中心等10个两岸科技、经济合作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3,(7):F0002-F0002
第五届海峡论坛·2013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简称"专家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福建省科协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台湾中华创业育成协会等两岸41个单位和社团共同协办。本届专家论坛主会场及12个分会场于6月13日至29日先后在福州、厦门、德化、福安四地分别举办,其中2013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主会场开幕式(含签约仪式)于6月16日在厦门举行。应邀参加本届专家论  相似文献   

18.
周志中 《学会》2004,(5):27-27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的“首届两岸四地环境论坛——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与对策”于2004年1月7—10日在香港公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100多位专家、学和产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期间部分代表还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进行了技术考察。这是首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18,(1)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一、闽台"气象缘"回顾(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  相似文献   

20.
周向阳  沈辰 《学会》2017,(3):61-64
两岸科普发展各具特色,但具有相同的发展方向,两岸科普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利于共同提升两岸科普事业发展。本文通过对台湾4个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大陆科普基层实践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围绕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场所建设、科普读物出版、科普新媒体传播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