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甲状腺癌是最常发生的内分泌肿瘤,但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变异是不常见的。在这里我们根据癌干细胞或经典观点来讨论TSHR在甲状腺中的作用。我们简单回顾与TSHR变异相关癌症的基因。有趣的是,高功能TSHR变异使分化癌症与沉默TSHR未分化甲状腺癌正相反。对于在甲状腺癌的起始启动中是否TSHR的改变起到作用或在演变过程中是否使基因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但是功能性TSHR已经用于治疗。甲状腺细胞中TSHR./PKA系统的完整性定会在甲状腺癌的启动和演变过程很重要,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盐摄入量过高可能会使体内产生一种免疫细胞,从而生成过多的促炎症因子,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自体免疫疾病。炎症是机体针对感染的重要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细胞,造成自体免疫疾病。来自美国的研究小组称,免疫系统中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对引发免疫反应十分重要,但这种细胞过量会导致产生过多的促炎症因  相似文献   

3.
卞如濂 《科技通报》1990,6(2):89-92
生物效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oponse Modifiers, BRMs)是一类新药,此类药物是通过激发或调节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过程,或通过纠正紊乱的生长和变异过程,从而达到修复机体本身的防御体系。BRMs包括免疫增强剂、免疫修复剂、细胞激活素(Cytokines)等。对于免疫缺陷引起的疾患,首先考虑应用此类药物。亦可作为癌症的治疗药物,因为它可通过提高宿主对癌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原而产生有效的反应,达到治疗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BRMs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等的产物:细胞激活素。免疫反应的调节是通过各种淋巴细胞的亚单位相互作用进行的,这些相互作用又常常是通过细胞激活素的产生、分泌和特异性识别中介的。它是一类能调节免疫反应的激素样蛋白质。本文侧重对有治疗意义或治疗价值的细胞激活素加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毒包括DNA和RNA肿瘤病毒,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人恶性肿瘤(癌症)的发生。病毒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基因使其增生,最后发展成癌;或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病毒诱发细胞恶性变,形成癌症。后者如艾滋病人由于HIV感染而引起免疫缺陷,很多病人易发生卡波西(Kaposi)肉瘤及淋巴瘤。据现有资料看,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免疫抑制者的淋巴瘤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阴户癌、阴茎癌、肛周癌和皮肤癌有关;HTLV-1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新基因组图谱可为癌症重新"归类"美国科学家团队完成了对涵盖33种癌症的1.1万个肿瘤病例的基因测序和分析工作,得到迄今规模最大的癌症基因组图谱—泛癌症图谱。研究人员确认了约300种驱动肿瘤生长的基因,且其中一半以上肿瘤携带的基因突变可被现有疗法治疗。根据基因变异和表达的相似性,他们提出可以按照分子类型给癌症"归类"。例如,可出现在肺、食道、膀胱、子宫颈以及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就具有很强的分子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能量饮食是心脑血管病、富贵病(如糖尿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因此素食被人们视为健康饮食,同时在动物保护组织等的推动下,吃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然而,现在一项研究指出,长期吃素可能有损健康,而且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及癌症的风险。素食致癌还是抗癌?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布伦纳教授等人在2016年3月29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长期素食后,人体内更可能带有容易引发炎症反应的基因。这样  相似文献   

7.
癌症是人类 2 0世纪没有攻克下来的致命疾病 ,又被称之为“恶性肿瘤”。因为尚无根治之法 ,所以有“癌症猛于虎”,“谈癌色变”之说。在唯物辩证法看来 ,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有因果关系 ,癌症当然也不例外。中国医学有句很经典的话“治病必求其本”,意思就是只有找出致病的原因 ,从根源上解决才能把病治好。一、癌症的根源是什么癌症是人体 (包括一些动物 )内异变的细胞。这些本来正常的细胞为什么会变异成畸形的细胞呢 ?是什么原因引起它们的异常变化呢 ?刺激 ,反复的异常刺激使本来正常的细胞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每一种生物都处在自然界的各…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们对癌症的观点,被称作致癌基因的某些基因被致癌物(化学物质、阳光和某些病毒)"击中",所造成的损害打破了细胞分裂与细胞静止(或细胞死亡)之间脆弱的平衡。当一个细胞——特别是一个被损害的细胞——开始失去控制地分裂,可能会形成肿瘤。正常情况下,应促使这些细胞自尽。该过程被称作"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不能对多种癌症完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DNA序列的变异是所有肿瘤细胞发生的重要的分子层面的原因,当前学界已经有能力对一定规模的癌症队列样本开展全基因组变异图谱的分析.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ICGC)于2007年成立并启动了全球范围的肿瘤基因组研究工作.ICGC提出对50种癌症、总计25000例患者样本绘制体细胞基因突变谱.多个国家的参与课题组已经阶段性地总结了特定癌症的数据并报道了研究成果,当前跨癌种的泛癌症基因组研究已经成为ICGC的工作重点.我国以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组(CCGC)的形式参与了ICGC的合作研究,选择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等13种癌症并取得相关进展.CCGC和ICGC研究工作将积极推动癌症基因组学向肿瘤生物学的转化研究,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血液对人体至关重要,它沟通着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为这些组织器官输送氧和其他营养物质,同时把这些组织器官代谢的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通过循环流动维持整个身体的正常运作。但是,血液能够做的不止于此,它里面还印刻着许多遗传密码、神秘信号。破解出这些秘密信息,有助于我们攻克癌症这一医学难题。谈"癌"色变凯西林怀孕11周,要去进行血液检查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医生发现她血液里的DNA中有多处异常片段。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变异的DNA并不是从胎儿那里来的,而是凯西林自身的癌变细胞产生的。约两年前,凯西林被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祖细胞可以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人体内所有类型的血液细胞,维持脊椎动物的终生造血。在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祖细胞诞生于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域后,后通过归巢锚定在特定的微环境中进行自我更新或向下游各血系分化。复杂的血管结构以及其他基质成份,如基质细胞等,构成了独特的造血微环境,调控造血过程的进行。然而,由于造血过程时空跨度非常大,观察手段十分有限,目前对造血微环境的精细结构以及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的分子细胞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为攻克这一难题,本团队在优化活体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活体免疫荧光标记、遗传调控和图像重构计算等方法,对斑马鱼尾部造血组织(相当于哺乳动物胎肝)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过程进行了解析,揭示了独特的微血管结构对造血干祖细胞停留的调控作用。在研究中,本团队还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环境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先导细胞"。这类细胞是先前未被定义过的巨噬细胞新亚型,存在于归巢"热点区域"中,表现出"巡逻行为",可以识别进入造血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并将其引入特定的血管结构中,从而实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此项研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制度的进化     
本文分析了制度进化的选择机制:自然选择、个体选择、权威选择和群体选择,制度适应的效率特征,制度竞争的形式与结果、开放与制度竞争的关系、竞争与制度变异的关系;制度的复制、遗传与积累等。并对制度的进化范式进行了总括,阐述了制度进化的多元性、相对性、主动性等特征。最后,对制度分析的进化范式与新古典范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人们对肿瘤机制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分歧。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体细胞突变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相继提出了如免疫促癌学说和癌干细胞学说等新学说;另一方面更多的癌相关基因被发现和靶向治疗的实施又证实了体细胞突变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就体细胞突变理论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花粉与抗癌     
花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能被肠壁或肝脏加双氧酶降为两分子维生素A(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其中视黄酸有抗癌作用,主要是保证正常细胞(膜外侧寡糖链)的不断修复及更新,不让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致癌物质进入细胞而致癌。 β—胡萝卜素能消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如自由基过多,能损伤细胞粒中的基因,造成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实验室内进行的动物实验,证实了β—胡萝卜素能消除幅照动物产生的自由基。 放疗和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副作用大,除周身毒性反应外,造血系统,尤其是白细胞大量损伤,致使白细胞下降。放疗、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选择作用,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机体的正常组织,使得标本俱伤。 机体免疫反应能力降低,使肿瘤发生、发展和更加恶化,患肿瘤时,T淋巴细胞机能和数量均有所下降。施行放疗、化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玫瑰花形成试验证明:正常人周围淋巴细胞中形成玫瑰的细胞占69.4%,59例恶性肿瘤病人则占41.51%,而放疗后仅占34.17%,显然肿瘤病人放疗后玫瑰花形成的细胞值低于正常人。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原本就低于正常人,实施放疗后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院校生物学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遗传学是一门阐述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及其理论的学科。由于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调控生命过程和进化的遗传物质,因此它处于生物学核心地位(张宏礼,等2003)。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整个知识体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结合当今遗传学领域的发展,根据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遗传学》课程教学内容被设计包含有经典遗传学(三大遗传定律)、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外遗传(线粒体)、群体和数量遗传学基础,以及进化遗传学等六大模块内容。其各模块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们体内的淋巴细胞中,存在一类细胞,它可以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发生免疫应答并产生细胞因子等,被称作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斗士"。它就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为"T细胞"。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罗微同样也是一位"战士",她与显微镜下的"T细胞"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症。踏足T细胞免疫识别活化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2)
人二氢乳清酸脱氢酶(Human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h DHODH)是一种参与嘧啶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迅速生长和分裂的细胞需要大量的从头合成嘧啶来维持其增长,因此,抑制h DHODH则可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快速增殖,研究表明,h DHODH可能是一个治疗癌症、移植排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等的潜在靶标。本文主要讨论h DHODH在癌症和抗病毒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8.
谈“癌”色变,遭遇癌症后的恐惧几乎是我们每个人最正常不过的反应。这不仅因为癌症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而且还因为癌症到目前为止都是人类没有弄清其产生机理的疾病之一。那么癌症的背后,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呢?癌症细胞是由普通的细胞变异而来的,还是有其更为独特的产生机理呢?癌症(肿瘤)细胞是一群独特的细胞,它们可以自我复制,在体内可以进行快速的分裂,还可以快速侵袭到肌体内的其他部位。它们穿过肌体,把自己灌输进新的组织,就地生根发芽,其生长和繁殖的效果不受任何影响。这些特征都和干细胞的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知道,早期的…  相似文献   

19.
为求解多目标第Ⅰ类装配线平衡问题(MOABLP-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IDEA)。该算法优化目标包括最优工位数,线生产效率和工位载荷波动。采用基于优先权的编码方法使得个体解码后总满足装配线约束关系,设计了自适应双变异策略和新型交叉操作算子使算法适应离散优化问题,引入"精英保留"机制增强算法逃离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测试问题集的验证,并比较了基本差分进化算法和离散型差分进化算法,结果表明IDEA在求解大规模MOABLP-Ⅰ上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20.
技术系统涉及微观层级的企业技术系统,中观层级的产业(区域)技术系统以及宏观层级的国家技术系统等三层结构,各层之间相互交织、影响、共同演化。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遗传—变异—选择"研究范式分析了技术系统多层级共同演化的动力机制。微观异质性导致技术创新多样性、高层级技术系统对低层级系统的环境选择以及低层级技术系统的适应选择构成多层级系统的多向选择机制;同一层级技术系统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上下层级技术系统间的生成和选择关系构成多层级互动机制,这些机制共同推动技术积累(遗传)在层级间逐级传递、技术创新(变异)从低层级到高层级的递进扩张,以及环境选择从高层级到低层级的递进缩减,从而推动技术系统多层级共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