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详细给出了在Surfer 8.0中利用地形图生成DEM数据的具体流程和实际步骤,并进一步在Erdas Image 8.7中生成了坡度坡向图和三维模拟飞行.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确实能快速有效的生成大批量的DEM基础数据,且经济实用,为其它地区批量生成DEM和DEM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沿等高线采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航测方法采集高程数据在CARD/1中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的有效方法,并就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范围虚拟场景几何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形景观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时空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ArcGIS生成的DEM数据基础上,着重讨论了采用叠加影像和房屋生成大范围三维地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ArcGIS9.3环境下从DEM中生成水系的一种实用方法。首先进行DEM的生成以及预处理,其次判断流向和划分集水区,最后提取河流网络,生成需要的水系图件。以蓝田县为例,进行河网生成的操作,最后和实际水系比较基本吻合。此方法快速简单、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小波、离散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辨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利用小波分析对空间数据进行多尺度表达的三个模型.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和模型简化DEM数据并对DEM数据进行多尺度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模型和方法对DEM的多尺度表达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4D数据为基础,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IMAGIS,通过数据预处理、三维建模、纹理映射、三维场景生成等过程,建立了福州滨江景观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集成管理、信息查询分析、规划方案比较、规划方案三维预评价以及成果输出等功能.并提出系统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DEM格网大小设置、模型数据量控制、避免多面重合以及设置纹理存放路径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证明超参数优化对深度能量方法(DEM)精度的影响以及DEM在预测不同荷载作用下梁和板等结构的应力分布方面的能力。创新点:1.为了提高DEM的准确性,各种超参数组合被输入遗传算法(GA)并找到最佳组合。2.为了防止重复计算以及提高这种元启发式算法的效率,GA过程中还考虑了超参数组合的禁忌列表。方法:1.实施非均匀有理样条(NURBS)以生成穿过结构体和边界的积分点。2.采用DEM计算位移和应力分布。3.利用遗传算法优化DEM的超参数,以对模型在预测结构内应力和位移传播的准确性方面具有显着影响。结论:1.在不同的优化器和激活函数中,Adam和L-BFGS-B方法以及Re LU2函数的组合使得DEM模型的准确率最高。2.其他对模型预测准确性有影响的超参数包括隐藏层的数量、每层神经元的数量以及通过上述结构集成的点数。3.优化DEM的超参数可以使相对应变能误差降低近50%,提高了DEM模型对应力和位移分布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3S技术对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市区的TM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及统计,以DEM为源数据进行坡度分析生成坡度专题图,并对每个评价单元的影像分类结果进行采点抽样检查,确定了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那坡县、龙州县、凭祥市、东兴市、防城区为中度脆弱区,靖西县、宁明县为重度脆弱区,大新县为极度脆弱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织金县地形图数字化生成等高线矢量图层,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EM提取坡度SLOPE和坡向ASPECT,与居民地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因子、坡度因子、坡向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强调科学探究过程”是物理新课程理念之一。探究中充满了生成,生成又赋予探究以新的内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是课堂教学促进生成资源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活动与搜集数据中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评估和交流中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build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defmes the weighted directed relationship matrix of the graph, and describes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using this matrix.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an effective way for building and drawing weighted directed graphs is presented, forming a foundation for vis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graph theory.  相似文献   

12.
用邻矩阵生成加权有向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Introduction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re-search onthe graphtheory has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advanced results .However ,one can not find manyre-searches on visual build of graphs based on adjacencymatrix or relationship matrix of the graph , althoughsuch research is useful in the teaching of graph theoryand othe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ake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as an example , only after building a graphusing adjacency or relationship matrix ,can one visual-ly and ef…  相似文献   

13.
数字高程模型误差分析及精度评价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高程模型的误差入手,详细阐述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采集误差和内插计算及建模误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校园火灾环境为平台,提出一种安全疏散模型。该模型基于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和弗洛伊德算法计算每个建筑的危险程度,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搜索用户当前位置到各个疏散出口的最短路径,综合每个建筑的危险度和最短路径的长度计算了疏散代价函数,最终获得最安全、最高效的最优疏散路径。本文提出的模型不仅适用于校园环境,也对各类景区、城市交通等更加复杂环境下的安全疏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榆社地区社城小流域为例,以1:50 000扫描地形图为基础资料,建立DEM模型。基于DEM进行坡度、坡向、起伏度分析,得到相应的统计数据。经过水文分析得到无洼地DEM、水流长度、汇流累积量、河网等数据。由此分析研究区地貌类型特征、地貌成因、河流的发育情况等,为研究区农业生产规划、灾害预测和防治等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6.
数字高程模型(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可用于流域数字地形分析,其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也可与其它专题数据叠加,用于与地形相关的分析应用.以陇南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时选择ArcGIS 10作为软件平台,利用陇南流域的DEM数据对地形地貌形态分析,提取了流域的河网,进行了流域剖面图、坡度、坡向和粗糙度图的绘制,研究为陇南嘉陵江流域提供基础性数字地形信息资料,为流域的综合管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1 Drainage network is of wide application in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studies. It can be used for not only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s on the watershed but also simulations of the transport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Drainage network composition data can be used for geomorphologic evaluations [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is digital records of terrain elevations for ground positions, and is also the main data for watershed analyses, which usually has three fo…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领域,因此,进行领域知识的共享研究对教育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多年信息化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共享的前提是必须对领域资源实施标准化。尽管我国教育领域研发了系列教育元数据标准,但是从智慧教育的需求来看,这些标准普遍表现为缺乏语义、比较零散、体系不够完善等。随着近些年知识图谱的提出,为教育资源的知识整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目前知识图谱构建的主要焦点在构建技术方面,忽视了构建中的标准化问题。长此以往,领域将会构建出很多“知识孤岛”。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教育领域内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并构建了一个集预定义词汇的W3C语义Web标准、顶层词汇标准和领域词汇标准于一体的三层架构模型——教育资源知识图谱标准词汇参考模型。基于该模型建构知识图谱,不仅为教育领域数据的标准化提供标准词汇参考,而且也为规范构建教育领域知识图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