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以桂能软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neCAD平台为基础,依据电气二次设计的特点与需要,基于网络环境、数据库系统,用于实现电气二次设计标准化及自动化的软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智能电气二次系统。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2)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朝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基础上实现变电站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等完全数据共享和变电站整体自动化功能,实现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主要包括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数字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业以太网Profinet卷烟制丝线的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草制丝线网络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PROFINET的烟厂网络控制系统:把仪表、组态软件与PROFINET结合。该系统将硬件电路组装在开关柜中,通过组态软件开发设计监控软件,显示系统的配置及各种电气参数,实时控制现场各用电设备,实现生产制造数据采集、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集成度高,能满足烟厂电气监控系统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从家庭的基本生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都要靠电力系统作为基本保障。本文重点探讨电气二次回路的重要作用,电气二次回路对电气一次系统起到监测、报警、控制、保护作用,二次接线对故障预报和排除故障具有关键作用,一次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赖于二次接线的合理设计。本文结合实例简述了二次回路设计,重点探讨了二次接线的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变电站的工作逐渐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工作在变电站的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规模性,因此,在电气二次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问题。工作人员只有对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工作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地了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针对电气二次设计工作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行中的电力系统严格禁止用于学生实验,而高校电气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二次回路相关知识时相应的实验装置十分匮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设计一套基于组态王及PLC控制的断路器二次回路仿真装置,该装置以西门子S7-200 PLC为核心控制器,利用组态王软件编写上位机监控界面,既可实现断路器二次回路的现场控制,又可通过上位机界面实现远程控制,并能实时监控二次回路工作状态。系统采用36V安全电压供电,既贴近电力系统运行实际,又保证了实验者的安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其中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主要是在规约的基础之上建立而成的,它主要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组合而成的。这就使我国的变电站系统逐渐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电力资源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本文首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技术特征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35KV/6kV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是一套能够提供真实的变电站培训环境,集倒闸操作、微机保护装置、后台监控软件组态及操作、变电站一、二次故障处理等培训功能,可完成对变电站电气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对提升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油田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1部分:110(66)kV变电站》电气二次施工图设计相关设计内容深度,对变电站电气二次总的部分施工图进行卷册划分,尤其对智能变电站增加的相关图纸深度内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使用Protel软件进行电路板设计需要经过电气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生成网络表、定义PCB板、装入网络表、元件布局、自动布线、手工调整、完成PCB板图等步骤。本文着重阐述在PCB板图中装入原理图网络表时产生的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网络表是设计电路板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它是连接电气原理图和PCB板图的桥梁。网络表顾名思义就是原理图中各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定义,是从图形化的原理图中提炼出来的元件连接网络的文字表达方式。通过网络表的传递,在PCB板图中可以自动得到与原理图中完全相同的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定义。 Protel软件可以产生几种格式的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有些变电站就需要改造和扩建以此来满足用电量日益增多的需要。本文就变电站改建工程的电气二次设计的设计原则及特殊情况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对类似的电气二次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董国生 《金秋科苑》2008,(14):239-240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网络及其优势,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生物教学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一、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二、以问题驱动为中心,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三、以课题驱动为核心,探究基于网络环境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四、在教学策略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网络及其优势,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生物教学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一、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二、以问题驱动为中心,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三、以课题驱动为核心,探究基于网络环境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四、在教学策略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背景下,电力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前景。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其中,促使变电站逐渐智能化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运行效率。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可能影响到变电站正常运行,所以加强电气二次设计显得十分关键,提升电气二次设计质量,提供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进行分析,寻求合理对策来提升设计质量,以求推动智能变电站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数字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介绍,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加强电气二次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变电站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以二次装置ICD文件和一次系统电网模型作为初始设计信息,讲电力设计单位的绘图软件作为设计平台。在一次系统模型的机场上,设计人员进行二次装置的配置,通过虚端子连接,可视化的虚拟二次回路、功能互操作图以及网络物理连线就可以生成,用来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和配置进行描述,同时CID描述文件以及SCD文件就可以自动生成。智能变电站通过该方法提供的可视化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变电站二次系统继承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还方便了智能变电站安装调试、改造、扩建以及更新设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环境温湿度等变量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功能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可实现对设施农业环境变量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二次雷达的数据处理航迹软件进行系统测试,搭建软件测试平台,分析测试软件需求,使用LabWindows/CVI进行测试软件的开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DP网络通信的自动化测试驱动软件,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国联邦局对EWIS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设计要求,电气标准件三维数模作为EWIS三维设计的基础工具,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CATIA软件,针对各类常用电气标准件,提出标准件数模电气属性和连接点的定义要求,运用参数化建模方法批量处理系列化数模,实现电气标准件彼此及与线束间的自动装配,从而方便线路设计和后期电路模拟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建模方法及设计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党占国 《科技风》2011,(14):137
本文研究了330KV输变电工程的电气主设备中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文章研究了我国的330KV输变电工程的电气主设备基于物联网的状态检修与维护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的330KV输变电工程电气主设备的运用于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