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主体.除了大量民营文化企业外,还有不少与国有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相似的民办机构,如民办艺术表演团体、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室等.  相似文献   

2.
郝长江 《传媒》2008,(1):47-48
按照"十七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把文化单位区分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类.对相当一部分行业报来说,未来之路要定位在文化产业上,即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文化单位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动方向,同时也将给文化单位带来调整、消化、磨合的阵痛...  相似文献   

4.
孙韵 《中国出版》2015,(5):15-18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也已进入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如何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在顺利地实现由政府主管主办制度向以股份制为基础的出资人制度过渡的基础上,又能够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走向、引导社会舆论以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多元价值,是我国文化企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自身体制缺陷、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三个方面的压力,国有文化企业产权改革应坚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和保障国有股权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韩强 《记者摇篮》2012,(5):44-45
近些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笔者认识到,报业集团必须提高市场意识,必须与其他经济实体一同参与竞争,优胜劣汰。要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单一的公益性单位向既有经营性质又有公益性的双重身份转化,从而按照不同需求发展文化,是文化体制改革带给人们的明晰认识。  相似文献   

6.
近来关于国有出版单位转制的问题成为业界同仁议论的热点.其中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正在按照已出台的政策,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制型改革,其间尽管也遇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未进入试点的书、报、刊出版单位,也处于焦急的期待和不甚明确的担忧之中.将少数单位譬如人民出版社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来办已成定论,而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向经营性企业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既有公益性成分又有经营性内容的出版单位怎么办呢?大学出版社是算做事业单位,抑或是企业?即便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党报、党刊和人民出版社,其经营性环节怎么剥离,剥离后怎么运行呢?在一个单位中,这两部分的协调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民办农业科研单位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其科研、经济发展势头令人鼓舞,在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民办科研机构已成为本行业的主力军。记录科研活动的科技档案资料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大多数民办科研机构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有的民办农业科研单位没有建立档案机构和专职档案员,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有的至今没有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造成了民办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局面。加强民办农业科研单位的档…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编》2004,(6):18-18
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同志最近表示,加速建设一批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信息·数字     
正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和文化企业享受政策支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要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资产变动事项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审批,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其中,涉及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事项的,应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请党委宣传部门审查把关。《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别从市场与文化、主体与客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公益性与消费性等多层面、多角度,对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容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建设性地提出了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应该着重认识和把握的核心问题、最高准则和重要原则.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市场规律"与"美的规律"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正确地运用"市场规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官、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改革的方针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政府要增加投入,足额保证经费.单位自己不搞创收,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在新闻出版行业全面贯彻实施,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此次改革提出了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出版社而言,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社将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外,其余绝大多数出版社都要转制为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转制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以后应如何具体运作?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具体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在改革新形势下应如何制订发展战略和思路?这些都是公益性出版社在改革中存在诸多困惑和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九个省市为综合性试点地区,35家新闻出版、公益性文化事业、文艺创作演出、文化企业单位具体承担试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经启动,便成为全国文化界乃至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新闻出版总署不断推进深化报刊业体制改革,在中央单位所属220多种报纸、2600多种期刊中划分实行事业体制的报刊社和改制为企业的报刊社,推动非时政类、非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完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改制.改革既有明确的路线图,也有了具体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予以体现,从而使文化产业超出了娱乐范畴,独立于文化事业而发展。没有文化体制改革,就没有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编辑》2011,(4):4-6
2011年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巩固提高、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为此,新闻出版总署提出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十项工作要点,它们分别是:全面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完善和深化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继续推动出版传媒企业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有序参与出版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的改革,大力推进综合文化行政主体改革,深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7.
宫璐璐 《声屏世界》2013,(10):175-17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随着这些内容的贯彻,以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必然为报业集团加快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谋求转型跨越,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契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打了一系列的攻坚战,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消除,极大地激发了文化创造力。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5家新闻出版企业成功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