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彝语与缅语中都存在着比较丰富的量词,彝缅语量词与数词结合构成的数量词短语在修饰名词时,总体上遵循“名词+数词+量词”的组合原则,且量词居于末尾具有强制性。针对不同的数词,彝缅语数量名结构的组合关系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彝语中数词“一”经常被省略,缅语中由于数词表达的声调屈折变化,引起量词位置的前移。此外,在数量词短语与名词中心语、指示代词、形容词短语等之间的相互次序关系上,彝缅语中的数量词短语总是居于名词中心语之后,且距离名词中心语位置最远,其他修饰成分随语言不同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2.
量词自宋至元取得进一步发展,体现为量词数目增多,可附加儿尾。通过对元曲近250万字语料的考察,共检索到138个“儿”尾量词,且元代度量衡制的单位词也可加“儿”尾,“V(+P)-V儿”结构始见。“量词+儿”并不构成名词,仍表示量的词汇意义。“量词+儿”是元代北方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体现浓重的口语色彩。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本文认为,在现代汉语中“名+数量”结构位于句子的宾语位置,充当动作的受事者.该结构中的名词绝大多数为普通名词,极少数抽象名词也能够进入该结构.出现在该结构中的量词包括:个体量词和度量词、借用量词、能够表示确定数量的集合量词.该结构的主要语用功能是强调某种物体的数量,同时,也能够使语言变得更为正式,另有一部分数量短语后置是出于语言韵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弋睿仙 《考试周刊》2009,(25):33-34
汉语中数量词短语“一群”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如何翻译这一词组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由于汉语没有类似与英语中的名词形态变化,如单复数、集合名词等。本文通过分析汉语量词和英语集合名词的特点,对比其差异,阐述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于“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汉语中,数词既可与量词组合,又可与名词组合。所以“人”的词性就有两种可能:名词或量词。通过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词类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人”的词性,确定“人”属于名词而不是量词。  相似文献   

6.
英语量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关系很紧密 ,常常在一起连用。所以通常放在一起称为数量词。数量词表示事物的数与量 ,因此它与名词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 :一碗水 ;三头牛 ;五棵树 ;七尺布等等。英语也有和汉语量词相似的名词 ,是名词的一个分支。有许多英语语法书中不涉及名词化的量词 ,所以在此想就此内容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汉语名词的复数没有词形变化,其前面可以加上任何数量词来表示其数量;有时也可以在其后面加上“们、群”表示模糊的数量概念;再者,重叠单音节的量词和某些单音节名词表示复数概念中的“每一个”。因此,在英译汉时,对于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重叠词、数量词或加上“们”、“群”、“多”等其它一些词来表达;也可以不表达出来。现举例加以说明: 一、增加重叠词。  相似文献   

8.
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先秦至明清时期具体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方面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名词作量词的语义演变具有规律性: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表示“优先”);2.名词临时作动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工具]名词>[+人体器官]名词。这种规律背后的动因是人类的认知观。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时间量词是现代汉语量词的一类,与数词组合用来表示时间量。其中存在一部分词既可受数词修饰又可受数量词修饰。一些学者把该部分词看做"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在陆俭明、张雪涛判定的"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中,发现有些词只受数量词修饰,且受序数词修饰后表示具体时间点,应当把该类词看做"时间名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很+有+名词”及相关句式,如“很+有+数量词+名词”、“大+有+名词”这样的结构较为常见。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此类结构中名词的性质,并据此对“很+有+名词”不同的否定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母语不是汉语的学习者有所帮助,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减少误用、滥用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量词是汉语中带有鲜明特色的一类词。量词可通过与数词、指示代词结合或重叠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这常为人们所论及;但量词可以受定语的修饰限制,则不为人们所关注。据本文考察,量词受定语修饰限制主要表现为“数词+定语+量词”、“定语+量词”两种语法结构框架;量词带有定语是其体词性特征的体现,而非名词特性的残留。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名词,汉语语法界普遍认为:“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少数兼属名词和量词的能重叠。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提出修正意见: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是有两种情况是可以重叠的:1.少数兼有量词性的单音节名词,重叠后,一类有“每一”的意思,另一类词意有明显变化,有借代或夸张作用;2.有些单音节名词重叠后有明显的“喜爱”、“亲切”或“细小”色彩,多见于儿童语言、儿歌及民歌中。  相似文献   

14.
说“N”     
“N”本是一个数学名词.可代表有理数、自然数等数字。现在,它用在日常语言中,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 一、表示“几,若干”的意思,代表一个不确定的数量,相当于一个数词,后面一般跟量词。例如:  相似文献   

15.
汉语量词是我国汉语中十分活跃而又极普通的一种词类。在汉语中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词类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汉语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动作行为的是动量词。动量词指“次、趟、回、顿、阵”这些词。表示时间段落和某些表示器具的名词常被用来表示动量(玩了一天、住了一年、咬了一口、砍了一刀)。然而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没有独立的量词词类,那些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及少量表示动作的词都划在名词之列。虽然英语中量词没有像汉语量词一样成为独立的词类,但并不妨碍量词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包括动量词)。  相似文献   

16.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一是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一是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量词有专用的,也有借用名词或动词的。物量词借用的包括两类:有借用名词的,如“一顶帽子”、“一脸汗”、“一手字”;有借用动词的,如“一捆柴”、“一张嘴”、“一发炮弹”。动量词借用的也包括两类:借用动作工具的如“打一拳”、“看一眼”、“抽一鞭子”;借用表示时段名词的,“玩了一天”、“坐了一会儿”、“没停一分钟”。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而且富于形象性,这就使现代汉语增添了形象化的表达手段。量词的表达功能,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量词富于形象性有呈现对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这里说“量词重迭之类”,意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量词重迭的两种同形异质现象,以及牵涉到量词的词其他语重迭形式。 今年四月,我修改完了《从名词重迭说到数量词重迭(现代汉语词语重迭新探之一)》。那篇文章,有关数量词重迭部分,涉及宋玉柱同志的《关于数词“一”和量词相结合的重迭问题》(《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而“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具有能做谓语和补语的句法功能:结构之间能够插入“的”;量词不能重叠;数词“一”不能省略;与“不”或“没(没有)”构成否定格式;能够用于“连……也(都)……”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存现句的形式。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结构中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结构的消极意义;结构表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准确地使用量词是信息传递的必要前提,量词的超常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就量词(主要是物量词)与其修辞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数量词。表物量的数量词常在名词前边,表动量量数量词常在动词的后面,本文要说的是物量词。物量词有下列构成特点。 1.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与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语料库的索引系统,考察“一起”不同发展阶段的语法特点:分析出“一起”在六朝以“数+动”的短语形式出现在文献中,在唐末五代的口语中产生了数量词的用法,到了明朝集体量词用法基础上发展出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