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儒家思想占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处于集体无意识、紧贴男性的状态,社会要求女性贤淑端正、自尊自爱。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女性主义概念"Femi ni sm"被引入中国,女性主义追求女性独立、平等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思想观念发生碰撞,中国女性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与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后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提出在女性主义本土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全盘吸纳、照抄照搬,又不能一味延续传统、故步自封,而是要取长补短,吸收西方女性主义中先进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宋琳  刘文霞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20-1626
科学领域中"女性相对缺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各学科之间又存在"缺席程度"的差异。为了丰富对科学女性研究的多样性,本文选择中国电子显微学中科学女性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领域学会会员的构成、科学产出、基金资助几个方面进行性别分层的考察,并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了分析,提出实验室中性别文化的存在和科学活动中"理论研究"与"实验操作"的二分是造成女性在电子显微学中比例较高,而在分层结构中位置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嫦娥的神话和《失乐园》中夏娃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叙述模式和文化视角。在文化身份归属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同的文化母题,表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本文从这两方面,强调在父权制社会主导下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苦苦挣扎,用"堕落"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女性人物的文学地位是通过她们犯错,即以男性的观点,犯下原罪来得到彰显的。女性的"叛逆"精神强烈要求打破传统文化强加于她们的种种精神桎梏,创造反传统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一、绪论自从五四以后,一代一代的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声音书写着时代的堕落与黑暗、愤怒与抗争、悲欢离合与人情世故。张爱玲对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生存真相、自身的缺陷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女性压抑的主题在其小说中得到全面而深刻的体现。"蝴蝶标本"和"屏风上的白鸟",是她们共同的命运,两者在寓意上象征遭受压抑的女性。她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受到了极致的压抑,在压抑中她们表现出人物的异常:心理不健全、变态、疯狂、  相似文献   

5.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在女性权利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女性工作者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露才能,以毫不逊色于男性的卓越成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直以来,科学研究是一个公认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女性科学家在该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特别是,随着中国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越发活跃。尽管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容易精力分散,但关注细节也是女性科研人员的一大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就曾表示:"我们正生活在不断创新的科技时代,解决面临的问题要依靠人类共同的智慧,需要女性科学家的才能和创造力。"她同时强调,目前科研领域的女性比例仍然较低,性别平等不仅需要集体意识和建立规章制度,更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显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科学领域的性别比例失衡是长期存在的。"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3600多万女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重大、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同时,当前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还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的顶端,女性越少。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800名院士中女性仅占6%,中国工程院877名院士中女性仅占5.1%,这表明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同样最新的国际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多个国家的女性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皆高于男性,但女性教授却相对较少,且雇佣、薪资、资助、满意度和专利等方面都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对于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信息与计算学院的助理教授CassidyR.Sugimoto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全球化且跨学科的文献计量分析,其内容包括:性别与研究产出之间的关系、合作程度,以及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发表且可以在汤森路透科学数据库网站索引到的所有文章的科学影响。分析发现,在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所有主要作者为女性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要低于男性为主要作者的文章,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作者的文章更多发表在国内,从而由国际合作所产生的额外引用量更少。数据还表明,由于合作是科研产出和科学影响的主要动力之一,推进女性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的项目某种程度上可以促使科学界的性别比例更加公平。女性的权益不容被剥夺,女性的智慧也不容被忽视。多年来,女性科学家不再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她们凭借自身的卓越才能和努力,在各科学领域成为佼佼者,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投身科学的女性,以非凡的毅力、创造力和智慧撑起了科技发展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族企业中女性族员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鸿勇  沈金莉  雷宇 《科研管理》2005,26(Z1):104-111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女性本身所具有的在管理上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入社会;中国家族企业中女性家族成员也因此开始逐渐增多.她们积极地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家族企业中拥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及其所承担的多重角色,使得女性家族成员在进入家族企业后面临着一系列冲突与困境.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女性家族成员如何处理家庭、亲情与事业的关系问题上.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当前女性家族成员进入家族企业后所面临的五大困境,并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出发,对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最后,我们基于"平衡矩阵"的原理为处于困境中的女性家族成员提出了四点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康凤珍 《百科知识》2021,(6):14-15,20
《琐事》是美国著名作家苏珊·格莱斯佩尔的代表作,该剧饱含女性主义色彩,是根据作家在一次谋杀审判中作为出庭记者这一经历改写而成."规训"和"惩罚"这两个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犯人",然而在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家里,《琐事》中的女性人物被剥夺自由,宛如"牢中罪犯".剧中女性人物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非人的规训、隐晦的惩罚、缄默的反抗.基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分析女性困境,有利于启发因家庭琐事陷入困境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综观欧洲文学史,古希腊神话至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都存在着"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类型。其中"女巫"类型产生在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是男权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判断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表现"恶"的女巫形象,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否定性判断在文学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早在21世纪来临之际,就有人广泛提出"她世纪"这一概念,认为在回顾女性权利的崛起历程中,能够断定21世纪的主力消费群体非女性莫属。十年过去了,这种趋势已初见端倪。为了迎合女性消费时代的到来,商家各显其能,一系列新的设计萌态开始显示,以"她"为本的设计观隆重登场。  相似文献   

10.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历经20年的蜕变与发展,池莉以其独有的女性情怀和社会思考,重构着一个个女性"不断成熟"的世界.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在饱受生存危机煎熬的同时,仍然"不屈不挠地活",寻求着各自可能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吴倩 《百科知识》2021,(15):24-25
山若内子被认为是美国戏剧文坛中亚裔美籍女性书写的先驱.她的作品以日裔女性人物为中心,描述了她们随夫赴美后苦不堪言的生活及孤苦的精神世界.在她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诸如《灵魂要起舞》《12-1-A》《音乐课》《母亲教给我的歌》等优秀的戏剧作品.在《灵魂要起舞》中,山若内子记录了这些日裔女性身处异国他乡,在男性中心主义权威社会中的生存境况.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在其《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中,认为男性声音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所以在他们的写作中,女性的形象被固化为"天使"或"妖妇"."天使"将女性推崇为"温柔、美丽、顺从、贞洁、无私、无知的天使形象";反之"妖妇"则是将女性贬化为"淫荡、风骚、凶狠、多嘴、丑陋、自私的妖妇形象".事实上,这两种形象都体现出男性中心主义对女性的歪曲解读和贬抑.此外,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到了"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子".这里的"钱"和"房子"都是对经济独立的隐喻,女性只有在经济上实现独立并且摆脱对男性的依附,才能获得从事写作的独立空间.剧中,花和惠美子象征着生活在父权制权威下的"天使"和"妖妇",但她们都无法实现经济独立,这也成为她们摆脱男性中心主义控制的首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6,(7):96-97
我国的体育运动具有悠长的历史,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在体育的历史长河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女性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并没有男性高。从《梦梁录》:"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的描写可以看出宋代女性的地位,虽然没有唐代女性那么高的地位,但是也成就了宋代女性的体育时代。  相似文献   

14.
水墨 《世界发明》2007,(11):87-89
在多数人眼里,首饰与女人是一对永恒的概念。大概在中国的意象里,首饰因为承载了太多女性的柔媚而变成了女性的指代者。所以,刘禹锡才会吟出"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的绝句。然而,光阴荏苒,首饰如今已不仅仅作为女性的独有饰品,而成为了所有人个性的表达。尤其在概念首饰设计中,作品对于性别的不关心已经模糊了多数首饰曾经明确的性别身份。成为了一种单纯记录情感、牵引情绪的奇妙精灵。  相似文献   

15.
从广告中女性形象窥探中国女性社会价值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女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撑起高校的"半边天"。可是,由于传统观念、自身、高校、家庭等因素的制约,女性参与高校行政管理的步伐仍然步履维艰。只有改善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参与高等教育的制约因素,才能让她们更好地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法国文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克莱曼性别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玛丽莲·亚隆在其专著《乳房的历史》中这样说:"乳房虽是性、生命与哺育亘古不变的符号,但也同时承载了疾病与死亡。"10月是国际乳腺癌关注月,常被称为"粉色10月"。世界各国的不同组织会在这段时间举办活动,以促进公众关注全球女性所面临的最常见的癌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50岁的城市女性,癌症发病率均高于同龄男性。其中,大城市中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最高。2015年,我国新发乳腺癌27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27日,世界科学界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一位中国女性科学家的身上。当她以一袭红色唐装从容登上领奖台时,全场为之热烈鼓掌。她就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奖者李方华院士。 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每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一次,专门授予全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科学女性。在众多参选的女性科学家中,李方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作为第一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中国女性,在绚烂的"女性诺贝尔奖"光环的背后,是她五十年的寂寞耕耘:科研条件的局限、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负,在种种困难的限制下,她一路闯来。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认为女性才是消费大军的主力人物,而且事实证明女性的消费频率确实高于男性,女性把逛街购物当成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但是,在花钱的数量方面,女性却远远不敌男性。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虽然女性购物的次数多于男性,但是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却小于男性。因为女性在家庭中担当"管家"的角色,她们需要考虑的还包括一家人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09,(12):32-33
食养在中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内经》中也早已有"骨肉食菜,食养尽之"的论述。不吃药中三分毒,尽选食中百滋味。女性偏爱美食,用饮食进补这一温和的方式来留住美丽和健康,是最智慧的选择。本刊就女性食补的问题采访了瑞金医院营养科的专家,根据女性体质的特点,专家推荐了适合女性进补的一些食物,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